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借東風
此次雖然馬明哲先生辭去了CEO職務,但是我們能夠看到,不論是企業文化、公司制度、還是平安作為一家航母級金融科技複合體、它自身改革與創新的基因,都沒有發生變化。
昨日晚間收盤後,中國平安(601318.SH/02318.HK)董事會身體通過了兩項人事變動,第一項是姚波出任公司聯席首席執行官(Co-CEO),第二項是馬明哲個人辭去公司首席執行官(CEO)。而馬明哲作為集團董事長的職位和壽險改革小組組長的角色則仍然維持。
今天,截至收盤,平安A股漲3.4%,報76元。平安H股大漲3.16%,收報79.95港元;盤中漲幅一度逼近4%。從盤面來看,除了今天港A股普漲之外,平安A股和H股亮眼的表現也可以反映出,資本市場對此次人事變動是認可的。
此次人事變動對資本市場以及投資者的影響,可以從“變”和“不變”兩個角度去分析。先説“變”的方面。
首先,聯席CEO的制度更加完善。中國平安自2018年12月開始引入國際上比較流行的“聯席CEO”機制,謝永林、李源祥、陳心穎出任聯席CEO,各自分管綜合金融、保險、以及科技業務版圖。今年初李源祥流動到另一家公司。此次姚波被聘任為聯席CEO,可以看做是對聯席CEO體系的完善。
此外,先前雖然有聯席CEO制度,但馬明哲長期擔任CEO,相當於“總CEO”;而此次馬總辭去CEO職務,實際上是對“總CEO”這個角色的弱化,以及對聯席CEO團隊作用的強化。用著名財經評論家秦朔先生的話講,此次人事變動是“弱化頭雁,增加雁陣”。
其次,談一談新任聯席CEO姚波及其在新管理團隊中的角色。在每次平安的業績發佈會上,負責財務數據解讀的管理層都是姚波。姚波是上海人,財務背景,北美精算師,在平安任職20多年,有豐富的經營管控經驗。這樣一位財務專家出任核心管理團隊,對於平安意味着什麼?
事實上,我們注意到,世界上許多企業發展到三四十年這個階段,都面一個很大的問題,也就是組織越來越大,架構越來越複雜,內部管理的成本越來越高。對於這個問題,一方面需要公司內部文化與制度建設,另一方面就是必須在財務管理上做到數字化和精細化。因此,必然需要一位精於財務和內部管理的人進入核心管理層。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一兩年前阿里巴巴人事變動,出任CEO和董事局主席的張勇,也是財務出身。
下面談談“不變”的方面。
首先,公司的創新文化與改革基因不會變。前面提到,公司發展到這個階段,文化與制度建設,是非常重要的。此次,馬明哲先生辭去CEO之後,將繼續以董事長的身份負責公司的戰略發展、戰略創新、人才培養、文化建設、重大事項決策等職責,從而保證公司整體戰略的持續穩定。
第二,壽險業務改革的落地不會變。馬明哲先生繼續擔任壽險改革小組組長,仍將帶領公司推進壽險渠道改革。壽險業務改革自2018年中後期啟動,已經推進了兩年,未來半年到一年正是收官的關鍵時期;而馬明哲先生繼續負責壽險業務改革,這一點,將給市場和投資者以信心。
通過此次人事變動,我們還能夠看到平安人才戰略上的優勢。
首先是強大的人才儲備。經歷年初李源祥的離職,擁有多年保險業務實戰經驗的陸敏先生,迅速頂上去,甚至積極開展線上化轉型,助力平安保險業務度過疫情的艱難時期。許多公司管理層離職會帶來很大的震動,而平安由於人才儲備充足,基本避免了這類風險。
第二是核心管理層年輕化。在職三位聯繫CEO(謝永林、陳心穎、姚波)的平均年齡僅為47歲,可謂是年富力強。年輕就意味着敢作敢為、勇於創新,對於繼承和發揚平安的創新文化,新的管理層無疑是合適的。我們看到世界上許多公司,創始人到了耄耋期頤還要出來打理事務,例如巴菲特之於伯克希爾哈撒韋,李嘉誠之於長和。在這一點上,平安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當然,平安的人才戰略內容豐富,成功的案例也非常多,值得寫一本書。在這裏就不多談了。
最後回到投資價值上。
短期投資於長期投資者的關注點是不同的。短期投資者往往看重某一次的財務數據、一次性突發事件(併購、重組、拿下大項目等),而長期投資者往往更加註重一家公司的戰略、企業文化、以及管理層的能力。
平安的企業文化,概括起來就是改革精神與創新精神。這是從1988年在蛇口成立至今從未變過的精神與靈魂。正是這樣的企業文化,使得平安在三十多年之中,不停地突破自我,在一次次轉型中抓住機遇,上一個新台階。
平安從誕生那一天起,就是一家注重企業文化與制度建設的公司。此次雖然馬明哲先生辭去了CEO職務,但是我們能夠看到,不論是企業文化、公司制度、還是平安作為一家航母級金融科技複合體、它自身改革與創新的基因,都沒有發生變化。而這些,正是平安的長期投資價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