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中芯國際盤中9時34分宣佈停牌,停牌前已跌超2%。現報21.7港元,成交1.2億港元,最新總市值1670.5億港元。港股中芯國際股價較7月中旬創下的高點已跌近50%,將近腰斬。
A股中芯國際仍在正常交易中,早盤低開1.2%後一路走低,截至午間跌至3.6%,報58元,成交近19億元,最新總市值4467億元。自今年7月16日科創板上市至今,股價持續陰跌近40%。
今日港A中芯國際齊跌的原因,主要是受消息面因素影響。美國國防部12月3日公佈,中國建設科技集團(CCTC)、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CIECC)、中海油(CNOOC)、中芯國際(SMIC)被納入“軍工企業”黑名單。
針對這一消息,中芯國際發表公告稱,今早關注到美國國防部網站有一則將本公司加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的消息,本公司正在評估影響,請各位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美國蓄謀已久
事實上,中芯國際被美國納入黑名單的消息此前早有預警。
最早可以追溯到今年9月初,那時,就有媒體報道稱美國國防部提出了一項建議,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對此,國際半導體設備暨材料協會對特朗普政府發出警告稱,不要把中芯國際列入黑名單,稱這將損及美國產業。
中芯亦親自發表聲明闢謠,稱與中國軍方毫無關係,從無任何涉及軍事應用的經營行為,任何關於中芯國際涉軍的報道均為不實新聞。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但在沒有任何依據的情況下,美國還是對中芯國際做出了限制,從10月份開始,任何向中芯國際出口的美國設備、配件及原物料,都必須事前向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申請出口許可證,才能繼續供貨。
而由於國內芯片行業技術不成熟的原因,目前中芯國際部分產品需要依賴美國的設備,尤其是應用材料、泛林的設備。今年3月份,中芯國際公告就分別向泛林LAM、應用材料、東京電子採購了6億美元、5.4億美元和5.5億美元的設備訂單。
另外,早在去年,荷蘭公司ASML的高端光刻機就一直無法獲得向中芯國際出口產品的許可證,而該公司是製造高端邏輯芯片所需先進機器的唯一製造商。
另一方面,9月15日,美國針對華為的禁令也到了最後期限。由於這一制裁令,中芯國際不得不停止繼續支持華為的華為海思芯片。而華為是中芯國際最大用户,其收入的五分之一來自華為。毫無疑問,這一禁令將對中芯國際的業績造成重大影響。
從三季度業績來看,中芯國際取得了不錯的表現。數據顯示,第三季的營收10.8億美元,環比增長15.3%,同比增長32.6%;歸母淨利潤2.6億美元,環比增長85.8%,同比大幅增長122.7%。無論營收還是淨利潤,都遠超之前的業績指引和市場預期。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但第三季度的業績表現之所以如此良好,和華為脱不開干係。在9月15日華為禁令生效前,華為向中芯國際追加了大量訂單。管理層表示,華為的一次性訂單是公司三季度業績超預期的主要原因。
而由於禁令的限制,中芯國際第四季度業績將難以維持這一表現。中芯國際發佈的2020年第四季業績指引中,也將季度收入調整到環比10%至12%的降幅。業內人士預計,中芯國際將需要一年多時間,才能從損失海思芯片代工業務造成的損失中恢復。
無論是之前的華為禁令還是今天正式將中芯國際納入黑名單,特朗普政府的目的和野心都十分明朗:就是要針對中國芯片產業。
特朗普最後一擊
中國芯片要想實現自主可控,必須從材料、EDA技術,到設計、製造、封測上下游全面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為此,我國政府在十二五規劃中將半導體產業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除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外,還賦予了產業“如同當年製造原子彈一樣”的高度優先權。
這一切,都是為應對特朗普政府為了遏制中國的芯片技術發展而施加的一系列限制,而做出的反擊。
中芯國際掌握着中國最先進的芯片製造工藝,但目前中芯國際僅僅可以做到14nm製程芯片的量產,而全球龍頭台積電已經到5nm,中間還有10nm、7nm,距離全球領先技術還差3代。並且由於光刻機等因素,14nm製程也是做不到非美化的。
另外,在中芯國際受到制裁的同時,美國本土的高通、博通等廠商也會受到牽連,目前,高通在中芯國際每年至少有60萬片的電源管理IC晶圓訂單。中芯國際被納入黑名單,會導致高通失去大量電源管理IC貨源,5G手機晶片的出貨量也會受到影響。
2016年及以前,中芯國際還是經美國商務部正式認可的“最終民用廠商”,並曾有多位美國商務部官員實地到中芯國際進行訪查。而現在,在中芯國際並未掌握全球領先技術的情況下,特朗普政府寧願美國本土企業遭受損失,也要對其進行制裁。打擊中國芯片產業的險惡用心昭然若揭。
其實,這不是美國第一次扮演“抽梯人”的角色了。上世紀50年代,索尼乃至整個日本的電子行業成為了世界的領頭羊。1959年,日本收音機向美國出口了400萬台,1965年則達到2400萬台。日本成為收音機產品最大的製造國和出口國。
在國家半導體計劃之下崛起的日本半導體廠商,讓美國的英特爾、AMD等企業連年虧損。在這種情況下,1985年,美國會同德、英、法與日本簽訂了著名的《廣場協議》,成為日本泡沫經濟產生的重要原因;
五國財政大臣共聚紐約廣場飯店
1986年,帶有強迫性質的《日美半導體協議》簽署,日本被迫開放半導體市場,並且規定在美日以外市場,日本存儲器價格不得低於美國。一些列措施下,日本芯片市場從1986年的40%份額萎縮至10%,曾經風光無良的存儲器業務,市場份額也只剩下8%。
日光底下無新事,美國對中國芯片產業的針對,無非是當年對日本半導體所做打擊的重演。日本作為美國的附屬,本身對其打擊無能為力。但今非昔比,一方面美國與我國的經濟實力此消彼長其霸權低位與上世紀已不可同日而語;
另外一方面,全球經濟聯繫日益緊密的情況下,美國欲以一紙黑名單壟斷芯片技術可以説是妄想。在舉全國之力發展芯片產業的政策之下,中國芯的未來,還是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