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將於10月28日美股盤後(北京時間10月29日清晨)公佈其2021財年第四季度業績及全財年業績。
業績預期
市場預期蘋果2021財年第四季度營收爲849.2億美元,同比增長31%;預期Q4每股收益爲1.24美元。同比增長70%。
市場預期蘋果2021財年全年營收爲3665.86億美元,同比增長33.5%;預期每股收益爲5.58美元,同比增長70%。
5G iPhone開啓超級週期
iPhone12系列助力蘋果營收創新高
儘管蘋果的可穿戴設備和服務業務增長迅猛,但iPhone的銷售仍是其財報的風向標。 財報顯示,蘋果第三財季(4月-6月)來自於 iPhone的淨營收爲395.7億美元,佔總營收近二分之一。此外,iPad平板營收73.7億美元,Mac電腦營收82.4億美元。除此之外,蘋果的可穿戴設備、家居用品和周邊產品營收87.8億美元。
可以看出,蘋果來自iPhone的營收要比iPad、Mac和可穿戴設備、居家用品加起來都要多。蘋果CEO庫克稱:在全球範圍內iPhone的業績非常不錯,並強調中國市場對iPhone 12 Pro的反應尤其強烈。
此外,摩根大通預計蘋果第四財季 iPhone 銷量爲 5800 萬部,而此前預期爲 5500 萬部。因此投資者可關注來自iPhone市場佔有率提升帶來的收益情況,尤其是中國市場。
Canalys數據顯示,三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蘋果位列第二。報告顯示,蘋果公司出貨量超逾小米重奪第二位,市場佔有率由去年同期的12%升至今年第三季的15%,小米市佔則維持14%。
另外,iPad和Mac業務的增長情況也將受到關注,因爲蘋果也正在應對全球芯片短缺帶來的供應限制。蘋果上季度iPad和Mac業務的同比增速分別爲16%和12%。
iPhone 13到底“香不香”
投資者還可以關注第四季度財報蘋果是否會提供有關新iPhone13機型和新iPad的早期銷售情況的一些見解,讓大家初步瞭解2021年的銷售情況與2020年的銷售情況。
蘋果2021財年第四財季是截至今年9月底,而蘋果9月15日推出的iPhone 13系列,在9月24日就已正式上市,在9月份有一週的銷售時間,因而iPhone 13上市初期的表現如何,在這一次的財報中也能略知一二。
缺芯影響幾何
根據渠道調查和媒體報道,蘋果或將受到芯片短缺和持續的供應鏈問題,Needham分析師Laura Martin認爲供應鏈問題可能會導致蘋果未來一年的銷售和收益下滑。該行將蘋果2021年第四季度(截至2021年12月31日)iPhone 13的發貨量預計降低了1000萬臺。現在Needham預計2022財年第一季度iPhone 13的發貨量將達到8000萬臺。
摩根大通分析師指出,越南新冠疫情嚴峻,引發iPhone 13相機模塊生產延遲,也使得iPhone 13上市前的庫存量,比起前幾代機型更加有限,可能影響iPhone 13的銷售速度。
Evercore ISI分析師Amit Daryanani稱,在大多數國家/地區,iPhone 13系列的預期交貨時間都有所延長。他指出,iPhone 13 Pro和Pro Max在美國的到貨等待時間爲31天、中國爲35天,高於先前估計的29天、28天,而其他國家/地區的平均交貨時間爲28天。
KGI Securities預計,高端檔次的手機銷量將佔iPhone 13總銷量的一半以上。這將抵消蘋果與Epic game之間的法律糾紛所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KGI還表示,在中國地區的首日預訂行情看起來也很高。據悉,新款iPhone發佈後的頭8天,蘋果在中國的預購量就達到了500萬部。
可穿戴設備能否扛起大旗
近些年來,隨着蘋果可穿戴設備產品矩陣豐富度的增加, 該業務帶來的營收不斷增長,由 2015財年Q2的16.89億美元(營收佔比爲 3%)提升至2021財年Q3的87.75 億美元(營收佔比爲 10.7%),成爲蘋果第三大業務(按營收計算)。
根據數據調研機構Canalys的最新數據,在全球範圍內,可穿戴設備市場在今年第二季度總出貨量達到4090萬臺,同比增長5.6%。
小米在第二季度超過了蘋果,成爲出貨量最大的腕式可穿戴設備供應商。小米佔19.6%的市場,出貨量800萬,而蘋果爲19.3%,出貨量790萬。但蘋果的增長速度依舊快於小米,前者同比增長29.4%,而小米則爲2.6%。
整個第二季度,蘋果在智能手錶市場的份額爲31.1%。排名第二的華爲佔9%,而佳明( Garmin )則以7.6%的份額位列第三。
蘋果依舊是智能手錶品類中的頭號玩家,而且保持優勢明顯。蘋果在可穿戴設備領域中的核心壁壘不僅僅在於產品定義能力,更多的在於“龐大的iPhone用戶羣以及強關聯性軟件服務”,進而使得用戶粘性顯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2020財年,蘋果Airpods出貨量滲透率爲16.5%,Applewatch滲透率爲9.6%。
