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摩根士丹利美股Q3将跌10%
格隆汇 08-05 19:23

来源:腾讯美股

摩根士丹利首席股票策略师威尔森(Michael Wilson)称,虽然美联储上周如市场所愿做出了降息决定,但是摩根士丹利依然坚信自己此前美股本季度就将遭遇10%盘整的预期。威尔森强调,关键就在于,现在已经不是联储或者贸易方面的问题,而是美国经济的基本面遇到了实实在在的麻烦。

华尔街有句老话,“不要和联储作对”,而最近十八个月的行情,可以说是为这句话做了一个强有力的注脚。2018年,联储激进加息之下,大多数个股都坠入了熊市境地,而今年,他们政策戏剧性转向,又让一些股票迎来了牛市。

十八个月之前,摩根士丹利就预言说全球股市将进入为期多年的整合期,从那时到现在,全球层面各主要股票指数表现最差下滑10%,最好也不过原地踏步,只有标普500指数实现了上涨,但一路上也是颠簸惊人。

简而言之,在联储政策转向的背景下,我们的整合已经来到了预期振荡区间的顶部。

上周,联储继续向着鸽派立场转向,将联邦基金利率调降25个基点——全球头号央行近十一年来,这是首次降息。

尽管降息幅度并不是摩根士丹利团队和其他一些研究者预计的50个基点,但是联储同时还宣布了他们的资产负债表缩减工作(所谓量化紧缩,QT)将立即结束的消息。这两者对于资产价格无疑都是利好消息。

然而,让许多人感到懊恼的是,市场却对此做出了消极反应,股票市场周三下午遭到了抛售,而债券收益率进一步下跌,收益率曲线依然是反转形态。

投资者很快就开始将矛头对准了鲍威尔,指责说这是因为他这次传达出的信息还不够鸽派,或者是联储之前的表态误导了大家,吊高了胃口。

可是,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联储还结束了量化紧缩,如果将这一点也考虑进来,他们实际上是给出了比市场提前消化的政策更多的内容,而不是相反。

事实是,投资者本应该更加专注于基本面才对。在联储上周的会议之前,威尔森就曾经指出,股市已经充分消化了联储将采取的鸽派行动,但是与此同时,投资者却忽视了经济基本面的持续恶化,以及贸易等其他风险。

当时,威尔森预言道,不管会议到底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对市场而言不过都是一个让涨势继续下去的借口而已。

上周四早盘,美股一度上演了得体的涨势,但随即就传来了特朗普加征关税的推特。当日下午,行情迅速反转,让人们指望6月间股市强势继续下去的人们彻底断念。看上去,市场之前是对贸易问题过度乐观了。

当下,投资者必须做出一个判断,即联储是否能够帮助经济达成足以确保当下股市高价位正当性的增长结果。威尔森所接触到的大多数投资者依然相信,当前经济所经历的只是周期中期的调整,联储的降息只是防患未然。

然而,“中期调整”(鲍威尔原话)真的足以形容当前的局面吗?诸多领先经济指标都大范围深度下滑,企业盈利增长已是强弩之末,从这些角度看来,当前与其说是扩张周期的中期,还不如说更接近其尾声,企业利润方面尤其如此。

此前,威尔森就强烈反对那些认为第二季度企业盈利依然强势的判断。事实是,迄今为止所见的具体业绩和财测正明确显示,标普500指数未来十二个月的盈利普遍预期依然过高,很可能在不久后再下调5%到10%。

威尔森的最终结论是,金融市场对联储2008年以来首次降息的消极反应其实本不值得吃惊。贸易问题并不是什么新出现的风险,只是大家以前不够重视罢了。

有鉴于此,威尔森依然预计标普500指数第三季度将经历10%的盘整。

那么,不要和联储作对的谚语呢?历史记录显示,每当一个长加息周期结束后(就像今年1月),股市总会迎来一场强劲涨势,显然当下正是如此。

问题在于,新的降息周期开始,对股市就不见得是好消息了,此前最近的两次,2001年1月和2007年9月就是清楚的例子。

这当中的教训就在于,联储的政策确实可以立竿见影地影响金融环境,进而影响资产价格,但是这政策要扭转经济疲软的颓势,却需要相当时间。

摩根士丹利建议投资者在投资组合方面尽量保持防御态势,等待经济减速前景完全被市场消化之后再做动作。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