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飛
來源: 醫藥經濟報
12月14日,北京城寒風刺骨,西城區全國人大會議中心大門口早已聚集了三五成羣或行色匆匆的醫藥人。在新年將至的最後時日,為期數天的新一輪醫保目錄准入談判開始,正應了“好戲總在後頭”這句古話。據參與談判的企業人士稱:“今年醫保談判規則與去年一致,企業兩次報價,超過預期價的15%即出局。每輪談判由5位醫保局專家組成,分早中晚三批輪番上場。有了前四輪的談判,常態化談判讓企業淡定了些許。”
按初審名單,今年共有751個品種通過形式審查,最終有多少參與仍是未知數。但短短三四天,即便過半的品種展開激烈的談判努力,每天都需要有近百個品種完成談判,這些來去匆匆的醫藥人士也在忙着打聽本輪談判有啥風格特點。
2019年底,150個藥品的代表在此與國家醫保局組織的談判專家談判,70個新增談判成功藥品,給出了60.7%的平均降幅,部分企業代表因降價太狠黯然離場。據悉,今年壓軸的這場“大戲”首先由中成藥企業開局。據報道,“每個企業約談半小時左右,有公司獨家品種以1/3左右的降價率先完成談判。”事實上,從過往經驗來看,企業對降價已有了足夠的心理預期,砍價或更厲害,誰能如願以償迎新春?誰將夢斷在寒冬?期待官方揭祕。
據瞭解,今年首先是中成藥、罕見病用藥陸續開啟本輪談判。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相較於前4次談判,本輪首次參考地方醫保目錄情況:2019年12月31日前進入5個(含)以上省級最新版醫保藥品目錄的藥品,可以主動申報國家醫保藥品談判。這對不少依靠在地方醫保目錄的中成藥企業來説,或是最後一年爭取進入醫保目錄的絕佳機會。或許,理解了這種背景就不難看出為何今天多個獨家中成藥品種分別以30%~40%的降價獲得成功入圍。
要知道,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中成藥製造業的收入和利潤今年前三季度的跌幅均超5%,而且中藥類上市公司營收及增幅也是七大子行業下降最多的,約為-6.3%。利潤更是增速下滑-13.5%,這讓很多中藥企業承壓。
獨家品種躺着都能掙錢的時代過去了,更何況各地也開始對中成藥開展帶量採購。7月下旬,青海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網發佈青海省公立藥品帶量採購議價品種目錄和青海省公立醫院藥品帶量採購擬中選結果,血栓通注射劑、喜炎平等用量大品種就在其列。浙江、遼寧也試點地方版中成藥帶量採購。據米內網數據,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中成藥產品Top 20累計銷售額達602億元,前20品種銷售額均超過20億元。帶量採購實施後,藥品價格下降將對生產這些中成藥的企業造成不小的衝擊。
中成藥超3000億元規模的市場或將隨着帶量採購正式進入洗牌階段。如果進入醫保體系,或許能再造輝煌。“你能做主嗎?如果不能,可以出去打電話溝通。”談判現場不允許帶電話進入,但關鍵的定價環節,會給企業決策層之間一次溝通的機會,已有兩家中成藥企業的獨家產品通過場內、場外的合計後,率先拿下了進場券。
要説醫保談判的熱度,PD-1單抗自然是焦點中的焦點。據瞭解,這次國談國內外獲批的廠家沒有一個掉隊,整齊劃一地加入到談判中來。
國家醫保局公佈的初審名單顯示,國內所有獲批上市但未進醫保的7個PD-1/L1產品均通過了形式審查,如果這些產品均通過了專家評審並企業確認參加談判的話,競爭可以説相當激烈。尤其霍奇金淋巴瘤這個適應症,信達生物、恆瑞醫藥、百濟神州均已獲批,預計角逐肯定異常激烈,而且適應症重疊,也會拉低談判門檻。
據悉,信達的達伯舒在2019年降價63.73%進入醫保,成為公司當年主要業績支柱。2019年達伯舒就實現銷售額超10億元,今年銷量預計將超20億元。這或許就是所有企業加入國談的動力和期待。
激烈的競爭不僅體現在價格上,對在研或報批落後的產品也是影響深遠。2015年K藥成為首個被FDA批准上市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K藥憑此問鼎全球藥品銷量增速的冠軍。國內PD-1藥品已有8款20項適應症獲批,“OK”藥當時都以將近美國一半的價格進入中國,定價全球最低。恆瑞醫藥的卡瑞利珠單抗或已成功超越K藥,新品競爭已然發生變化。2020上半年國內共484項PD-1新藥臨牀試驗初次公示,可想其前景將十分艱難,後來者在價格和市場份額方面都面臨着滿滿的生存壓力。很多企業產品還沒上市,結局已註定。
一位即將參與談判的企業代表直言:“不參與國談恐怕今後將越走越窄,但中國市場龐大,先拿到入場券就意味着後面還有機會,公司將拿出最大的誠意來全力以赴。”
不過,隨着PD-1藥品的陸續上市,因為這類藥品在國內缺乏生存期數據,無法獲取其在藥物經濟學上面的增量成本效果比,這是談判的一大難點。假設今年有多個品種談判成功,那麼,市場推廣能力就是下一個考題。
自從新規提出將准入“大限”設置為醫保談判上一年的最後一個自然日,當年上市的新藥將更快地獲得醫保談判“門票”。據官方此前透露,時間放寬,創新藥數量,尤其是剛上市不久的創新藥數量會有所增加,但企業為了保證一定效益難免定價會較高,所以能否接受醫保的談判價格尚是未知數,預計今年的談判成功率可能會低於往年。
今年,共有9個蛋白激酶抑制劑進入2020年醫保形式審查名單,包括巴瑞替尼片、達可替尼片、甲磺酸阿美替尼片、甲磺酸氟馬替尼片、甲磺酸侖伐替尼膠囊、馬來酸奈拉替尼片、哌柏西利膠囊、曲美替尼片和澤布替尼膠囊。
這也是醫保談判較為關注的領域。以晚期肝癌明星一線治療藥物侖伐替尼為例,今年也將再次踏上醫保談判之路。侖伐替尼目前在中國市場的價格是16800元/盒,每盒30粒,4mg/粒。按此計算,患者一天的治療費用超過千元,普通患者根本用不起。
侖伐替尼的出現,結束了肝癌病人長達十年沒有新型靶向藥可用的歷史,儘管此前自持肝癌靶向藥需求大,在談判中不願讓利最終導致失敗,想必這次應該會改變策略,拿出足夠的誠意來參與第二次談判。
無論國內企業還是國外企業,都已放下早期的觀望心態。國內企業不大降價,難有立足之地,跨國藥企面對巨大的中國市場,肯定不容坐失機會,即便有全球價格體系的顧慮,也保不住會有驚人舉動?從前四輪談判最終結果來看,平均降幅過半既減輕了老百姓的看病負擔,同時也很好地擴大了藥品銷量,提高了藥品的可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