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信證券研究,作者:薛緣 顧訓丁 蔣禕 湯學章
本文對食品飲料各細分板塊(非白酒)進行詳細覆盤和前瞻,梳理2022年食品飲料行業投資主線如下:主線一,行業邏輯望持續兑現,看好啤酒行業持續高端化,推薦華潤啤酒、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燕京啤酒;看好乳業雙雄盈利拐點已到,推薦蒙牛乳業。主線二,提價邏輯驅動,關注原材料成本下降、價格傳導等超預期的彈性機會,推薦安琪酵母、洽洽食品、涪陵榨菜。主線三,大單品&渠道擴張驅動,關注成長股的邏輯兑現和超預期可能。
▍食品飲料,走過怎樣的2021年?
回望食品飲料行業過去10年:2012-2015年限制三公消費、啤酒產量下行、經濟疲軟等因素影響,行業處於蟄伏期,排名長期靠後。2016-2020年,行業連續5年漲幅排名前5、累計超額收益320%;尤其是2020年疫情背景下,食品飲料必選屬性和強抗風險能力驅動行業全面爆發,長期價值凸顯。2021年在高估值起點、政策擔憂、動銷庫存壓力、成本高漲侵蝕利潤等多重因素下,跑輸市場10%(相對wind全A)、行業排名第24。通過梳理對比,我們認為2020-2021年的起伏並沒有影響行業的長期根本,2022年細分行業長期邏輯有望逐步恢復,同時短期基本面也望迎來變化。因此仍要長期主義,無礙順勢而為。考慮到白酒行業邏輯更為獨立,本文僅對其他食品飲料賽道進行詳細覆盤和前瞻,我們認為2022年食品飲料行業應遵循以下投資主線:
▍主線一:行業邏輯望持續兑現,持續推薦啤酒、乳製品。
啤酒行業持續高端化、乳製品龍頭盈利拐點已到,預計2022年均具備絕對收益空間,堅定推薦,其中啤酒彈性更大。短期關注2021Q4費用確認及春節動銷,擇機佈局。
啤酒行業:高端化初露鋒芒,2022-2023年全行業盡享高端兑現紅利。展望2022年,我們預計行業銷量增速前低後高、同比低個位數增長,提價&結構升級共同驅動噸價中高單位數增長,多家龍頭酒企具備25%業績增長潛力,2022Q3彈性最大。建議Q1佈局,推薦華潤啤酒、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燕京啤酒。
乳製品:維持收入雙位數增長具備高確定性,盈利拐點已至。2021Q3需求低點已過,判斷2021Q4液奶同增高個位數;預計2022年白奶持續發力(15%+)、酸奶維穩、奶粉/巴氏快增,支撐雙位數增長。未來2-3年,預計原奶價格穩中有降、理性競爭費投可控,伊利、蒙牛盈利拐點已至,堅定推薦。
▍主線二:提價邏輯驅動,關注原材料成本下降、價格傳導等超預期的彈性機會。
2021年主要原材料價格明顯上漲、造成極大盈利壓力,Q4眾多食品飲料企業相繼提價。2022年,關注各家公司原材料成本下降、價格傳導等超預期,帶來的業績彈性和投資機會。以提價為核心催化推薦,①安琪酵母:新榨期糖蜜採購價格逐步回落,公司20~30%提價有望帶來可觀業績彈性;②洽洽食品:預計2022年瓜子線下渠道動銷恢復、堅果較快增長,瓜子行業定價權強,預計提價傳導順利推動淨利率上行、兑現業績彈性;③涪陵榨菜:公司望迎來渠道改革後的兑現期,漲價疊加青菜頭價格回落&銷售費用正常化,潛在業績彈性凸顯。同時,需持續關注海天味業、安井食品等優質龍頭的提價傳導,若其提價成效良好或超預期,將在原本投資邏輯上進一步加強業績彈性,帶來投資機會。
▍主線三:大單品&渠道擴張驅動,關注成長股的邏輯兑現和超預期可能。
挖掘和跟蹤成長型公司的邏輯兑現和超預期可能,核心是大單品快速放量潛力和渠道持續擴張能力。推薦①東鵬飲料(公司圍繞功能飲料大單品持續推進省內滲透&全國擴張,有望兑現持續高速成長);關注②妙可藍多(奶酪龍頭,2022年常温奶酪棒和其他奶酪新品鋪貨動銷,有望支撐公司收入繼續高增),③立高食品(冷凍烘焙龍頭,產能逐步釋放助力渠道擴張,期待撻皮/甜甜圈/麻薯/冷凍蛋糕等大單品持續放量),④甘源食品(口味型堅果目前在山姆渠道放量明顯,關注明年烘焙新品及口味型堅果渠道拓展),⑤鹽津鋪子(縮減SKU、聚焦三大品類,明年定量裝放量及傳統渠道鋪貨值得期待),⑥頤海國際(公司各項調整策略成效釋放,期待底料&中式復調&方便速食單品表現改善)。
▍主線四:關注2022年疫情改善幅度,有望帶來依賴餐飲渠道和獨立開店公司的投資機會。
隨着疫情逐步有效控制,餐飲渠道需求有望逐步恢復,獨立門店單店銷售有望逐步提升。基於此,建議把握:
①餐飲渠道需求提升帶動高餐飲佔比板塊景氣度恢復,關注安井食品(餐飲恢復保障主業增長確定性,關注提價彈性以及預製菜業務發展),海天味業(調味品龍頭&餐飲佔比高,餐飲恢復保障銷量增長,關注提價傳導&原料價格趨勢);關注純B端公司千味央廚、日辰食品。
②人流恢復帶動輕餐飲連鎖單店需求改善,關注絕味食品(疫情控制改善單店表現,保障快速拓店信心,關注佐餐滷味進展),巴比食品(單店改善&加速開店,疊加團餐高速發展,期待規模快速增長)。
③關注桃李麪包(若疫情可控&限產恢復,需求&經營有望逐步改善)。
▍風險因素:
消費景氣度下行;疫情控制不及預期;提價成效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