《回顾》恒指全年跌3,833点或14% 恒生科指挫近33%
恒指去年受疫情拖累跌3.4%後,今年先升後降。市场憧憬欧美经济重启及疫苗接种後环球经济复苏,首两月北水流入趋升亦令港股「水涨船高」,恒指2月中曾高见31,183点,其後变种病毒令疫情反覆,防疫措施易扰乱全球货运业。运输成本及通胀趋升,市场担心美联储局比预期更快地「收水」,美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触发科技股回吐。
下半年内地政府持续落实监管、反垄断及规管网络平台措施,令互联网公司过往所享受红利开始消退,行业进入存量博弈时代,恒指7月累跌2,866或9.9%;而中美两国角力下,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在美未来有退市风险,或将回流在本港上市,市场亦持续下调对新经济股份的估值预测,而恒大(03333.HK)债务危机升温令内房行业销售及流动性承压,令内房及与其关联的金融板块估值受压。
恒指今年以来累跌3,833点或14.1%;国指累跌2,502点或23.3%;恒生科指更累挫累跌2,754点或32.7%,表现明显跑输美股。
【年初北水涌入 二月见三万一】
港股上半年市况反覆,首季先高後低,次季回升,惟成交较首季显着缩减。今年初美国总统拜登公布逾万亿美元规模的刺激经济方案,投资者憧憬周期性行业受惠,加上北水大幅流入令港股「水涨船高」,恒指於2月18日曾高见31,183点,创逾32个月高(较去年底一度累升逾14%),港股首两个月日均成交额达2,401亿元按年升119%。不过,因美国债息上升,科技股遭杀估值,加上忧虑在美上市中概股有除牌风险,多只蓝筹在公布业绩後回落,港府提出上调三成股票印花税税率,北水流入速度减慢,恒恉3月回调至27,505点,为上半年低位。
到今年第二季,港股在欠缺资金支持及大型科网股续受一连串反垄断风波影响,加上变种病毒令疫情反覆,防疫措施易扰乱全球货运业。运输成本及通胀趋升,恒指走势逐步回落。恒指次季累升449点或1.6%。
【内房债危机 恒指屡寻底】
进入下半年,内地政府因信息安全问题下令滴滴出行App下架,对科网、教育等企业持续落实监管、反垄断及规管网络平台措施,加上中国恒大债务问题升温,教育股、科技股、内房股捱沽。在中外资金频频流出港股市场下,恒指於7月累挫2,866点或9.9%,恒生科指更下滑16.9%。在持续忧虑监管下,港股受压。中央提出「共同富裕」理念,投资者忧内地企业恐或面临税务及让利等社会责任,兼且通胀升温,美联储暗示今年内可能开始缩减买债,恒指及恒生科指於第三季累跌14.8%及25.2%。
港股经历连续四个月跌市後,10月大市跌势喘定。在中美元首举行视讯双边会谈,内房债务危机暂见解决曙光,龙头科技股、汽车股先後反弹,大市气氛转好一度重返26,000关。可惜进入今年最後两个月,港股成交持续疲弱,内房债务问题困扰大市。部份大型科技股季绩不及预期,市场忧虑新冠变种Omicron影响经济,恒指12月下旬更跌穿23,000点水平,12月20日曾低见22,665。全球经济不明朗影响投资气氛,恒指12月单月跌0.3%,恒生科指12月单月累跌5.9%。恒指第四季累跌1,177点或4.8%;国指末季累跌5.6%;恒生科指末季累挫7.1%。(ta/w/t)
~
关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