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疫情的進展依舊頗具嚴峻性,好在疫苗研發的最新進程又燃起人們心中的期盼之火。
週一美股呈現一片收漲之勢,而這一漲勢主要受到生物技術公司Moderna帶來的消息利好,即其與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合作開發的新冠疫苗早期臨牀試驗取得階段性成功。
截止收盤,Moderna股價暴漲近20%,收於80.00美元,最新總市值為297億美元。
來源於:Wind
具體來看,根據該公司表示,其初期結果十分優秀,在實驗組中至少8個參與者身上產生了“中和抗體”,且水平高於新冠康復患者體內的水平。
“這是一個很好的信號,表明我們製造了可以阻止病毒複製的抗體...這款目前正在研製的疫苗安全性似乎很好,受測者在接種後的身體反應是疫苗的典型反應。”
——Moderna首席執行官Stephane Bancel
此外,若隨着研發進程的順利推進,該公司的疫苗最早將於7月開始批量生產,預計未來年產量或達到10億製劑(目前FDA已授予這款疫苗快速通道認證資格)。
而受到海外這一消息利好,今日A股生物疫苗板塊也有所走強,雙林生物漲停,華熙生物、貝瑞基因、天壇生物、華蘭生物等大幅跟漲。
來源於:Wind
不得不説,這一疫苗的突破進程也使得全球人民為之振奮,畢竟就目前而言,全球疫情“熄火”的苗頭還未出現,人們都盼着早日見證疫苗這一“救世主”的出世。
各國的積極研發入局
相對於國內疫情的平穩,全球疫情的嚴峻性還是不容小覷,目前全球累計確診人數已超過480萬人。
疫情一刻不消停,人們離迴歸正常生產生活便還是有一段距離,而新冠疫苗的研發成功乃是打敗疫情的最為有效的辦法。
正是基於此,多國也便紛紛開啟了研發疫苗的進程。
就目前來説,全球新冠疫苗立項超過130個,其中有8個已進入臨牀試驗階段,包括中國的4個,美國的3個(莫德納公司的mRNA疫苗、輝瑞公司的mRNA疫苗以及Inovio公司的DNA載體疫苗),以及英國的1個(牛津大學的腺病毒載體疫苗)。
“中國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世衞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
從上述可以看出,在這其中,中國力量再次彰顯了其存在感,目前我國研發的疫苗具體包括康希諾生物公司與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研製的腺病毒載體疫苗(陳薇團隊)、中國國藥集團旗下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三家研發的滅活疫苗(項目二期臨牀已經完成,預計7月份試生產)。
已進入臨牀以及部分上市公司新冠疫苗研發情況
來源於:渤海證券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總共已接種2575名志願者。其中,一期臨牀試驗累計接種539人,二期累計接種2036人,且目前試驗過程中沒有收到有重大不良反應的報告。其中,全球首個啟動二期臨牀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種——陳薇院士團隊的腺病毒載體疫苗二期臨牀試驗的508個志願者已經注射完畢,現正處於觀察期,若一切順利將在於5月揭盲。
而隨着疫苗臨牀試驗的順利進行,或將有利於儘快使其實現產業化,進而通過接種而給予人們健康保障,這不僅可以使得人們獲得安心感,也將進一步打開疫苗行業的市場空間。
疫情打開市場空間?
