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木頭姐”最新觀點:我們沒放棄騰訊,五年內特斯拉市值將突破3萬億!

來源:證券市場紅週刊

創新投資的當紅明星ARK創始人凱瑟琳·伍德最近又以“顛覆性”觀點引起人們的注意,她說,她沒有放棄騰訊,並指出騰訊在數字人民幣國際化中的獨特作用。她還說,十年內,創新型企業市值從7萬億美元達到220萬億美元,未來三十年人類治癒癌症也將實現。

這些觀點是她在和盛寶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雅各布森的對話中提出來的。伍德看好一個創新的未來,也非常看好特斯拉的股價,她認爲未來五年,特斯拉股價會從現在(注:10月12日)的800美元上漲到3000美元。“除了中國的比亞迪之外,沒有其他汽車製造商能夠像特斯拉一樣如此迅速地擴大電動汽車製造規模,目前還沒有。”

以下是精彩觀點摘錄:

未來10年,創新性企業市值從7萬億美元達到220萬億美元

斯蒂恩·雅各布森:Cathie你好,我們剛纔在介紹你斐然的業績。我本人作爲一名證券投資經理,只是順便一提,但是我的Alpha投資收益只有你的基金的5-10%,這太誇張了。你能給我們講講你的基金是如何做到的嗎?

凱瑟琳·伍德:我們常常說,可能大家不相信我們的預測,我們對指數增長的預判——它們都經過了大量建模分析——是超過大家的普遍預期的。但是萬一我們對了呢,這就意味着,大家的基準投資組合可能就會陷入“價值陷阱”。而這些股票之所以便宜是有原因的。

如果我們預測對了,就意味着很多人會因爲全球的廣泛技術變革(帶來的市場變化)栽個大跟頭。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有點誇張,其實一點也不。2014年我們創立了ARK,因爲我發現股權投資市場缺乏對創新方面的研究和投資,之前的科技和電信行業的泡沫破裂以及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也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恐懼。因此,基準投資成了安全之策。

但是,在未來5-10年內,基準投資也會不安全。這裏有一組數據,2019年,全球真正變革性創新企業的市值約爲7萬億美元,不到公共產權投資市場總市值的10%。如果我們的預測沒有錯的話,在未來10年內,這個數字將達到220萬億美元。在這個過程中,破壞性創新將產生創造性破壞。這是破壞性創新的另一面,傳統世界秩序被破壞。

最近一次幾大創新領域同時發展,還是在20世紀初,電話、電力和汽車的飛速發展。但我們目前有五大創新領域同時崛起,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目前,DNA測序、機器人(包括自適應和協作機器人)、能量存儲、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不僅在呈指數級擴展,而且逐漸融合。這種融合將帶來爆炸性增長,比如自動駕駛出租車網絡的出現。

自動駕駛出租車網絡是三個主要創新平臺融合的產物: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其實就是機器人)、能量存儲(這涉及到電力)和人工智能。僅這一個機遇就將在10年內爲全球帶來約10萬億美元的收入,這是我們作出的預測。

這是接下來10年中,我們的生活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變化可能是我們想象不到的。ARK所要做的不僅是教育投資者,還要教育這一代人如何引導他們的子孫後代走向變革的正確方向,不要走創造性破壞之路,而要擁抱破壞性創新。

希望這些闡述有助於增加大家的瞭解。

斯蒂恩·雅各布森:你對中國股票的估值有什麼看法?你看好中國科技平臺和股票嗎?鑑於你在投資行業的地位,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凱瑟琳·伍德:是的,在阿裏巴巴受到監管後,我們就開始撤資了。但想要投資還是有辦法的,我們做了減法。我們的旗艦投資組合中都是很穩健的公司。但是關於自動駕駛技術和機器人投資組合,我們還是投資了幾家不一樣的公司。

企業不能一心想着盈利,否則就是與共同富裕背道而馳。所以像京東物流、京東、拼多多這種毛利率很低的公司開始遷入三、四線城市,以促進共同富裕,提供更便捷的物流,同時讓那些地處偏遠、以前從未網購過的老百姓也能有網購體驗。

