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週期股全線暴跌,A股方面,煤炭、鋼鐵、有色板塊跌幅巨大,輪現跌停潮。煤炭、鋼鐵大跌超4%,有色大跌近3%。個股方面,安陽鋼鐵跌超8%,山煤國際大跌8.23%,天山鋁業跌超7%,太鋼不鏽、山東鋼鐵跌超6%,洛陽鉬業、江西銅業跌超4%。
港股方面,相關板塊也集體遭重挫,五礦資源暴跌11.37%,鞍鋼股份跌9.46%、紫金礦業跌8.53%、中國鋁業跌7.99%、兗州煤業跌8.95%。
期貨市場上,昨晚加密貨幣圈暴跌疊加美股加息預期帶崩大宗商品市場。國內商品期貨夜盤黑色系普跌,焦煤跌停,動力煤、鐵礦石、螺紋都能紛紛跌超7%;今日商品期貨市場繼續大跌,焦煤主力、動煤主力跌超7%,鐵礦、螺紋等跌超5%,焦炭跌超6%,滬銅、滬鋁均跌超2%。
消息面上,5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求高度重視大宗商品價格攀升帶來的不利影響,保障大宗商品供給,遏制其價格不合理上漲,防止向居民消費價格傳導。會議強調,要加強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排查異常交易和惡意炒作。依法嚴查哄抬價格特別是囤積居奇等現象。
在加強市場監管方面,會議指出,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強化行業自律。加強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適時採取有針對性措施,排查異常交易和惡意炒作行為。依法嚴厲查處達成實施壟斷協議、散播虛假信息、哄抬價格特別是囤積居奇等行為並公開曝光。
據瞭解,這已是7天內國常會第二次“點名”大宗商品漲價。
5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已經提出,要求跟蹤分析國內外形勢和市場變化,有效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影響。
如今,國家層面頻頻出手調控,大宗商品超級週期要結束了嗎?
此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漲勢迅猛,多個品種價格連創新高,主要原因是受到全球鋼鐵市場大幅回暖、國際貿易摩擦、原料供應不確定、貨幣政策等因素影響,鐵礦石、廢鋼等鋼鐵原料商品出現短期供需錯配。
受此影響,A股順週期板塊也是異軍突起,輪掀漲停潮。今年年初至5月上旬以來,鋼鐵板塊漲幅近40%,煤炭漲幅達25%,有色板塊漲幅近20%。
瘋漲之下,國常會和各監管層都開始出手降温,強化市場監管。
5月10日晚間,大商所公吿稱,大商所表示,鐵礦石期貨8個合約漲停,下一交易日相關合約漲跌停板幅度及保證金水平將相應上調;
鄭商所宣佈,5月13日結算時起,動力煤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為12%,漲跌停板幅度調整為8%;5月11日當晚夜盤交易時起,交易手續費標準調整為30元/手,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標準調整為30元/手;
上期所決定,5月12日交易起,螺紋鋼Rb2110合約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費調整為成交金額萬分之一,熱軋卷板Hc2110合約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費調整為成交金額萬分之一。
此外,在此期間各部門也就大宗商品的價格問題頻頻發聲。
5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委新聞發言人金賢東表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我國的影響有利有弊,一方面有利於提升上游原材料企業盈利能力、降低債務風險,另一方面也會導致中下游製造業經營成本上升,影響行業效益。
統計局付凌暉也表示,價格上漲整體上有利於企業效益改善,但對於下游行業的壓力需要引起重視。後續將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原材料市場調節。
在一系列發聲及政策支持下,大宗商品降温效果顯著,週期股相關板塊全線回調。自五月高點以來,煤炭、鋼鐵、有色板塊跌勢明顯,累計跌幅均近10%。
此外,市場對大宗商品下跌的擔憂也來源於美國貨幣政策的轉向。
美聯儲公佈了4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美聯儲官員認為,美國經濟活動的強勁復甦將引發收緊貨幣政策的討論,這是美聯儲首次發出這一明確信號。因而,高漲的加息預期也直接帶崩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場。
國金證券指出,今年以來市場對商品漲價的持續性擔憂基本沒有停止過,預計商品漲價或持續到二季度甚至三季度。不過此輪漲價很有可能這是商品的最後一次普漲。之所以傾向於大宗商品或處在最後一輪上漲階段,核心的原因在於後續供給端或均面臨一定的壓力,此外通脹壓力之下央行特別是美聯儲政策的邊際收縮同樣會對商品漲價趨勢造成負面衝擊。
目前,在多方發力保供穩需之下,煤炭市場開始出現降價勢頭。5月18日動力煤主產地現貨價格穩中有降,港口市場弱勢觀望。陝西榆陽及神木境內中小型礦區是降價主力,其中白鷺煤礦連續兩輪降價。
不過大宗商品目前走勢還有需求端的影響,如果全球復甦超於預期,進一步拉大了需求,部分大宗商品依然還有前進的動力,尤其是新能源、電動車等行業需求的有色金屬。
長江證券表示,全球需求是影響大宗價格的關鍵變量。本輪需求的高點可能與美歐全民免疫的時間節點相關。目前來看,需求修復與供給受限的共振還將維持一段時間。隨着三季度前後全球需求趨緩,大宗漲價動能或將減弱。不過,原材料的供給約束年內難消除,加之聯儲量寬政策退出前後美元易現弱勢,使得大宗價格觸頂後降幅或也相對緩和。
海證期貨認為,黑色系品種近期的大幅回落,使價格也逐步回到了合理區間。預計黑色系這一波回落屬於中期調整,當恐慌和悲觀預期釋放完畢後,價格才會企穩並重新回到供需基本面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