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上述27家券商在一季度合計實現營收698.5億元,同比微增1.26%。
具體來看,2020年一季度,中信證券(600030.SH)的營收為128.52億元,是這27家券商中唯一過百億元的;3家的營收處於50億元至100億元區間,分別為海通證券、中國銀河、廣發證券;12家的營收處於10億元至50億元區間,包括招商證券、中信建投、國信證券等;另有11家券商的營收不足10億元,最少的三年家券商是華林證券、南京證券、第一創業,分別為3.13億元、5.77億元、7.17億元。
(數據來源:iFind)
而從一季度營收的增速來看,有14家券商的營收同比增長,13家券商的營收同比下降,差不多各佔一半。
今年一季度,營收增速超過100%的也僅有紅塔證券(601236.SH)一家,達到了152.45%;營收增速處於40%至100%區間的有5家,包括浙商證券、中國銀河、華林證券等;營收增速處於0至40%區間的有8家,包括國金證券、中信證券、南京證券等;營收增速處於-20%至0區間的則有7家,包括興業證券、國元證券、第一創業等;另有6家券商的營收同比下降超過20%,下降幅度最大的三家分別是山西證券、西部證券、海通證券,增速分別下降40.49%、30.95%、29.82%。
(數據來源:iFind)
這27家券商一季度的營收雖然僅是微增,但起碼是增長的,而其同期的歸母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卻同比下降了16.66%,為220.73億元。
今年一季度,中信證券的淨利潤達到了40.76億元,是這27家券商中最多的;另有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的淨利潤超過20億元;淨利潤處於10億元至20億元區間的有5家,包括中信建投、招商證券、中國銀河;19家券商的淨利潤不足5億元,其中淨利潤排名靠後的是天風證券、華林證券、財通證券,分別為0.8億元、1.66億元、1.94億元。
(數據來源:iFind)
從淨利潤同比增速來看,增長的僅10家,其餘17家券商的淨利潤出現下滑,表現較差。
具體來看,2020年一季度,紅塔證券不僅營收錄得了翻倍增長,淨利潤也同比增長了135.77%,是這27家券商中最高的;淨利潤增速超過50%的還有華林證券,達到了79.77%;另有8家券商的淨利潤增速處於0至50%區間,包括中信建投、長城證券、國海證券等;5家券商的淨利潤增速位於-20%至0區間,包括中信證券、山西證券、招商證券等;剩餘12家券商的淨利潤均下降超過20%,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三家券商是興業證券、西部證券、財通證券,分別為-72.83%、-56.41%、-50.47%。
(數據來源:iFind)
從上述券商披露的信息來看,一季度整體業績表現不算太好,尤其是淨利潤方面。
不過,從上述四個維度來看,中信證券的營收、淨利潤規模是已披露一季報的上市券商中最大的只是增速方面表現一般。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該公司收購廣州證券後首度披露一季報。報告顯示,公司在期內計提了13.15億元的信用減值損失,並計提了2.83億元其他資產減值損失。這些計提的損失也拖累了公司的業績。
(圖片來源:中信證券公告)
此外,在上述券商中,紅塔證券的營收和淨利潤規模雖然還較小,但是增速不容小覷,均超過了100%。
該公司剛於2019年7月登陸A股市場。據披露,淨利潤大增主要是證券投資收益同比增長194.42%,也就是説公司在一季度炒股賺了7.59億元。此外,其他業務收入也同比大幅增長。
不過,紅塔證券同樣計提了信用減值損失,但是金額不算太大。
(圖片來源:紅塔證券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創業板的新一輪改革拉開了帷幕,這也將對券商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中銀證券指出,創業板改革有以下影響:一是註冊制試點將降低創業板的上市門檻和融資成本,提升直接融資比例,助力新興產業壯大;二是註冊制有助於提高市場定價能力,漲跌幅限制的鬆綁和退市機制的完善將加速市場新陳代謝,從而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提高市場活躍度,利好券商自營和經紀業務;三是加速資本市場供給側改革,為券商帶來承銷業務和財務顧問業務增量收入的同時,對券商的定價能力和銷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並加速大投行業務融合轉型,使得投行業務實力強勁的龍頭券商及精品投行更具優勢;四是券商直投子公司的退出渠道更加通暢,有望加速收入兑現。
該機構還表示,短期來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並且受到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全球股市震盪持續、A股市場不確定性仍存的影響,板塊高beta屬性下,需要關注短期波動。長期來看,行業持續享有明顯領先其他金融子行業的政策面利好,龍頭券商將重點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