雖然出臺了網絡遊戲方面的監管規定,但是我們還是沒有放棄騰訊,因爲中國政府希望數字人民幣成爲亞洲的儲備貨幣。事實上,只有騰訊這樣的公司纔有能力協助順利推廣數字人民幣。除此之外,我們還大幅削減了風險敞口。

從過去五年的收入增長來看,我們公司年複合增長率大約爲48%。這期間特斯拉還被架在火上烤。我們對未來10年的預測是年複合增長率在50%到60%之間。這要看我們迎來的是熊市還是牛市。有幾點原因,拿特斯拉構建的四大產業壁壘來說。

首先是電池技術,特斯拉是惟一一家汽車製造商——中國幾家汽車製造商除外——特斯拉是惟一一家決定使用筆記本電腦和手機用電池來降低消費電子行業電池成本的汽車製造商。當時特斯拉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汽車製造商像汽車分析師一樣對此大肆嘲諷。筆記本電腦和手機用電池安全隱患的廣告隨處可見,還有屢見報端的飛機上電池爆炸的新聞,所以這類電池被禁,也因此它今天的成本纔會這麼低。

特斯拉的電池或電池組系統的成本比其他汽車製造商要低得多,如果這些汽車製造商想和特斯拉展開競爭,就得做好電動汽車賠錢的準備,很多汽車製造商爲此絞盡腦汁。因此,相較於堅持做圓柱形電池的特斯拉,其他決定採用軟包鋰離子電池封裝技術的汽車製造商還需要三四年的時間才能在成本方面趕上特斯拉。

第二點,從估值和增長的角度來看,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特斯拉是惟一一家自主研發芯片的汽車製造商。特斯拉這是向蘋果取了經。想當初,諾基亞、摩託羅拉和愛立信在手機領域稱王稱霸的時候,蘋果只能算是後起之秀。但是對於蘋果這一後起之秀,喬布斯堅信手機以後不僅僅是一部手機,而是會成爲人們口袋裏的一臺電腦。他的預測非常準確。

我永遠不會忘記我第一次用手機上網時那種喜悅的心情。我當時就覺得這是革命性的創舉。但是其他手機製造商並不這樣覺得,他們沒有進行芯片的自主研發,他們沒有這樣的遠見。即使到了今天,蘋果的市場份額下降到了12%,它也能拿走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大部分利潤。

剩下的兩個產業壁壘是什麼呢?人工智能芯片,它的重要性體現在哪裏?自動駕駛!特斯拉也是當時惟一一家研發自動駕駛的汽車製造商。還有就是特斯拉收集的數十億英裏的實際駕駛數據。關於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專家Andrej Karpathy是權威人士。特斯拉現在有比其他公司更多的極端情況的算法、數據來進行系統訓練。這些公司要後來居上根本不可能,因爲特斯拉已經有超過一百萬臺的“機器人”,包括我的Model 3,我們在路上跑,就相當於在給特斯拉收集數據。

最後一點是無線軟件更新,這一壁壘仍然存在讓人感到不解。我的Model 3是2018年買的,我沒有一次碰到過因爲車子出現故障要進行返廠的情況。特斯拉可以自行診斷出汽車潛在的任何故障,然後在我發現或遇到這些故障就解決了。我唯一遇到過的故障就是輪胎扎到釘子。當然,這個故障是軟件無法解決的。

這四大產業壁壘讓特斯拉處於領先地位。我們估計特斯拉的股價會在五年內從今天(注:10月12日)的800美元漲到3000美元。

我們愈發堅信這一點,因爲除了中國的比亞迪之外,沒有其他汽車製造商能夠像特斯拉一樣如此迅速地擴大電動汽車製造規模,目前還沒有。特斯拉也是走了很多彎路才走到這一步的。這與傳統汽車的製造不同,完全不同。因此,我們認爲特斯拉的市場份額……我們過去常說,特斯拉會在五年內佔據電動汽車市場25%的份額。現在我們堅信,特斯拉會在五年內佔據汽車市場25%的份額,而電動汽車將佔汽車總銷量的近一半。

