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值超3600億港元,百威亞太(01876.HK)今日香港IPO
格隆匯 09-30 11:02

作者:Rica

來源:投資界PEdaily

百威亞太成功IPO,中國市場上的前三大啤酒品牌——華潤、青島、百威在港股聚齊,它們將在同一起跑線上競賽。

一波三折,全球啤酒“巨無霸”終於來了。

9月30日,百威英博旗下百威亞太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1876。發行價27港元,發行規模14.52億股,首日開盤27.3港元,截至發稿前,市值超3600億港元。

至此,中國市場上的前三大啤酒品牌——華潤、青島、百威在港股聚齊。值得一提的是,此次IPO預計募資392億港元(約50億美元),雖然較兩個月前的募資規模縮減近一半,但仍然是今年全球第二大IPO,僅次於Uber 5月上市時的81億美元。

這並非一起尋常的IPO。近年來,百威英博的資本運作手段多次震驚華爾街,而背後的操盤手則是神祕“巨鱷”——3G資本。這家由巴西首富執掌的PE巨頭,不經意間鯨吞了百威、漢堡王、卡夫、亨氏、提姆霍頓等全球耳熟能詳的公司,締造了一個超級帝國。

從名不見經傳到世界啤酒巨頭

揭祕背後神祕操盤手

百威與啤酒的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52年,彼時一位名叫喬治·施耐德的德國移民,在密西西比河畔的聖路易斯市創建了一家小型啤酒廠。同為德國移民的肥皂製造商艾伯哈特·安海斯是這家釀酒廠的股東之一。

1860年,啤酒廠發生財務危機,股份被安海斯全資收購,成為啤酒廠唯一掌門人。同年,安海斯的老鄉,21歲的德國移民阿道夫·布希開辦了一家釀酒原料廠,成了安海斯的供應商。15年後,阿道夫·布希成為安海斯釀酒廠的合夥人,隨後這家釀酒廠改名為安海斯-布希公司。

而3G資本和百威的故事要從2008年説起。

安海斯·布希公司是百威英博母公司的前身,這個家族企業的CEO一直都是由布希家族的人來擔當。但掌權的布希四世是個紈絝子弟,喜歡排場、好面子。布希四世的心思也從來沒放在經營企業上,百威啤酒籠罩在享樂主義烏雲下,員工怨聲載道。

這時,巴西首富雷曼(3G資本CEO)目光鋭利鎖定了安海斯·布希,意在將其納入麾下,將自己的英博啤酒集團(3G資本子公司)版圖擴展到全球。但因為動了權貴的奶酪,收購安海斯·布希的路途道阻且長。

為了實現這一收購目標,泰列斯、雷曼和斯庫彼拉三位3G資本核心人物步步為營:1999年收購聖保羅的南極洲啤酒,並創立美洲飲料;2004年與比利時的英特布魯合作成立英博。

直到2008年,收購計劃才正式啟動。英博集團撬動銀團貸款,利用槓桿以520億美元現金交易拿下公司。這是一場震驚全球的具有高度爭議的併購案,也是史上最大的全現金併購案。收購完成後,3G資本就血洗舊管理團隊,擠壓了不必要的成本,新管理層還拋售那些虛榮性資產,包括以布希家族命名的公園、球場等。

從此,百年AB正式變成了AB Inbev,即是百威英博,安海斯-布希家族基本退出了經營百年的啤酒行業。

併購之殤:

分拆IPO為了“替母還債”

百威英博成立之後,已然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產商。但為鞏固行業地位,集團依然採用激進併購的手段擴張。

2015年11月,百威英博和當時排名第二的啤酒廠商SAD米勒釀酒公司達成《收購協議》,百威英博將收購南非米勒全部股權。消息一出,世界譁然。兩大啤酒巨頭的合併,無疑涉及市場反壟斷審查。

而在經歷了長達一年的反壟斷審查及業務剝離後,2016年10月,百威英博最終以超過1000億美元的代價完成了對SAD米勒的併購,併購後的百威英博以450億美元的年收入成為僅次於雀巢、寶潔、百事、聯合利華的全球第五大消費品公司,另外包攬了全球啤酒業約46%的利潤及27%的銷量。

