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真的回來了麼?
昨天港股尾盤和中概股的爆拉,讓人看到A股今早集體升停的希望。
然而,大盤早上僅僅摸到3499後就立刻回落,成交額雖然放大到2萬億,但高開低走讓很多人猝不及防。
可見,穩住市場信心,仍然依託於政策信心的積極修復。我們也能從昨天會議表述中得知,經濟政策定調迎來了歷史性的關鍵突破。
如果能加快兑現,那麼勢必將帶來一波震盪上行的行情。如同經濟一樣,牛市也正在轉型,吿別以往急升慢跌的狀況。
對於當下的市場,我們可以做哪些佈局,選擇長期受益的賽道進行配置?
由於昨日政策定調高於預期,盤面呈現出比較積極的態勢,政策重點支持的地產、消費也有良好的表現。今天三大指數集體收升,上證升0.59%,創業板收升0.69%。
板塊表現中,地產和券商股集中競價便迅速拉昇,但開盤之後走勢回落。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穩住樓市股市。
市場預期的是能拿出更積極更具針對性的增量政策,但具體政策的提出,還是得隨着後半週會議召開後得到解答。
昨日會議提及的擴大內需,刺激了今天大消費的強勢。會議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商務部表示,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多措並舉改善消費條件。
市場對明年增量舉措更加側重消費已有預期。今天零售、餐飲旅遊、美容、乳品、白酒等幾大消費板塊合力大升。一鳴食品上演11連板,同慶樓、西安飲食、南極電商、永輝超市、東百集團、家家悦等升停。
並且,科技板塊走勢也不落下風,其中主要受昨日兩則消息的影響。
“科技創新”一詞在昨日會議中已經有所提及,自特朗普上台以後,極大概率重複過去的關税和科技封鎖政策,甚至會變本加厲。
不過四年以後,中國的應對策略則更加成熟,科技進步賦予的底氣也更為厚實,譬如前段時間的華為Mate 70系列,芯片和操作系統都全面實現了國產化。這是市場看好芯片/軟件類資產的原因,國產替代趨勢已經在逐步股市中進行定價。
其次,我們的反制措施也開始先聲奪人。昨天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英偉達公司開展立案調查,主要針對針對英偉達芯片和邁絡思交換機產品等捆綁銷售行為,昨晚美股英偉達跌超2%.
此前12月3日中國商務部加強出口管制,國內半導體/汽車工業/互聯網/通信企業四大行業協會集體發佈聲明,呼籲積極使用內外資企業在華生產製造的芯片。12月5日財政部擬規定在政府採購中給予本國產品20%的價格評審優惠。
機構認為,2025年自主可控將進一步深化,鯤鵬、海光、飛騰等CPU持續追趕國際先進水平,鴻蒙原生操作系統首次實現在Mate70正式上線,升騰、寒武紀、海光等AI芯片性能持續追趕。當前,國際形勢持續不明朗,大力發展“自主可控”產業將是關乎國家安全的核心方向,科技創新、國企改革新質生產力等將是發展“自主可控”的關鍵路徑。
政策也在為資本注入科技領域創造更好的環境。下午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加快培育集聚併購基金。
其中,強調要用好100億元集成電路設計產業併購基金,設立100億元生物醫藥產業併購基金。政府投資基金可以通過普通股、優先股、可轉債等方式參與併購基金出資,並適當讓利。
以上這些事件對國產芯片行業具有風向引領作用,更有望提升國產算力及芯片板塊的市場情緒。目前來看,芯片和軟件今天也是上升得比較好的板塊。
除了國產替代以外,近期AI、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題材活躍,也給科技行情添了幾把火。
近期OpenAI12天12場發佈會催化A股AI映射行情;谷歌今日重磅推出了首款量子芯片-Willow,其計算效率的光速進步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另外今天早上特斯拉又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一段視頻,展示Optimus在複雜地形上行走,步態流暢,又再次點燃了板塊行情。
我們應當認識到,決策層對於扭轉經濟形勢與支持資本市場態度的根本性轉變,正成為股市出現行情和底部抬高的堅實基礎。
同時,我們也正在同步經歷着經濟和股市的轉型,眼下跨年行情有望持續,有了上一段行情積累的經驗,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策略?
