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聲科技(02018.HK)日前正式公佈其2024年全年業績。公告顯示,2024年瑞聲科技實現營收273.3億元人民幣,刷新歷史新高;歸母淨利潤爲17.97億元,同比增長142.7%。
這些數字背後,折射着一場歷時多年的戰略躍遷。當資本市場仍慣性使用"聲學元件商"的認知標籤時,瑞聲科技早已完成底層技術重構——通過微型聲學、光學成像、觸覺反饋及環境感知等多技術域的交叉融合,構建起橫跨消費電子、智能汽車、AI眼鏡、機器人等場景的感知解決方案生態,成爲中國乃至全球唯一的整體感知解決方案供應商。
一、光學成超預期的核心驅動力
光學業務在2024年上演絕地逆襲。
該板塊全年收入同比增長37.9%,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暴增19.5個百分點,成爲利潤超預期的核心驅動力。這場蛻變源於雙重突破:一方面,6P及以上高端鏡頭出貨佔比上升;另一方面,全球獨家的WLG(晶圓級玻璃)技術實現良率與產能的質變。這項革新性技術以顛覆性優勢,解決了智能手機影像進化與機身輕薄的矛盾,在智能手機中的採用正轉向主流手機品牌的重點機型。
據產業鏈消息,2025年WLG玻塑混合鏡頭出貨量將超千萬顆,相比去年激增數倍。多家主流客戶的旗艦機型已鎖定該方案,部分機型即將上市應用,這在安卓市場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匯豐進一步做出預測,認爲瑞聲科技光學鏡頭和模組產品盈利能力的持續改善將延續至2025年和2026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光學引擎的轟鳴聲中,傳統業務並未黯然失色。瑞聲科技在聲學領域持續深耕,市場份額繼續穩步攀升,2024年收入82.1億元,同比增長9.5%;電磁傳動及精密結構件等業務合併分部收入同比增長31.3%至60.7億元,環比上升67.0%。其中,精密結構件業務中的金屬中框產品導入更多中高端機型和摺疊機,公司目前已成爲安卓陣營手機金屬結構件頭部供應商,且在安卓端散熱市場佔有約一半的份額。
儘管從傳統財務視角對瑞聲科技的業務進行拆分仍具有一定的分析價值,但單一維度的審視已難以透視其戰略增長邏輯。一些投資者對其聲學器件或光學模組供應商的慣性認知,已嚴重滯後於其真實的戰略演進。
從技術哲學層面解構,瑞聲科技已構建起"感知體驗生態系統"的底層邏輯——通過聲學(聲波感知)、光學(視覺感知)、觸覺反饋(力學感知)及MEMS傳感器(環境感知)等技術域的深度融合,形成具備自我迭代能力的多模態感知矩陣。這種技術生態的一大優勢,在於跨領域技術複用能力。
二、開啓智能汽車第二增長極
瑞聲科技成功將手機領域的系統整合能力延伸至汽車領域,推動車載業務協同效應持續釋放,成爲公司增長的第二引擎。通過與Premium Sound Solutions(PSS)的戰略合作,其全球車載市場份額穩步提升,軟硬件整合的系統級解決方案獲得客戶高度認可,硬件產品實現快速量產出貨,核心算法成功定點全球標杆客戶。2024年,瑞聲科技的車載聲學業務收入爲35.2億元,毛利率爲24.8%。
據悉,瑞聲科技及旗下PSS的產品不僅廣泛應用於傳統車企品牌與國際豪華品牌,還規模化應用於小米、小鵬、問界、理想等新勢力品牌。
在全套揚聲器領域,瑞聲科技成功實現了量產出貨並持續加量,爲小米SU7供應全套揚聲器產品。其首條產線產能快速爬坡,即便在客戶加量後,也能及時保供。在功放領域,瑞聲科技的自研功放產品助力吉利銀河E5打造出“無界之聲”的卓越體驗。瑞聲科技的相關功放產品上市僅4個月便交付6萬臺,首條產線產能利用率迅速爬升。
此外,在品牌音響系統方面,瑞聲科技與客戶進行了深度合作,並即將獲得定點。獨立聲學算法NLC PRO算法已成功獲得定點。根據公開數據,該算法使整車聲學體驗大幅提升,低音增強2倍,低音下潛拓寬50%,低音清晰度提升2倍。據悉,該算法獲得某全球汽車頭部豪華品牌旗艦車系的首次定點。
而麥克風模組也取得了顯著進展,首個車規級A2B麥克風模組項目成功出貨國內高端新能源客戶,並通過全球豪華汽車品牌的PA審覈。