未來30年創新會帶來奇蹟

包括癌症都會被治癒

斯蒂恩·雅各布森:你接受採訪的時候經常說的一句話是,相對於機會,你更願意討論風險。現在,我們遇到的能源危機。對於股票市場,我的理解是,由於投資遇冷,市場已經乏力了,還有由於科技的快速發展等原因,我們也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分析、調整。有電燈纔會亮,有錢市場纔會運轉,這是最簡單的邏輯。所以英國現在有了一種聲音,就是每週工作四天。很明顯這只是爲了放慢發展的腳步,是吧?你們是如何對接下來的24個月的股票市場進行預測的呢?

凱瑟琳·伍德:這實際上會加速社會的發展,因爲會有創新出來。疫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之前在“油管”上每週發佈一期視頻,從我所熟悉的經濟學和金融學的角度進行形勢分析。我們當時的看法是,世界將經歷一場衝擊,對我們整個社會體制的衝擊。

因爲疫情導致了很多問題。但實際上創新會解決這些問題,技術創新帶來了更完善、更便宜、更快、更高效、更具創造性的解決方案。比如說,能源危機就將加速電動汽車普及。現在已經有了種種跡象了,就在今天,(最新消息)中國9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了202%,而與去年同期相比,汽車的總銷售額是下降了13%,而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額增長了51%,因此,汽車電動化的轉型正在加速。

關於你說的投資問題,我完全同意。現在許多行業出現了嚴重的投資不足。能源行業可能是最嚴重的一個,其中一個原因是養老金和基金會把錢投到了和ESG相關領域,大型能源相關公司開始將投資從傳統化石燃料轉向新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

現在的石油行業投資不足,就像以前的鯨油危機,當時鯨油是照明用油。我舉這個例子經常被人笑話。當人們發現化石燃料後,對鯨油的投資就一落千丈。隨着化石燃料開始佔主流,鯨油價格的上下浮動非常頻繁。現在的能源價格,尤其是石油價格,比我們想象的要高很多。這不是因爲需求側,而是供給側導致的。石油需求在2019年曾達到最高峯,這一點毫無爭議。數字可能不太準確,就是每天的需求大約是1.04億桶。能源危機期間每天的需求大約是9000萬桶。到了今年的話,每天的需求大約是9700萬桶。

現在我們預測,能源需求將在2022年達到新高。如果沒猜錯的話,這個新高不一定能達到,因爲如今價格上漲已經開始對需求產生一些影響。消費者的需求正在減退,而且他們也有得選。與70年代不同,當時OPEC卡特爾一家獨大,雖然油價翻了兩番,也只能咬牙堅持,因爲我們上班要開車啊。我當時剛在加州拿到駕照,在加油站,一把油槍旁邊四輛車等着加油。如今人們更多地待在家裏,畢竟過去一年半都是這麼過來的。相信,對於價格上漲,需求側會作出反應。

關於風險,還有一件事。在美國,汽車庫存變得很少,只夠賣17天,而通常的庫存約爲60天。很多人告訴我,我對汽車行業的預測錯了,因爲疫情期間,爲了避免公共交通,很多人買了新車或者二手車,二手車價格上漲了60%。那些車現在在哪裏?它們雖然沒有躺在經銷商的停車場,但是停到了我們的車庫裏、我們的車道上、我們的停車場,這還是意味着庫存過剩。我們本來可以不多買這輛車,反正對於美國來說是如此,如果不是因爲疫情的話。

很多商品的情況也是如此。我們花了過多的錢購買商品,因爲現在都是到網上買,而不是到店消費。在美國,過去商品的銷售額只佔消費額的1/3,但去年這一數字達到了40%多。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家裏的庫存過多,包括廁紙、消毒溼巾等商品,現在後遺症開始顯現出來,許多這類消費品公司表示銷售額開始下降。

爲什麼會這樣,有什麼影響,也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的,但是物價上漲應該不會帶來工資的上漲。但是,技術創新將會加速,生產率將會提高,勞動力短缺帶來工資上漲。許多人因爲害怕感染而不想回去工作,所以生產率將會提高,抵消了工資上漲帶來的負擔。

斯蒂恩·雅各布森:這些是我們面對的風險。關於未來呢,你對未來有什麼大膽的設想?在你看來,30年後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呢?

