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醫保局啟動了最新一輪國家醫保目錄藥品准入談判,這項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要事件結果仍待揭曉,不過市場對抗癌藥進入醫保這一話題依舊熱情不減。
回顧此前一部《我不是藥神》引發了社會對於高價抗癌藥及癌症患病羣體的高度關注,也間接加快了抗癌藥進入醫保的步伐。近年來,伴隨着國家政策的高度重視和相關部門的迅速推進,抗癌藥物的可及性正不斷得到提高,眾多癌症患者也由此享受到了政策帶來的福利。
一、癌症,生命不能承受之"痛"
2018年以來,國務院、國家醫療保障局等部門連續出台"進口抗癌藥零關税"、"推動抗癌藥加快降價"、"專利的審查週期壓縮1/3"等多項抗癌藥新政,給癌變患者帶來了希望。而這其中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目錄更是備受關注,獲得了人民羣眾的廣泛支持。
將抗癌藥納入醫保,讓昂貴的救命藥能夠走進平民百姓家,其背後無疑有着深刻的社會現實性考量。
一方面,癌症羣體的數目不斷激增,變得越發普遍,醫保作為保障人民羣眾健康的福利制度,理所應當在這一全民關注的領域有所作為。
此前世界衞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佈報告稱,全世界罹患癌症的人數在"迅速增長",僅2018年一年就新增1810萬病例,死亡人數高達960萬。到本世紀末,癌症將成為全球頭號"殺手",也是阻礙人類預期壽命延長的最大"攔路虎"。
聚焦國內,根據國家癌症中心今年1月發佈的《2019年全國癌症報告》,惡性腫瘤(癌症)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中國人羣健康的主要公共衞生問題之一。數據顯示,惡性腫瘤死亡佔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十幾年來惡性腫瘤的發病死亡均呈持續上升態勢,每年惡性腫瘤所致的醫療花費超過2200億。
由於報告數據一般滯後三年,因此根據最新統計,2015年新發惡性腫瘤病例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5個人被確診為癌症。與歷史數據相比,癌症負擔呈持續上升態勢。
另一方面,與有低藥價保障的歐美髮達國家70%到80%的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相比,我國的惡性腫瘤五年生存率僅在40%左右,差距十分明顯。對於普通國人而言,價格高昂的抗癌類藥物大多數人很難負擔的起,由此"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社會現象也較為普遍。
當前伴隨國家脱貧攻堅戰略和健康中國戰略的持續推進,抗癌藥納入醫保切實降價不僅是民心之所向,更是國家穩定發展之大計。
二、抗癌"新貴" PD-1能否進醫保?
儘管近年來已經有部分抗腫瘤藥通過談判進入到醫保報銷範圍,給眾多患者帶來了福音。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具備更好療效的抗癌新藥並未能及時納入到醫保體系當中,而這其中便包括當前全球生物製藥界不折不扣的"抗癌神器"PD-1。
隨着此次新一輪醫保談判,PD-1進入到醫保成為可能。
在此不妨透過此前2018年17種抗癌藥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所提到的幾大標準尋蹤覓跡。彼時國家醫保局公佈的信息特別提到,被納入藥品目錄的17個藥品中,包括12個實體腫瘤藥和5個血液腫瘤藥物,都是臨牀必需、療效確切,參保人員需求迫切的腫瘤治療藥品。
從這幾點再結合國家基本藥物的遴選標準來看PD-1基本也能達標:
當前隨着癌症越來越普遍,發病率不斷攀升,患病羣體不斷擴大,抗癌藥物成為臨牀治療上常見的藥物,參保人員需求迫切。而作為當下備受矚目的新一類抗癌療法,PD-1腫瘤免疫治療有"廣譜抗癌神藥"之稱,副作用也遠比化療等傳統治療手段小。
儘管價格相對高昂,不過正如醫保局胡靜林局長所言:"通過醫保對這些優質創新藥的戰略性購買,可以起到促進和推動醫藥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以研製更多更好的創新藥惠及廣大患者。"因此適當"有條件批准"PD-1進入醫保對於國家保障體系、創新藥企、病患羣體都將是一件共贏的舉措。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便是,誰有可能進醫保?也許過幾日便能揭曉。
三、抗癌藥進醫保對藥企影響幾何?
抗癌藥物進入醫保對於許多患者而言將是充滿期待的一件事情,因此也不難想象近日的醫保談判將牽動着多少癌症患者的心。而對於藥企而言,大幅降價則將難以避免。此前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目錄時,藥價最高降價幅度超過70%,而最低降價幅度也有差不多40%。
降價讓患者壓力明顯減輕,而對於抗癌藥企而言,也意味着其將迎來快速放量的時刻。憑藉獨家特性和渠道優勢,藥企的銷量將得到充足保障。以此前被納入醫保的兩類創新藥為例,貝達藥業的鹽酸埃克替尼其在 2017 年下半年納入國家醫保後,當季銷量環比增加了28%;而羅氏製藥的貝伐珠單抗則更為顯着,納入國家醫保後的當季銷量環比增加了 140%。
伴隨此次"昂貴"的談判,我們大概率將會看到,會有新的抗癌藥物納入到醫保體系中造福患病者。而對於藥企而言,能夠承受多大的降價範圍,其背後也將有着其各自企業經營的深刻考量,而降價幅度與銷售放量之間的關係最終也將決定公司的受益程度。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進入醫保也將意味着藥企能夠擴大自身及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同時藉助醫院准入,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並形成一定的先發優勢和准入機會,在惠及患者的同時,也能得到合理的回報,對企業和社會雙方而言都將會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