面對已經出現的新一輪上升行情,比較好的一個投資策略,是選擇具備高彈性、成長性和基本面的股票。
為什麼呢?
高彈性和成長性容易理解,因為很適合當下的相對充足的流動性行情,過往也累次被驗證過了。
這也是牛市追高彈性票策略的來由。
因為這類特點的股票,在上升行情中,通常能夠帶來比較高的收益率,因此容易受到資金的追捧。
而基本面好,則可以提供一個“安全墊”。畢竟,股票市場始終是高風險,任何無視風險的行為,最後都可能會導致虧損,即使在牛市也不例外。
巴菲特的兩大原則,第一條就是不虧錢,第二條是請看第一條。
有的時候,比追求高收益更重要的,是不要虧錢,越是狂熱的行情,就越需要保留一份清醒。而只有做好“安全墊”,才有機會達到這個目的。
從這些角度考慮,感覺又可以看一看科創100了。
原因很簡單,看他們的指數成分股結構就知道了。
科創100指數的行業分佈,有大家熟悉的半導體,也包括了比較有優勢的新能源如動力電池、光伏設備等,還有化學制藥、醫療器械等新興行業。各行業的比例也比較均衡,半導體的佔比24.8%,化學制藥佔比10.1%,醫療器械、電池和光伏佔比分別為8.5%、8.5%、7.4%,再後面就是生物、電子、軟件等領域了。
因為匯聚大量細分板塊的隱形冠軍和專精特新公司,例如專精特新佔比44%,決定了科創100指數的科技成長屬性,也決定了其高彈性,這也是為何“924”以來,科創100指數升得相對其他大盤指數高的重要原因。
除了成長性,科創100也不乏基本面好的公司。
例如盈利方面,Wind的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科創100指數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21%,淨利潤同比增長11.40%,在主要寬基指數中排名靠前。
值得一提的是,科創100指數成分股的研發強度中位數為16.1%,高於科創板整體中位數(12.3%),顯示出較高的科技創新投入,也體現了其在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領域的領先地位。
往大的説,科技創新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動力,也是投資未來最重要的主題之一。
回顧歷史,很多人都會驚歎於,又或者羨慕嫉妒美國科技公司的長坡厚雪,給投資者帶來持續的豐厚的回報。實際上,隨着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以及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中國的投資者,同樣有機會享受到類似美股科技股投資者的回報。
往小的説,科創100的大多數公司,企業規模不算大,多為百億市值,因為多身處當今熱門的科技成長賽道,未來的營收和利潤增長空間不小。
這些都是科創100相對於傳統價值大票,以及過度概念化而沒有業績支撐的小票的獨特優勢。
正當大家都對市場前景出現分歧之時,高層的會議釋放出強烈的刺激經濟的信號。
實際上,從大方向上看,搞好經濟已經成為共識。而且,經過過去幾年的調整、出清,不管是經濟基本面還是資本市場,都重新具備性價比優勢,對於資金的吸引力正逐步上升。
雖然也有聲音説經濟數據尚未馬上有反應,但相信經過持續不斷的政策刺激,行情最終會從流動性驅動、政策驅動切換到基本面驅動。
正所謂買在低位,賣在高位。
投資,需要提前準備,如果真的到經濟數據改善的時候,股價很可能已經被炒上去,買入成本也會隨之上升。
當然,股市的波動性依然存在,所以要兼顧好彈性、成長和基本面,進可攻、退可守。
而科創100指數ETF(588030)能夠同時兼具以上特點,經過前段時間的調整,目前位置尚不算太高,ETF的穩健性、低門檻,能夠很好地解決“資金50萬和交易經驗2年”的要求,既適合新手,也適合舊手。
同時,科創100指數ETF(588030)還是規模同類最大,費率最低,希望投資科創板的朋友,可以借道ETF方式參與。(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