凱瑟琳·伍德:過去20年,是科技和電信泡沫造成了如今的局面。當時資本“頭腦發熱”地一窩蜂投資少數幾個行業。我說的“頭腦發熱”的意思是指,技術還不夠成熟,投資成本也偏高。舉例來說,在DNA測序過程中,第一次人類基因組完整測序在2003年完成,花費了27億美元和13年的計算才首次完成全人類的基因組測序,即使第二年成本猛跌75%,也並沒有迎來DNA測序的黃金年代。今天,只需要500美元以及幾個小時的計算即可完成全人類基因組測序。每個人都開始關心自己的遺傳基因,問醫生、找遺傳學家。歷史上第一次,我們可以發現我們基因組中的突變。爲什麼找到基因突變很重要?突變是疾病的最早期表現。現在,除了能夠識別突變之外,還有一些療法可以幫助解決部分問題,雖然還不能一勞永逸。

事實上,我們還在學習,療法也在完善。最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是CRISPR基因編輯和其他基因治療。通過基因編輯、鹼基編輯和引導編輯,我們不僅能夠重新編程基因組並糾正編程錯誤,而且通過DNA測序、人工智能和CRISPR基因編輯的整合,我們將能夠發現我們的身體何時開始進入疾病狀態,以及癌症一期有哪些信號。

是的,在癌症一期之前就發現癌症,假以時日,我們一定可以成功。當然,可能需要很久的時間才能夠重新編程我們的基因組並治癒疾病。技術的最終完善可能需要20-30年的時間,但相信接下來的10年我們就可以看到曙光。目前,我們已經開始採用免疫療法訓練我們自己的身體來對抗癌症,識別癌症,然後抗擊它。

奇蹟就是這麼創造出來的,治癒癌症需要奇蹟。

隨着DNA測序、人工智能和基因療法的漸趨融合,我們將看到更多的奇蹟發生。醫療保健行業將發生徹底改變。現在面臨的阻力也不小。在美國,我們將GDP的近20%用於醫療保健,是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兩倍。我們將面臨的問題是,成本將繼續呈爆炸式增長,這可不是一個小問題。

醫療保健行業的未來情況和過去廣告行業所經歷的是一樣的,在谷歌、臉書、推特和其他社交媒體出現之前,廣告商常說:“我知道我的廣告有一半是有用的。我只是不知道是哪一半。”對醫療保健行業來說更是如此。醫療保健行業的過去……都是靠這種猜測。每個醫生和科學家都在盡力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但是在美國,有時候無頭緒的猜測導致了一些沒有必要的手術,然後訴訟四起。

拿甲狀腺癌來說,超過一半的甲狀腺癌手術其實是沒有必要做的,化療也是如此。基因組測序技術剛問世的時候,有一家公司幫助醫生確定哪些患乳腺癌的患者需要進行化療。大約有一半的患者化療結果不理想,還拖垮了身體,得不償失。醫生們花了很長時間才肯相信這一結果,他們也花了很長時間才免於因假陰性檢測結果被起訴。

新工具和新療法的普及是需要時間的。新療法的出現讓人們覺得醫療保健行業將迎來變革,癌症不僅可以被治癒,而且成本降低了,因爲消除了不必要的開支。拿美國來說,醫療保健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如果我們可以恰當、具體地識別疾病、確定療法、實現治癒,那麼這一負擔無疑可以減輕很多。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