事實上,在現今,隨着科技的不斷髮展以及政策端的支持,尤其在本次疫情的衝擊之下,人們對疫苗注射的重要性的認知或將有一個質的提升,進而有望開啟下一輪藍海。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疫苗市場規模438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8.7%,預計2030年其市場規模或將達992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6.5%。其中,我國作為全球主要的人用疫苗生產國,其擴容潛力更是較為凸顯。
“我國每年批簽發疫苗5億-10億瓶(支),全球排名第一。”——中檢院數據
2018 年以來疫苗總批簽發量
來源於:渤海證券
雖然2018年的長生疫苗造假事件曾在社會上掀起一陣關注風暴,也使得後期產業景氣受到較為明顯的打擊(2019年全國疫苗批簽發總量為5.81億劑,同比下降5.22%),但這對行業發展進程算是敲了一個警鐘,尤其是隨着政策上加強對疫苗的研發、生產、流通和使用等全方面的監管,行業規範發展得到有力的保障。
其中,從疫苗種類來看,按是否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國內疫苗一般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前者是主要由國家採購,免費接種,市場格局較為穩定,佔市場份額的七成以上;二類疫苗是人們通過自費接種,基於利潤空間頗具潛力,多數民營企業入局於此,市場競爭也較為白熱化。2020年前4月重點疫苗品種批簽發整體同比表現強勁,國產13價肺炎結合疫苗和雙價HPV疫苗首獲批簽發。
2020 年 1-4 月份疫苗批簽發量
來源於:渤海證券
疫苗標的業績波動明顯
顯然,隨着新冠病毒疫苗的成功研發,疫苗認知度持續提升,疫苗市場也將迎來一次新的變局,進一步凸顯國產疫苗的競爭力量,尤其是在行業龍頭的帶領之下,行業的發展空間或將不斷擴容,屆時已有佈局的相關標的或將先行嚐到這塊大蛋糕的甜頭。
但由於這一市場時常受政策釋出、市場需求、研發進程而有所震盪起伏,相關標的時常虧盈互現,業績所產生的波動性也是在意料之中。
智飛生物(300122.SZ):是一家集疫苗、生物製品研發、生產、銷售、推廣、配送及進出口為一體的生物高科技企業。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05.87億元,同比增長10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66億元,同比增長63.05%;公司每股收益為1.48元。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6.35億元,同比增長14.8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16億元,同比增長2.85%;公司每股收益為0.32元。
2020 年 1-4 月智飛生物各疫苗批簽發量
來源於:渤海證券
華蘭生物(002007.SZ):公司從事血液製品、疫苗、基因工程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8年成為國內第一家獲批四價流感疫苗上市的廠家。2019年營業收入37億元,同比增長15.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83 億元,同比增長12.63%;其中,疫苗製品實現營收10.43億元,佔營業收入28.19%。報告期內,公司共有6款疫苗產品上市,流感疫苗是其主打產品,2019年一共批簽發四價流感疫苗836萬支,增長率達到63.2%。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收6.78億元,同比下降2.6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47元,同比下降4.71%。此前高瓴資本與晨壹啟明分別斥資12.42億元、8.28億元受讓華蘭疫苗9%、6%股權;同時,公司擬在其控股子公司華蘭疫苗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後,將其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康希諾(6185.HK):公司聚焦於創新疫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已建立覆蓋13種傳染病的16種疫苗的研發管線。但由於目前在研疫苗還未實現任何產品商業化,公司未實現營收,經營虧損由2018年1.39億元擴大至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1.57億元。報告期內,預防腦膜炎球菌感染及埃博拉病毒的三項疫苗產品臨近商業化,另有七項在研疫苗處於臨牀試驗階段獲臨牀試驗申請階段。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3萬元,同比增長605.10%;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2310.3萬元,同比收窄48.94%。此前,公司獲得加拿大衞生部關於重組疫苗(腺病毒載體)“Ad5-nCoV”臨牀試驗申請批准,摩根士丹利預計公司即將進入第二試驗階段,且該疫苗最快於今年底或可獲批。
來源於:官方公告
結語
一場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全球為之一動。
在這一特殊時期,每個人的生活發生了些許改變,比起生產生活所產生的不便,那些因病逝去的生命更為叫人惋惜。
而面對這一情境,化悲傷為動力或許才是正確的認識態度,基於此,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進程便伴隨着人們的使命感不斷得到推進。目前來説,在以中國為首的相關國家的帶領之下,相關疫苗的臨牀試驗正在有序展開,相信給予其一點時間和耐心,便會得到一個好的結果。
而隨着新冠疫苗的自主研發不斷得到突發,在一定程度上或會給我國整個疫苗產業的景氣度帶來積極作用,其中,相關代表標的或將吸引較多投資者的垂青,但在概念炒作之下,頻頻走高的股價背後的波動風險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