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被譽為“火鍋雙雄”之一的呷哺呷哺大幅低開6%,隨後股價一路下跌,一度跌超20%。截至收市,其股價跌14.91%,成交7.7億港元,總市值131.33億港元。自2月中旬的高點以來,呷哺呷哺已然腰斬,跌幅達到55%。
造成該公司股價暴跌的直接原因是其旗下一家爆款品牌湊湊火鍋CEO張振緯宣佈離職,核心人才的退出,使得資本市場對呷哺呷哺的未來發展產生擔憂。不過,投資者對呷哺呷哺的預期或許沒有那麼樂觀了。
3月17日下午,張振緯結束了在“中國餐飲創新大會”上的主題演講,從容走下舞台,落座,並對一旁的餐飲老闆內參創始人秦朝説:“我要先吿辭了……”
在身邊人聽來,他要離開的既是大會現場,也是自己一手創立的湊湊火鍋。
作為呷哺呷哺孵化的品牌,湊湊從開始就決定走“全國同步,快速擴張”的路徑。2016年湊湊開出第一家店,完成了商業模式和供應鏈的設計,隨後就開始了狂奔:
2018年,湊湊在全國開出48家店,覆蓋17城;
2019年,突破百店,覆蓋28城,開到了香港;
2020年,疫情之下湊湊仍然將門店數量提高到了140家,覆蓋34城。
過去4年,湊湊平均每11天開一家新店,創下了餐飲直營門店最快的增速。
2020年,湊湊在呷哺呷哺的營收佔比提升至31%左右,並且在公司整體收入下滑的時候逆勢增長。年報預吿顯示,2020年呷哺呷哺總營收為54.55億元,同比下降9.5%;而湊湊收入同比增長7%至16.89億元。
相比收入的上的貢獻,湊湊對呷哺呷哺更大的價值在於——重新定位。
早先呷哺呷哺的產品定位是中端小火鍋,但是傳統的火鍋生意漸漸地沒那麼好做了,尤其是海底撈的瘋狂擴張,對昔日的“火鍋第一股”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
於是在2016年,呷哺呷哺在湊湊上嘗試了轉型,雖然主打的依舊是火鍋,但卻是一個餐飲新物種——“火鍋+茶憩”模式。
簡而言之,原本只賣火鍋,現在賣服務、賣環境、甚至賣奶茶,目標羣體也聚焦到95後身上。
事實證明,這一玩法很對當代年輕人的胃口,湊湊火鍋不但一下子成為了必去打卡的網紅店,也獲得了眾多投資者的人口。近幾年來,呷哺呷哺的增長越來越依靠湊湊,甚至可以説,剔除湊湊的火鍋業務實際上是在走下坡路的。
過去一年,餐飲企業受到的打擊有目共睹。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餐飲收入為39527億元,同比下降16.6%。火鍋巨頭們業績不理想實屬正常,市值最大的海底撈也在上半年損失慘重,全年淨利潤3.09億元,同比下滑87%。
呷哺呷哺只是更慘了些。根據業績預吿,2020年該公司淨利潤為183.7萬元,2019年為2.9億元。主要由於呷哺呷哺門店多在受疫情影響較重北方,因此關了部分門店。
業務方面,管理層表示2020下半年已經恢復9成。但是,投資者最擔心的翻枱率問題依然沒能解決。
巔峯時期呷哺呷哺,部分門店的翻枱率一度高達7次/天。但隨着門店的擴張,這一數字卻在不斷下滑,從2014年的3.8,跌到2015-2017年的3.4、3.3,再到2018-2019的2.8、2.6,直到2020年的2.3,中間從未反彈。
翻枱率下滑,意味着單店流量下滑且單店在整體營收中的貢獻率下跌,導致集團的營收增長更多地仰賴於開新店,但依靠門店擴張增加營收的方式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從業績來看,呷哺呷哺的增長問題並不只是疫情的短暫性影響。近幾年,公司增收不增利的現象突出,翻枱率下滑或許是其中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3月15日呷哺呷哺的基石投資者高瓴資本在持倉6年之後選擇了清倉,共5772.05萬股。同時,大摩也開始減持,3月16日其持股從9.25%直接減持到只剩0.93%,合計減持了9923萬股。
高盛此前發佈研報,將湊湊21/22/23年門店擴張數量預期由80/76/81家下調至60/65/65家,並且提示投資者需要注意湊湊CEO離職的相關風險,基於該公司尚未提供更換職位的時間表,高盛預期湊湊的貢獻下滑,將公司2021-23年淨利潤預測下調2-6%。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永恆的生意,在業務主線上不斷尋求新的場景突破、開發新的分支,才是一家企業興盛不衰的根本所在。
打造第二、第三以及更多的增長曲線,是每個企業夢寐以求的事。湊湊是呷哺呷哺的一個很好的嘗試,CEO張振緯幫它證明了其價值所在。大功臣的離開,無論出於什麼樣的理由,對投資者的信心必然會有一定的影響,畢竟下一個boss的能力還是未知數,這種不確定或許才是最大的風險。
同樣,呷哺呷哺的問題也不僅僅是一個CEO的離開,如何開發、運用新業務,證明自己可以通過創新、品牌等等方式在這個競爭愈發激烈的行業中維持良好的增長性,是講好火鍋這個故事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