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多隻三年持有期基金產品集中到期,有產品跌去30%,甚至40%,基民出現較大虧損。對此,有投資者在猜測市場是否會面臨較大的贖回壓力。
據媒體整理,2019-2021年期間成立的三年持有期基金,101只基金中有46只虧損超過30%,22只虧損超過40%,僅有2只區間收益率為正。鮑無可管理的景順長城價值穩進三年定開和袁瑋管理的安信價值驅動三年持有,截至8月20日,近三年收益率分別為39.76%、1.33%。
突如其來的疫情再加上國際局勢的變化使得A股出現本輪罕見調整。截至目前,滬深300指數自2021年以來跌幅為36%。
在此之前普遍很少預料到本輪調整的深度,不少基金產品發行處於“茅指數行情”高位,是回撤幅度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於市場是否會面臨較大的贖回壓力?
廣發證券策略團隊表示,部分投資者關注持有期產品風險,其邏輯是,在2021年公募發行高峯期間,成立了一批3年持有期產品,今年8-9月面臨集中到期,可能放大基民贖回和機構減持的壓力。
廣發證券認為,從實際情況來看,集中到期確有其事,但其潛在影響可能被高估:
1.集中到期產品規模並不算高。2021年7-9月的公募發行小高峯當中,周度發行規模整體在200億以上,但3年持有期產品,無論數量還是規模,都並未佔據太高的比重。其中,2021年8-9月發行的產品僅有8只、發行規模為225億元,集中在今年8月下旬和9月下旬到期。同期到期的12個月/18個月/24個月的持有期產品則更少,發行規模合計僅有27億元。
2.到期後可能觸發集中贖回,但對市場影響可控。8只產品成立以來的中位回報率為-37.3%,到期後觸發持有人贖回的可能性比較高。但通過各產品的回報率估算,對於225億元的發行規模,目前剩餘規模約119億元,即便全部贖回,也較難給市場帶來系統性風險。
當下市場普遍比較關心,後續可能有哪些增量資金?
廣發證券指出,保險資金可能仍然是後續市場最確定的增量資金。 一方面,保險公司面臨較大的再投資壓力,過去投資的高收益非標和債券,在目前低利率時代到期以後,可投資的高收益資產越來越少。 另一方面,居民部門同樣面對高收益資產匱乏的狀況,於是最近兩年保費的增長速度有了較快的恢復。2023 年,保費增速恢復到9%,僅次於2019年的增速。同時,在2023年高基數的情況下,2024年的月度保費增長進一步提升到10%以上。 因此,可以推測,一些穩定ROE的高股息資產(尤其是牌照和特許經營權業務,水電、核電、火電、高速公路、港口、運營商、國有大行)後續比較大概率仍然會有持續的增量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