“蘋果稅”取消對未來營收影響甚微
2020財年,蘋果服務收入537.68億美元中近百億美元是靠APP Store和抽取傭金賺的,佔比近乎爲20%,是名副其實的“雁過拔毛”式收入。毫無疑問,App Store已經成爲蘋果的搖錢樹,能源源不斷吸金的關鍵就是抽成機制,所有iOS應用只要涉及到軟件付費或內購,都要支付一筆蘋果稅。
但現在,多方圍剿之下,蘋果終於做出重大妥協,App Store的內購規則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延續了十餘年的機制,出現了明顯鬆動。
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對蘋果公司下了一項禁令,要求蘋果取消對APP開發商的第三方支付系統的限制,禁令將在12月9日正式生效。這也表明蘋果在APP Store上實施了十多年的抽傭規則被終止,30%的“蘋果稅”不復存在,APP開發商可以將用戶引導至第三方支付平臺。
投行傑富瑞分析師Kyle McNealy認爲,“這一禁令可能會給蘋果在2023年及以後帶來1%的營收和4%的每股收益影響。” “任何影響都需要時間,(該禁令)對蘋果的影響最早要到20 22 年 6 月才能看到。” Kyle McNealy稱法官的裁決對蘋果來說“基本上是一場勝利”,因爲法官拒絕稱蘋果爲非法壟斷企業,僅違反了加利福利亞州不公平競爭法。
鑑於蘋果公司在 APP Store 領域中已築建了穩定的宣傳機制、安全便利的支付系統,中小型開發商額外開發一套獨立的宣傳支付系統的動力相對較小。未來在此領域中流失的客戶或將主要爲中大型開發商。
多國發起反壟斷調查
蘋果抽取30%的傭金,早就被多個國家的反壟斷機構盯上。就在8月25日,韓國國會剛剛通過了《電信業務法》修正案,主要就是針對蘋果和安卓的應用商店強制要求用戶使用指定的支付方式。
幾年前,日本的公平貿易委員會也因爲蘋果的這個條款,對其展開了長達五年的反壟斷調查,而歐洲和澳洲反壟斷機構也一直因此和蘋果“扯皮”。
早在2019年3月,瑞典音樂流媒體平臺Spotify向歐盟提起對蘋果的反壟斷控訴,指控蘋果對開發者收取30%的抽成費用。隨後歐盟對蘋果發起反壟斷訴訟。
蘋果迫於形勢也“認慫”過,在2020年11月宣佈改變抽成的細則,將收入前100萬美元的抽成下調至15%。今年9月2日,蘋果終於宣佈放棄了“蘋果稅”。
華爾街觀點
Wedbush投資公司給予蘋果公司“跑贏大盤”評級。
該行分析師丹尼爾・艾維斯表示,芯片短缺影響到iPhone生產的報道“只不過是多年來iPhone 12/13超級週期的所面對的小問題”。
他指出,iPhone短缺實際上證明瞭市場需求比華爾街預期的要強勁。全球的iPhone需求極爲強勁,中國與美國需求尤其強烈。iPhone Pro和iPhone Pro Max型號的平均售價(ASP)繼續看漲,迄今爲止,全球9.75億部iPhone手機中有2.5億部已經3.5年沒有升級了。
DA Davidson分析師Tom Forte將對蘋果的目標價從167美元上調至175美元,並維持對該股的“買入”評級。
該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告訴投資者,由於消費者在被迫遠程工作和學習後購買了更多的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蘋果的產品已經從中受益。Forte補充說,大型科技公司的員工今年沒有 “立即返回辦公室”,因此居家辦公給蘋果帶來的好處似乎將持續更長時間。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Katy Huberty對蘋果的評級爲“跑贏大市”,目標價168美元。
Huberty承認,更廣泛的供應困境是市場上的一個“真正的問題”。但蘋果今年迄今的營收表現超出預期,這符合該行的看法,即蘋果“在供應緊張時期將獲得最優級待遇”。她還認爲,對蘋果來說,“需求是不會消失的”,蘋果擁有強大的客戶忠誠度,這可能有助於將iPhone需求推至後面幾個季度。
Huberty指出,如果媒體有關蘋果減產的報道是準確的,預計當前季度的iPhone出貨量可能會發生變化,但這對2022財年的出貨量預期影響不大。她仍預計蘋果2022財年的iPhone出貨量將達到2.385億部。
Tigress分析師Ivan Feinseth重申蘋果“強烈買入”評級,並將其目標價由182美元上調至198美元。
該分析師表示,“強勁的產品需求、新產品的推出和不斷增長的服務營收”是其看漲的基礎,所有這些因素都將“繼續推動公司營收和利潤的顯著增長”。
蘋果目前的資產負債表上擁有1774.9億美元(每股10.67美元)的超額現金,加上該公司預計在未來12個月產生的1638.1億美元的經濟運營現金流,這將允許該公司“繼續爲新的增長計劃和戰略收購提供資金,同時向股東返還大量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