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中东战云密布,刺激油价本周显着波动,牵动全球投资者情绪。由於亲伊朗示威者去年底攻击美国驻巴格达大使馆,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五(3日)突下令使用无人机击杀伊朗极高层将领苏莱曼尼,事件令全球大感意外及伊朗誓言「报复」,周一(6日)国际油价在亚洲交易时段攀升,伦敦3月布兰特期油曾升穿每桶70美元(较去年底66美元水平曾累升6%),录逾半年来最高;而伊朗周三(8日)向美军驻伊拉克的基地发射十多枚导弹报复,美国总统特朗普其後发表讲话,称无美国人在伊朗攻击中伤亡,将加码对伊朗制裁,但暂无意动用军事力量。
伊拉克称伊朗在发射导弹事前曾向其发口头警告,并已作对内及外沟通,避免演变成大规模战争;伊朗表示已采自我防卫行动,无意与美国升级冲突或开战,令市场对美国攻击伊朗基建及石油设施忧虑降温,在美伊情势缓和下,本周三布兰特3月期油吐逾4%至65.44美元。
券商料美伊冲突势影响油价中短期走势,其中欧亚集团分析师称若事件持续影响区内石油供应,料布油有机会飙升至每桶80美元;本网综合10间券商近月列出对今年布兰特油价预测,每桶介乎56美元至65美元,以里昂最为看高(望65美元),不少券商均指全球经济特别是中国表现才是关键因素,若经济增速放缓,油价难长期上升。
【美伊局势紧 油价曾抽上】
评估美伊冲突对油价潜在影响,据中银国际周初报告指,据油组最新数据显示,因受美国制裁,伊朗原油产量从2018年4月每天380万桶,降至去年11月每天210万桶,仅占全球原油产量的2%,但要留意伊朗可通过对霍尔木兹海峡的控制,其海上原油贸易日流量每天逾2,000万桶,其贸易量占全球供给量的20%。
中金指,目前油价更多受风险溢价支撑,分情形看,情形一假设类似叙利亚危机期间可能性较大。中东地区局势基本可控,对原油供应并无影响,但该行仍预计市场对供应的担忧及下游预防性备库可能给油价带来5至8美元/桶支撑,对全球原油供需维持每天净增100万桶预测。虽然如此,风险因素对油价提振持续时间较短,预计持续时间可能在一个月左右。
情形二是假设类似持续时间更长的沙特遇袭事件。当前伊拉克石油产量465万桶/天,出口374万桶/天。若其供应完全受阻,中金认为,其出口削减可能导致全球油市从过剩100万桶/天转为短缺270万桶/天,美国页岩油预期增产将被中东地区被动减产完全抵消。原油风险溢价叠加减产支撑,预计国际原油或将上涨15美元/桶,并持续全年,对全球原油供需变为每天短缺270万桶预测。
【供求趋平衡 「收手」後或吐】
市场估计全球石油供应近平衡,据油组去年12月报告估计,全球今年原油每天需求量将按年升1.1%至近1亿桶,中国每天需求升2.4%至1,337万桶;据高盛去年11月报告预料,全球原油今年每天需求1亿桶(按年升1.2%),料全球供应每天1亿桶(油组每天供应3,558万桶(按年跌2%),占比逾35%,伊拉克及伊朗每天供应各472万桶及267万桶,於全球供应占比各为4.7%及2.7%)。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发表报告认为,尽管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刺激油价短期急涨,但因全球需求疲弱难以长期上升,预计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将在3月底时落至每桶55美元。
【对外依存高 中国临挑战】
中国油市方面,据高盛估计中国2020年每天原油供应可按年升1.3%至393.5万桶,全年需求则按年升3.3%至1,379万桶,即本身供应占总体需求仅近28%,显示内地对外能源需求庞大。据中石化经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从2018年的70%,至2019年已升至72%,未来增储提产任务艰巨。
评估美伊事件对中国油市影响,中银国际指中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占总进口量比例,已从以往5%降至2%以内,据中国海关数据,去年9月至11月中国从伊朗进口原油降至每天13万桶(仅占总进口量1%),但中东产油国占中国原油进口量比例为43%,达到中国原油总消费的30%,中国从中东产油国的进口量每天达逾400万桶。
就油价高企潜在对中国经济影响方面,据花旗周初发表报告指,若油价意外上升10%,即布兰特原油价格达每桶64美元,这将使中国CPI通胀增加33个基点,PPI增加107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