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美國FOMC會議調升通脹預期後,美國國債收益率波動明顯,中資美元債一級市場當週發行清淡,二級市場投資級與高收益表現分化。但筆者注意到,在這之後,一家銀行繫上市券商發行的首筆境外美元債重新火熱了一級市場,出現了近9倍的超額認購,發行後該債券在二級市場也交易活躍,具雙向流動性,頗受市場關注,該券商正是交通銀行子公司交銀國際。
信用評級較優 穩健性受投資者看好
交銀國際是首次發行債券,這支5億美元的5年期1.75%的高級固息無抵押債券,最終定價在T5+90基點,比初始價格指引大幅收窄了40基點,發行收益率1.763%,簿記峯值超過42.5億美元,超額認購近9倍,有110多個投資者參與此次交易。
本次債券的投資者覆蓋範圍極廣,涵蓋了亞洲和歐洲地區,其中不乏主權基金、養老基金、險資等高質量實錢投資者。通常,這類多頭投資者看好的債券,其發行人的信用等級往往較高,業務發展較為穩健,抵禦風險能力和償付能力較強。我們不妨透過交銀國際的發展歷程和經營情況,進一步理解為什麼其首發債券就會受到這類投資者的追捧。
這家成立於1998年的中資券商,在2017年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是中資銀行中首家分拆上市的投行和券商類子公司。從該公司的上市招股書和年報中可以看出,公司自成立以來經營一直非常穩健,即便在去年業績盈喜、利潤增長70%的情況下,從其年報中所披露的槓桿比率(借貸總額除以總權益)來看,仍然僅有176%,這無疑在中資綜合性投行券商中處於明顯低位,而較低的槓桿水平,為其應對市場波動提供了寬闊的騰挪空間和安全墊。
(數據來源:公司公吿)
從年報數據來看,公司上市後明顯加快了發展步伐,近幾年開始大幅拓展業務規模和逐步增加資本投入,但市場投資者基於現有的負債水平和經營情況,仍然會對其穩健經營能力形成較強的信心。
明顯優於同業的信用評級也驗證了公司經營穩健這一觀點,交銀國際自2019年起被惠譽和穆迪授予A和A3的長期信用評級,惠譽亦給予公司本次發行A的債項評級,均是目前香港中資券商中的最高信用水平,這為公司獲取高質量、低成本的資金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同時,交銀國際作為交銀集團內唯一的證券類綜合金融服務平台,交銀集團的強有力支持更是其最有力的後盾。
(數據來源:公司公吿)
藴含“商行+投行”的中和基因 未來發展可期
股票資本市場上,券商股屬於週期性強、波動性強的類別,通常都被認為是“看天吃飯”,多數投資者也是將其作為賺取貝塔收益進行配置。相比券商股,銀行股雖然普遍成長性相對較弱,卻因為超強的盈利能力和股價的相對穩定性,成為險資、社保等大機構的底倉標的。從風險偏好和盈利模式上來看,銀行往往穩健但趨於保守,券商則明顯靈活但偏於激進。而交銀國際這樣的銀行系券商子公司,則恰好中和了這兩種基因。
在經營模式上,交銀國際側重於發展“股權投資+結構化融資+商業銀行信貸+上市+研究+財富管理”的產業鏈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多元化業務結構平滑了單一業務波動,提高了業績持續增長的穩定性。為此,公司充分發揮了其“境內+境外”、“商行+投行”的內在優勢。
但相比其他國有銀行的投行和券商子公司,其之所以能夠率先從母行分拆實現獨立上市,又很大程度上在於其在集團資源之外,亦擁有相對獨立的業務資源和不同的客户結構,對集團依託但不依賴,這樣的集團支撐型加自身內生型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對於既看重成長性、又看重安全性的股權及債權投資者而言,無疑是具有吸引力的。
在承繼國有大型商行集團一貫謹慎穩健的管理風格的基礎上,交銀國際又保持了作為綜合化投行及時調整業務結構的靈活性,縱觀2015年以來的資本市場,幾番大幅波動,但交銀國際始終保持着正數的盈利增長,未曾出現大的風險暴露,這與其善於審時度勢,及時根據外圍情況調整策略和結構,拓展業務新動能來平滑週期波動是密不可分的。
(數據來源:公司公吿)
從過往發展來看,交銀國際業績整體始終保持平穩增長。在2015年-2020年,營收從11.41億元增長到21.95億元,複合增速13.98%;同期,淨利潤從3.51億元增長到8.51億元,複合增速接近20%。
(數據來源:ifind)
此次5億美元的債務資本注入,對交銀國際的整體負債期限結構應該是一次合理的調整,隨着其槓桿率的適當調升,其業務運作的空間應該會更加靈活。由歷史看未來,交銀國際過往穿越牛熊的較強內生增長能力,讓投資者對其未來持續的穩定增長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