與此同時,百威英博資產負債表膨脹了近一倍,其中長期借款從400多億美元飆升至1100多億美元,並新增了700億美元的商譽,每年光是利息支出就要消耗60億美元。

對於公司過於激進的槓桿式併購,市場投下的是反對票。百威英博的股價曾在2016年9月達到129美元每股的巔峯,到2018年12月卻腰斬至64.5美元,100多億美元的市值在兩年間灰飛煙滅。

除了現象級併購事件,實際上近二十年裏,百威英博在亞太地區一直未停下買買買的步伐。

百威英博前身安海斯-布希公司 1995年試水中國市場,最初水土不服迅速撲街;2004 年開始在中國市場發力,一舉收購哈啤,並且取得了巨大成功,並拿下湖南白沙、湖北金龍泉、浙江KK等區域啤酒品牌。

百威英博在收購的同時也在華積極建廠,2017年百威在亞太地區最大的啤酒廠在福建莆田竣工,主要生產百威、雪津等品牌。耗資58億元收購福建最大啤酒企業雪津啤酒有限公司,也創下了外資在中國啤酒市場資金最多的一筆收購紀錄。

百威亞太主動調整、火速重啟IPO的背後,是其母公司百威英博鉅額債務壓頂的現實。截至2018年,百威英博的淨債務為1028.4億美元。

百威亞太曾在上市路演時坦陳,此番香港IPO,“所得款項用途”還是給母公司償債——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將全部即時用於償還應付百威英博附屬公司的貸款。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順利上市,百威英博還以160億澳元(約合113億美元,含債務)將其澳大利亞子公司Carlton & United Breweries(CUB)出售給朝日集團(Asahi Group Holdings Ltd.)。

剝離澳洲業務,百威亞太做出的調整不止於此。今年7月,百威亞太首次衝刺IPO時,最多募資764.7億港元。這將是年內全球市場規模最大的IPO,也有望成為全球食品行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IPO。

一時風光無兩的百威亞太,卻在公佈定價前踩了急剎車。僅隔2個月,百威亞太宣佈重啟IPO,但募資額度幾乎腰斬。

三大啤酒巨頭齊聚港股

誰能坐穩亞太“頭把交椅”?

百威亞太成功IPO,中國市場上的前三大啤酒品牌——華潤、青島、百威在港股聚齊,它們將在同一起跑線上競賽。

最大的變動或將出現在市場層面。中國市場在2018年喝掉的488億升啤酒中,百威佔據16.2%,位居第三,前兩位分別是華潤雪花和青島啤酒,市場份額分別為23.3%和 16.4%。

但若按照銷售額計算,百威排名第一。招股書顯示,百威亞太旗下50多個啤酒品牌中,有近60%是高端及超高端品牌。2018年中國市場消費的80億升高端及超高端啤酒中,百威佔比為46.6%,遠超青島啤酒和華潤雪花的14.4%和11.0%。

而百威英博出售澳洲業務後,其亞洲業務將更側重於中國等增長更為迅速的市場,且高端啤酒將成為“三巨頭”鏖戰的主戰場。

GlobalData數據顯示,高端化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啤酒市場的結構性趨勢。2013-2018年,亞太地區的高端及超高端啤酒的複合年增長率為7.9%,遠高於特價以及主流啤酒的增速。

具體到中國,啤酒的高端化趨勢更加明顯。數據統計,中國高端及超高端啤酒的消費量佔比由2013年的10.9%升至2018年的16.4%。不過,這一佔比仍低於成熟啤酒市場,這説明高端啤酒的增長空間依然很大。

事實上,華潤、青島也早已加碼高端啤酒。比如,青島啤酒一直都主打國產品牌的自主高端化,先後研發出“經典1903、全麥白啤、原漿、皮爾森、青島啤酒IPA”等產品。華潤啤酒在收購喜力後,中高檔啤酒給其利潤提升貢獻了很多力量。另外,華潤還對勇闖天涯系列進行升級,推出中檔以上的Super X提高售價,之後又推出匠心營造高端啤酒。

目前,中國啤酒市場已從高度分散化過渡到相對整合,前五大釀酒商華潤雪花啤酒、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和嘉士伯佔2018年啤酒市場總量的70.4%。其中,華潤、青島和百威已成為第一梯隊,燕京和嘉士伯落後明顯。而如今,伴隨百威亞太IPO,我國啤酒行業的市場格局或將改寫。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