光學業務領域,瑞聲科技WLG玻塑混合鏡頭加速導入車載鏡頭客戶羣。目前正在與主要客戶定點推進一個平臺型項目,相較於傳統平臺所用的鏡頭精度將提升一倍。根據花旗研究報告,全球汽車攝像頭需求預計在2027年前保持16%的年複合增長率。2025年是“智駕平權”元年,單車攝像頭搭載量顯著提升。以比亞迪"天神之眼"平臺爲例,其DiPilot100系統需配置12個攝像頭(含3個800萬像素前視攝像頭),預計2025年比亞迪新增300-350萬輛ADAS車型,將產生約1000萬個800萬像素攝像頭及3000萬個300萬像素攝像頭需求,爲瑞聲科技創造可觀市場空間。
三、感知技術撬動AI眼鏡與機器人新支點
在技術生態持續迭代的浪潮中,瑞聲科技正以感知體驗爲戰略支點,開啓虛實融合與物理AI的新紀元。公司通過全鏈路技術佈局構建起"聲光觸"協同的產業護城河,在AI眼鏡與人形機器人兩大戰略領域形成獨特穿透力。
AI眼鏡領域,瑞聲科技打造的全棧式技術閉環已實現產業化突破:聲學方面,瑞聲推出的AAC AI 眼鏡立體聲方案通過定向聲場技術實現隱私保護,這一創新技術已經使其成爲國內外多家頭部AR/AI眼鏡廠商揚聲器及麥克風的獨供或大份額供應商。而光學的技術儲備使瑞聲科技輕易地擁有了2P及3P Pancake的量產能力,Pancake系列光學模組正在穩步推出。公司的首個顯示模組項目的量產交付,以及獲得首個波導與光引擎模組組裝業務的定點,標誌着公司的XR光學佈局已進入產業化階段。公司的觸覺反饋系統已穩定供應海外頭部客戶。此外,公司在系統級設計中實現聲、光、觸三感協同,構建起AI眼鏡的感知中樞,已成功交付國內頭部大客戶項目。
當前,AI大模型與眼鏡載體深度融合,這個曾被視爲極客玩具的產品正經歷質變。有分析師指出,作爲人類感官的終極延伸載體,AI眼鏡正站在AI硬件革命的戰略制高點。它與聽覺、視覺、語言三大核心感官的天然融合,使其成爲首個能夠實現無感化多模態交互的消費電子形態。隨着Ray-Ban Meta等產品的成功引爆市場,疊加AI大模型技術的持續迭代以及科技巨頭的紛紛入局,AI眼鏡正從極客玩具逐漸蛻變爲大衆剛需,其市場前景令人期待。
在機器人領域,瑞聲科技正加速從零部件供應商向系統級感知方案商轉型升級,延續其"聲學起家—多領域延伸"的戰略路徑——這一路徑在智能手機與智能汽車領域已得到成功驗證。目前,該公司已爲行業頭部機器人廠商提供核心聲學傳感器及微型驅動模塊,並計劃未來三年重點突破人形機器人賽道,依託揚聲器陣列、高精度麥克風模組、高效散熱系統及光學攝像頭等多元技術儲備,構建更完整的感知解決方案版圖。在2025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瑞聲科技首次公開展示其微型電機產品矩陣,涵蓋高性能旋轉電機、創新複合驅動模組等核心技術,這些組件已成功應用於機器人靈巧手的手指執行器及關節運動部件,標誌着其在具身智能領域的關鍵技術突破。
瑞聲科技致力於打造包含零部件、系統級大模組和軟件算法在內的垂直一體化能力,以滿足人形機器人市場對靈巧手的迫切需求。據民生證券研究所指出,2025年人形機器人將進入量產元年,作爲核心部件的靈巧手有望成爲人形機器人多代際更迭中最受益的環節。參照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24年全球機器人靈巧手市場規模約爲76萬隻/17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全球機器人靈巧手市場規模將突破141萬隻/30億美元。這一市場前景爲瑞聲科技提供了明確的增長錨點。
結語
站在2024年的業績高點上回望,瑞聲科技的蛻變軌跡清晰可見:從依賴單一技術的零部件商,進化爲感知體驗技術的系統整合者。
這家深耕感知領域三十年的企業,正以生態級創新重新描畫產業疆界。這不是某個業務線的偶然爆發,而是一個技術平臺型企業厚積薄發的必然——在感知體驗成爲人機交互核心戰場的今天,瑞聲科技的戰略縱深,或許纔剛剛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