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上海證券報,作者:周健
4月6日晚間,中遠海控發佈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吿,預計一季度淨利潤約為154.50億元,相當於每天淨賺1.7億元!
對於後續集裝箱的運價情況,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新籤或在談的協議價格已在漲價,“今年簽約的價格比往年普遍有較大的提升,3年以上的長協也有不少。”
對於今年一季度淨利潤的暴漲,中遠海控僅在公吿表示,今年一季度集裝箱航運市場持續向好,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CCFI)均值為1960.99點,與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長113.33%,與上一年第四季度相比增長53.8%。
中遠海控預計一季度154.50億元的淨利潤水平,不僅相比去年同期的2.92億元增長超過五十倍,更超過了公司2020年全年99.27億元的淨利潤總額。
自去年三季度以來,集運行業的“運價飆升”“一箱難求”早已不是新聞,“量價齊升”帶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作為全球集裝箱運力規模第三的中遠海控自然受益於此。
目前,中遠海控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遠海集和間接控股子公司東方海外運營集裝箱船隊,經營國際、國內海上集裝箱運輸服務及相關業務。截至去年年底,中遠海控共經營278條國際航線(含國際支線)、54條中國沿海航線及80條珠江三角洲和長江支線,所經營的船隊在全球約105個國家和地區的352個港口均有掛靠,並累計訂造了12艘23000TEU(即20英尺標準集裝箱)集裝箱船。
2020年,公司集運業務完成貨運量2634.45萬TEU,較2019年的2573.91萬TEU增長2.35%。其中,中遠海運集運完成貨運量1888.25萬TEU,同比增長0.52%;東方海外貨櫃完成貨運量746.19萬TEU,同比增長7.30%。
碼頭業務方面,中遠海控旗下中遠海運港口在2020年引進45條新航線至旗下控股碼頭,為疫情期間碼頭運營提供了穩定的貨量支持,全年完成碼頭總吞吐量1.24億TEU,同比上升0.03%。
新業務拓展方面,中遠海控推出了“水水中轉”“水鐵聯運”“物流專班”“空改海”等新運輸模式,並發展了中歐陸海快線、中歐鐵路班列、西部陸海貿易新通道等端到端項目,有機銜接“一帶一路”物流通道。
報吿顯示,中遠海控2020年中歐陸海快線完成箱運量同比增長45%,西部陸海新通道完成箱運量同比增長74%;與此同時,其雙品牌集裝箱業務在新興市場和第三國市場的箱量增幅分別達到3.6%和3.0%。
在此基礎上,中遠海控2020年的財務指標可謂“亮眼”——全年實現營收1712.59億元,同比增長13.3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9.27億元,同比增加31.63億元,同比增長46.76%。
多家券商預期中遠海控今年淨利潤約為266億元,中信建投則預計公司今明兩年的營收分別為2366億元和218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433億元和283億元。
中遠海控暴增的淨利潤,僅是集運產業鏈高景氣度的縮影。
事實上,集運市場持續旺盛的需求,帶動從集裝箱到新造船,從租船市場到二手船交易的整個集運產業鏈迎來普漲的“小陽春”。
3月30日,中集集團董事長麥伯良在公司2020年度業績發佈會上預期,集裝箱需求旺季會延續到8、9月份,價格高企或會持續到9、10月份;中集集團上半年訂單爆滿,目前月產量已提至二十多萬箱,工廠按照每週六天、每天11小時在趕工。
從售價來看,20尺乾貨標準箱去年1月份的報表結算箱價平均約為1656美元,到年中開始穩步上漲,至年底已經達到2322美元。今年一季度,價格最高漲至3500美元左右,最近稍有回落。
集裝箱船同樣緊缺,“搶船大戰”一觸即發。
各種規模的集裝箱船的租金均出現了暴漲,國際集裝箱船租船指數HRCI(Howe Robinson Containership Index)在2月初便達到1293點,並不斷創下2008年以來的歷史新高。來自市場的消息,中遠海控在今年初以接近4萬美元/天的價格,租入兩艘8000TEU級別的集裝箱船,遠高於該型船舶半年前1.2萬美元/天的租金。
與此同時,全球“不活躍”集裝箱船的總和運力降至60萬TEU,其中船舶處於受損待修、改裝改造等狀態下的運力約為37萬TEU。克拉克森在其報吿中稱,目前幾乎所有的船舶都將被租完,尤其是大型船舶,一些航運公司甚至正在通過購買船舶來解決運力問題。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全球範圍內已產生多筆大型集裝箱船訂單。
近日,中國船舶集團發佈消息稱,集團旗下大船重工(即中國重工全資子公司)和廣船國際(即中國船舶控股子公司)成功承接13艘16000TEU集裝箱船的訂單,總金額超百億元,是中國船舶集團承接的單筆金額最大的集裝箱船訂單。
據集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的估算,截至3月20日,全球新造集裝箱船訂單量約為401艘共計363萬TEU,佔全球集裝箱船現有總運力的15.3%,遠高於往年的個位數水平。其中,122萬TEU的訂單發生在今年一季度,訂單增速不斷刷新近10年的歷史紀錄。
Alphaliner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本輪新船訂單密集交付後,馬士基將讓出其蟬聯25年之久的全球運力第一的寶座,地中海航運將取而代之;達飛航運有望超越中運海運重回行業前三;手持訂單數量最多的長榮海運,則將挑戰前五的位置。對此,上述業內人士認為集運行業新一輪的運力競賽有望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