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認爲,A股「春季躁動」已開啓,港股市場仍在醞釀期。穩增長政策有望催化港股開啓「春季躁動」,但啓動時點將落後於A股。從歷史表現來看,建材、餐飲旅遊、基礎化工、醫藥和家電等穩增長板塊及消費板塊在「春季躁動」時期表現較好。
來源:宇觀策略
受年末政策影響,A股已經提前開啓「春季躁動」。由於明年的經濟將面臨更大的壓力,預計穩增長政策將有較強的動力,並且可能會較早發力。預計明年政策的發力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市場的支撐,A股「春季躁動」已提前啓動。
港股近期走勢明顯不及A股,主要受風險事件及科網板塊拖累。港股互聯網板塊因反壟斷政策以及業績不理想仍承壓。同時近期美國擴大對中國部分企業制裁也影響了港股的風險偏好,這也是近期港股走勢不如A股的主要原因。
港股「春季躁動」在多數年份與A股並無顯著不同。港股中超70%的利潤來源於內地企業,因此內地宏觀經濟情況以及政策會同步影響A股和港股市場。2014年滬深港通的開通進一步增強了內地股市與港股的聯動性。港股「春季躁動」僅在少數年份與A股有所分化,主要因爲港股市場通常在經濟有明確改善的趨勢出現後纔會上漲,而A股市場則是在政策落地前後便有所反應。
海外流動性對港股「春季躁動」影響不大。從歷史上看,雖然在美聯儲QE1和QE3縮減購債的整體區間內,港股以及新興市場表現低迷。但受內地政策的提振和A股「春季躁動」的協同效應影響,「春季躁動」期間港股仍能獲得超額收益。在「春季躁動」期間,政策變化是影響港股走勢的核心原因。
「春季躁動」過後,港股市場受到海外流動性影響。美聯儲QE1和QE3縮債持續時長分別爲9個月和11個月,「春季躁動」通常持續的時長爲1-3個月。由於美聯儲縮債持續時間相對更長,導致港股在「春季躁動」期間短期上漲後,後期因缺乏增長動力,前期錄得的漲幅往往被抹平。
建材、餐飲旅遊、基礎化工、醫藥和家電等穩增長板塊及消費板塊在「春季躁動」時期表現較好。從歷史上可以看出,建材、餐飲旅遊、基礎化工、家電和計算機獲得超額收益次數領先全行業。金融板塊在港股「春季躁動」期間表現不佳。就2010年以來的統計數據來看,銀行獲得超額收益的概率僅爲25%,而歷年來表現最好的5個行業中除了2013年有非銀行金融外,均缺少金融行業的身影。
港股板塊輪動效應明顯,「春季躁動」前期最爲關鍵。與A股相同,板塊輪動效應同樣存在於港股市場。根據交易日數量將每年的「春季躁動」平均劃分爲前期、中期及後期三個階段,前期表現最好的板塊通常在接下來的時間段內表現落後且從未連續在三個階段裏表現均佔優。從中信一級行業的角度來看,「春季躁動」前期也最爲關鍵,當年年度收益率表現最好的5個行業,在「春季躁動」行情前期表現往往是最好的。
個股來看,近幾年表現最佳的個股主要集中在地產、機械、醫療醫藥和電子領域。我們以近5年「春季躁動」期間個股漲跌幅的中位數來看,受益於穩增長政策部分地產公司如新城發展、建發國際集團、中國奧園以及機械公司如三一國際、中國龍工表現較佳。醫藥公司如平安好醫生、藥明康德、金斯瑞生物科技同樣表現不俗。而舜宇光學科技和丘鈦科技這樣的消費電子板塊在近五年的「春季躁動」行情中表現同樣居前。
穩增長政策有望催化港股開啓「春季躁動」,但啓動時點將落後於A股。港股相比於A股更看重基本面經濟數據的驗證,這也是港股與A股歷史上兩次產生較爲明顯的「春季躁動」背離的主要原因。雖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表示明年經濟工作重心爲「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但市場對政策託底經濟的看法仍存在分歧。因此2022年港股「春季躁動」的啓動時點將落後於A股市場。啓動時點可以具體參考兩個因素:1、後續發佈的經濟數據證實國內經濟景氣度的回升趨勢。2、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制裁階段性緩和。
短期看好港股修復空間。經濟方面,受專項債發行提速利好提振,基建投資有望回暖,爲宏觀經濟修復注入活力。估值方面,168月均線對港股的支撐在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恆指已基本觸及168月均線,後續利空影響有限。
行業配置方面,建議關注:1)反壟斷政策密集期已過,互聯網行業估值有望修復。2)受益於國內基建預期升溫,景氣度邊際改善的機械和建築行業。3)關注當前估值已調整相對充分的醫藥板塊及受到新毒株催化的抗疫概念股。4)近期受益於漲價潮和各項消費政策的食品飲料板塊。
風險提示:1、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制裁加劇;2、經濟超預期下行;3、海外波動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