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一則消息帶崩券商股!狼真的來了,銀行系券商呼之欲出?
格隆匯 06-29 13:40

6月29日消息,一則市場傳言震驚券商市場,而證監會還回復了,回覆之後,市場更是覺着銀行拿券商牌照出傳言不虛。

市場傳銀行將拿券商牌照,券商股在香港集體大跌。其中,中信建投證券大跌4%,中國銀河跌3.92%,海通證券跌3.5%,華泰證券跌3%,國泰君安國際跌2%,中信證券跌2.6%,中金公司跌0.53%。

在A股券商股跌幅更大,中泰證券、紅塔證券跌近6%,中信建投跌逾1%,中信證券跌近3%,華泰、國金證券跌近4%。

市場傳銀行將拿券商牌照,幾分真幾分假?

6月27日,《財新週刊》援引權威人士消息稱,證監會計劃向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或將從幾大商業銀行中選取至少兩家試點設立券商。

目前由於相關法規的規定,內地不允許不同的金融部門混合經營開展不同的業務。但是很多銀行旗下的子公司已經取得了保險、期貨等業務的牌照,惟仍然沒有銀行及銀行子公司能夠申請到證券牌照。

28日晚間,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此迴應稱,“證監會目前沒有更多的信息需要向市場通報。發展高質量投資銀行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資本市場發展決策部署的需要,也是推進和擴大直接融資的重要手段。關於如何推進,有多種路徑選擇,現尚在討論中。不管通過何種方式,都不會對現有行業格局形成大的衝擊。”

證監會的回覆沒有正面確認,但也沒有否認市場傳聞。用證監會的話來説就是,我們現在也沒定,一切尚在討論中。多位微博大V表示,此事有待確認。

不過,銀行業拿券商牌照早已是熱門話題。2015年3月,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曾表示,證監會正在研究商業銀行在風險隔離的基礎上申請券商牌照的制度和配套安排,惟當時政策落實尚無明確時間表,過去五年以來一直沒有相關政策落地實施。

去年11月份以來,監管層表態要打造航母級券商。為此,市場多次傳言中信建投和中信證券欲合併,為此市場還調侃合併後的名字。對於該傳言,中信建投證券與中信證券均在當日盤後發佈澄清公告。

中信證券:我們不合並;中信建投:我們沒聽説。股民:閉嘴,你們有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若成功合併,將進一步強化領先地位,而未來投行業務將成為券商機構業務的引擎。截至2019年底,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的淨資產分別是1616億元和566億元,兩家合併後淨資產將達到2182億元,佔行業比例超過10%,進一步縮小與國際大行的差距。

傳言歸傳言,兩件事都指向了一個背景,那就是外資券商持股的放開,而我國133家內資券商的體量才等於一個高盛,更多的券商也只能被網友調侃麥子店高盛、朝陽門巴克萊、新街口美林、蓮花山雷曼、蓮花山下史丹利、滬上三屌絲等,因此,我們也迫切需要政策支持去縮小與國際投行的差距。

今年4月1日起,內地正式取消對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一系列外資獨資的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等開放項目已經在緊鑼密鼓的籌備過程中。目前已有六家外資控股券商獲批,今年以來,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高盛高華證券和瑞信方正證券均得到證監會的行政許可,持股上限提高至51%。

可以説,狼來了的故事已成現實。但是,目前我國券商整體卻呈現出幾個龍頭券商大而不強、地方性中小券商為主的格局。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國內券商只有中信、中金可以與外資抗衡,其他券商均表現得業務偏科、實力不足。在此背景下,引入大型銀行入局券商,利用銀行的資本、渠道、客户資源迅速打造幾個龍頭券商,成為迅速做大做強我國券商業、抗衡外資券商的選項之一。

銀行將拿券商牌照具體影響幾何?

《財新》引述消息人士指,證監會計劃向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或將從幾大商業銀行中選取至少兩家試點設立券商,又指“銀行系”全牌照券商未必一步到位,銀行將從投行業務持牌開始。

《財新》指,2018年底中國工商銀行曾向證監會上報過一份投行試點的方案,擬以境外持牌證券類業務和境內類持牌業務為基礎,出資設立全資控股的證券公司,註冊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擬命名為工銀證券。報道指出,如果是頭部券商,工行投行從成立之初,就可以看作是頭部券商。

事實上,不少內地銀行通過海外子公司等方式已設立券商。中國銀行通過全資控股的中銀國際設立並控股了中銀國際證券,獲得了內地證券承銷牌照,可以進行香港和內地券商業務。同時也有部分銀行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和招商銀行在港收購券商,據文匯報估計,相關機構佔母行總資產約2.7%。

因為,本次試點2-3家,綜合市場推測,五大行以及招行的可能性更大,尤其工行、建行。國泰君安指出,1)大型銀行的綜合經營基礎更佳。2)中國銀行已有境內券商子公司,間接中銀國際證券33%股份;3)四大行中,工行和建行的綜合經營子公司利潤貢獻較高。4)工行通過子公司持有的金融牌照數量較少,但已有子公司實力更強。

對於銀行業來説,國泰君安表示,喜提券商牌照對商業銀行來説是絕對利好,但短期來看,我們認為對銀行基本面的影響不大,主要原因在於成立券商子公司對銀行的資本金消耗不大。

其次,長期來看,銀行混業經營加深,將提高銀行對客户的綜合服務能力,財務上將提升非息收入佔比,緩解息差收窄造成的盈利下降壓力。

對於券商來説,國泰君安表示,相對於銀行行業,券商行業受到的衝擊可能會更大。對證券行業而言,“衝”在資金端,“機”在資產端。

綜合券商、業內人士觀點如下:

1)傳統券商未來的競爭力主要在銀行系券商較弱的資產端,定價能力是關鍵,具備產品創設能力的證券公司將會獲益。背後邏輯在於,銀行系證券公司做大客户後,產品需求尤其是非標準化產品需求將會大幅提升,當前具備資產端能力的券商市場空間將更大。

2)銀行系券商並不會對龍頭券商形成挑戰,未來有望出現行業內與跨行業的兼併重組,券商航母出現的速度會明顯加快。銀行系券商的業務稟賦在渠道和客户優勢,因此其未來的業務重點是經紀、兩融、發債以及部分資產管理,券商業務裏含金量最高、技術最難的股票承銷、PE投資,銀行系券商暫時難以挑戰龍頭券商的優勢。

3)銀行在客户資源、資產規模方面遠超證券公司,銀行獲得券商牌照後,必將加劇市場競爭。一些傳統證券公司的經紀、兩融等牌照價值大幅下降,對於嚴重依賴牌照業務的中小證券公司衝擊較大。

九州證券合規總監陳美興表示,金融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打造航母級券商,必需混業經營,銀行資本參與證券行業才能做大做強。但這並不意味着券商發展會遭遇更多困境。“頭部券商有自己的生存法則,中小券商有自己的特色發展之路,二者可以共存。但是,那些沒有特色的、依靠政策紅利生存的券商,未來展業中將會越來越消耗掉政策紅利。”

國泰君安表示,如推行銀行業與證券業的混業經營,則需要對相關法律條文進行修訂,考慮到修訂法律的涉及面廣、影響較大,銀行系券商較難快速批量落地,這也給到傳統券商極好的黃金轉型期。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