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牛根生出局,蒙牛徹底進入中糧時代,未來還牛嗎?
格隆匯 12-02 15:40

説到牛根生,你可能是個小白,表示不食人間煙火。

那麼説到蒙牛,小時候只要喝過奶你都知道,宇航員當時也喝那個奶。

再説到超級女生,你總該記得酸酸乳吧。

説到特侖蘇,相信那句“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早已深深留在了我們的頭腦中。

就在11月30日晚,蒙牛乳業(2319.HK)在港交所公吿董事變更信息。其中,創始人牛根生因退休並擬將更多時間投入慈善工作原因,辭任該公司非執行董事及該公司戰略及發展委員會成員,自12月1日生效。

隨着再卸任蒙牛乳業非執行董事等職務,63歲的牛根生,正式離開了他一手創立的蒙牛。

放牛娃到奶業巨頭

牛根生,20歲的牛根生進入了養牛場工作,5年後牛根生進入了伊利,從一名洗瓶工幹起,隨後逐步升任車間主任,1992年起擔任伊利的經營副總裁,1999年離開,創建了蒙牛。

當時乳業老大就是伊利,而蒙牛全國排名也在一千名以後。從哪裏獲得奶源,如何把品牌做起來?成為當時主要的問題。

聰明的牛根生與內蒙古的政府談判,説我們要在這裏建一個奶牛廠,政府當然高興了,那時全國百姓也不是很有錢,既然你能為我們這裏的老百姓帶來希望,那自然是好事,土地免費給你使用。場地就這樣有了,接下來就開始尋找奶源。

那時的伊利幾乎掌握了所有的渠道,唯獨鄉下農村的渠道沒有進入,於是牛根生又想了一招,讓幾百萬的農民幫忙養牛,你從我這兒進良種奶牛,每個月到我這兒的收奶廠擠奶,年底我還給大家分紅,老百姓這樣一想,好啊,光養牛就能致富,何樂而不為呢。

接下來就是品牌如何推廣出去,那會兒大家只知道伊利,不知道蒙牛。

於是在1999年4月1日早晨的呼和浩特主要路口的300塊廣吿牌全部寫着讚揚伊利的廣吿“向伊利學習,為民族工業爭氣,爭創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蒙牛就成了人們的熱衷話題,人們就記住了蒙牛。用伊利的勢把自己的名聲打出去,畢竟伊利統治了市場,蒙牛也只能夾縫中求得生存。

在2003年,舉國上下難忘的一年,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神五宇航員楊利偉用着右手打招呼的廣吿“舉起你的右手,為中國喝彩”的航天專用牛奶廣吿鋪天蓋地出現在各大城市,孩子他爸他媽也希望孩子以後能上太空,這一次,蒙牛又成功火了。

隨着2004年的“超級女聲”想唱就唱,要唱的響亮的口號,據説當時湖南衞視的收視率打破33%,為此 遭到封殺,但是這一次的乳酸菌也出現在了全國各地的大型超市,小賣部裏面。

2003-2006年,蒙牛以營收復合增速58.61%遙遙領先伊利營收復合增速38.07%,很快就將營收從40.71億元提到了162.46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23億元、3.19億元、4.57億元、7.27億元。同期伊利的營收從62.99億元漲至165.8億元,淨利潤從1.2億元漲至3.25億元。

不難看出,雖然伊利佔據規模優勢,但二者差距僅一步之遙。

高光之後陷入危機

2007年-2010年間,蒙牛迎來了“高光”時刻,2007年尤其奪目。這一年,蒙牛的營收為213.18億元,盈利9.36億元,蒙牛首次成為我國第一大乳企。

不過隨後陷入危機,2008年9月11日,三聚氰胺事件也是讓牛根生無比頭疼的詞彙,在這場衝擊全球的信譽危機中,除三鹿外,號稱最有責任感的乳品企業蒙牛受到諸多指責。

在這之後蒙牛增速有所放緩,伊利發力渠道和品牌建設,期間複合增速為15.29%,高出蒙牛的12.39%,逐漸追平業績。至2010年,二者收入分別為302.65億元和296.6億元,淨利潤為11.84億元和7.77億元,蒙牛略有優勢,依然站在伊利前面。

雖説盈利還可,但是三聚氰胺事件引發的蒙牛股價暴跌讓蒙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牛根生一方面必須防止老牛基金會抵給給摩根士丹利4.5%的蒙牛股份落到他人之手,另一方面他還要找更大的戰略買家,幫助蒙牛解決日漸枯竭的現金流。

於是,為了保住這4.5%的股份,牛根生向他的企業家朋友和長江商學院的同學寫了一封萬言書。

牛根生的萬言書將蒙牛的窘境放大了,而就在這時,寧高寧救了他。

次年的7月,引入中糧集團作為最大戰略投資者。中糧彼時與厚朴投資共同組建一家特殊目的公司(中糧持股70%)注資蒙牛,以每股17.6港元的價格,投資超過61億港元,獲得蒙牛乳業20.03%股權,成為蒙牛第一大股東。

2009年8月底,在中糧入主後約兩個月,蒙牛乳業公吿董事會改組之後的情況,牛根生辭去內蒙古蒙牛董事長,轉任蒙牛乳業董事會主席,由中糧總裁接替牛根生出任內蒙古蒙牛董事長。

這次牛根生的職務變化,被認為是一退一進。中糧系人士接棒牛根生執掌內蒙古蒙牛,意味着蒙牛正式進入中糧系。

又經過兩年的交接和過渡,2011年6月11日,蒙牛乳業公吿稱,牛根生辭任董事會主席一職,同時委任中糧彼時董事長為董事會新主席。這意味着,牛根生將離開蒙牛的經營管理核心工作。

自2009年7月戰略投資蒙牛以來,中糧已入主蒙牛12年。蒙牛乳業最新公吿的董事會變更信息顯示,牛根生徹底出局,中糧進一步增加了在蒙牛的話語權。

蒙牛乳業董事變更前董事會成員:

蒙牛乳業最新董事會成員:

那麼,中糧的入局,對蒙牛帶來了什麼的變化。

首先完善了公司的股東結構,國有的企業中糧是第一大股東,外資企業法國達能是第二大股東。此外,股東名單還包括歐洲乳業巨頭丹麥阿拉食品公司,以及摩根大通和華爾街其他投資銀行。這樣的結構既能保持股權比例的合理穩定,又能充分調動各方資源進行合作。

這樣做之後,也為蒙牛帶來了業績收入的增長,在宏觀經濟環境疲軟、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業績有穩步增長,還是不錯的。

但是由於中糧是國企,經營理念還是比較偏穩健的風格,蒙牛的業績盈利增速卻並沒有得到很快的發展。可能中糧更多不是主要精力放到發展速度上,而會拿出更多金錢和精力去整合資源、自建牧場,宣傳也會更為低調樸實一點。 

尾聲

時至今日,蒙牛同牛根生之間已經完全剝離。儘管他已經徹底退出蒙牛,但作為蒙牛的符號,牛根生卻是永不褪色的。在沒有牛根生的蒙牛,未來還牛嗎?

木桶理論吿訴我們,任何一個組織或企業,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整體的各個部分通常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

看蒙牛未來牛不牛,亦取決於蒙牛能不能補齊短板。蒙牛目前有兩個問題營銷費用居高不下研發費用低。

一方面,快消品行業消費頻率高、使用時限短,具備同質性、視覺性、流動性等特點,這使得消費者對其具有迅速、衝動、感性等消費行為。由此,在快消品行業的發展中,營銷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年報顯示,為提升渠道分銷及品牌競爭力,蒙牛乳業採取積極的渠道發展及加強品牌宣傳推廣策略,疊加對商譽及無形資產進行減值撥備,經營費用高達288.1億元,佔營收的比重為36.5%,同比增長27%。

其中,銷售及經銷費用為近五年來新高,首次突破200億元,達215.36億元,同比增長14.35%,與營收增速十分接近。這或意味着,增加的營銷費用並沒有高效拉動該公司的營收增長。

近年來該公司營銷費用呈現上升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其資金壓力。2019年蒙牛乳業現金及銀行結存為64.76億元,僅能覆蓋流動負債的20.41%。

蒙牛乳業2015—2019年營銷費用(億元)

另一方面,與高額的營銷費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司研發投入較少,2019年研發費用為2.05億元,佔營收的比例僅為0.26%。一般來説,研發費用高的企業更具有長遠發展規劃,重視研發的企業也將得到更多的尊重與認可。此外,研發成果的積累和效益也將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彈藥和動力。

目前來説國內乳企的研發資金投入整體依舊單薄,而研發能力的強弱很大程度體現在對產品的創新上。縱觀蒙牛這幾年,新產品乏善可陳,除了2005年推出的高端牛奶品牌“特侖蘇”和2013年推出的高端酸奶品牌“純甄”外,似乎再未打造出爆款產品。產品創新的滯後,不僅讓蒙牛錯過了順勢擴大戰果的機會,也沒有趕上新一輪消費升級。

那麼進入中糧時代,你認為蒙牛,未來還會牛嗎?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