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股價跌成白菜價!全球共享辦公龍頭WeWork發出“破產”擔憂,年內已跌去85%!
格隆匯 08-09 16:23

週二美股盤後,共享辦公室龍頭WeWork 公佈第二財季業績並發出破產警吿,公司持續經營的能力存在重大疑問。

作為曾經估值高達470億美元“風光無兩“的美國獨角獸,這家於2010年成立、2020年底上市的全球共享辦公室龍頭表示,目前的虧損、預計的現金需求、較高的會員流失率和流動性水平都引發了這種擔憂。

受消息影響,WeWork週二美股盤後暴跌23%,股價報0.2098美元,總市值4.43億美元。自3月中旬以來,WeWork的股價一直低於1美元。今年以來,WeWork 的股價已經累計跌去了 85%。

“持續經營”能力存疑

WeWork二季報顯示,公司二季度營收為8.44億美元,同比增長4%,略低於市場預期的8.51億美元,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長7%。

Q2淨虧損為3.97億美元,同比收窄2.38億美元,合每股虧損21美分,分析師普遍預期每股虧損13美分;調整後息税前虧損為3600萬美元,大幅低於市場預期的調整後息税前盈利2680萬美元。

截至二季度末,其入駐率為72%,略高於去年同期的70%。

WeWork公佈的數據來看,截至2023年6月30日,WeWork的全系統房地產投資組合包括遍佈39個國家的777個地點,支持約90.6萬個工作站和65.3萬個實體會員,相當於實際佔用率為72%,實體會員人數同比下降1%。

WeWork的合併房地產投資組合包括遍佈33個國家的610個地點,支持約71.5萬個工作站和512,000個實體會員,相當於實際佔用率為72%,實體會員人數同比下降3%。

過去幾年,受疫情因素導致許多企業退出租約轉而支持遠程工作,以及隨後的經濟衰退等因素因素,導致了 WeWork 負債累累。

WeWork表示,由於公司的虧損和預計的現金需求,再加上成員流失率和當前流動性水平的增加,人們對公司繼續作為持續經營企業的能力存在重大懷疑。公司能否繼續作為持續經營企業取決於管理層在未來12個月內改善流動性和盈利能力的計劃的成功執行。

對此,WeWork列出了改善流動性和盈利能力的措施,其中包括但不限於通過重組行動和談判更優惠的租賃條款來降低租金和租賃成本;通過減少會員流失和增加新銷售額來增加收入;控制開支和限制資本支出;以及通過發行債務或股權證券或出售資產來尋求額外資本。

WeWork臨時首席執行官戴維·託利評論表示:

“在困難的運營環境中,我們實現了穩健的收入同比增長和盈利能力的顯著提高。商業房地產供應過剩、靈活空間競爭加劇以及宏觀經濟波動推動了比我們預期的更高的會員流失率和疲軟的需求,導致會員人數略有下降。”
“我們有信心能夠滿足各行各業和地區各種規模的企業不斷變化的工作場所需求,而且我們的長期公司願景保持不變。”“儘管我們還有更多工作要做,但 WeWork 團隊的才華和精力非同尋常,我們堅定地專注於為會員提供長期服務。該公司的轉型步伐仍在繼續,重點關注會員的留存和增長,加倍努力進行房地產投資組合優化,並保持嚴格的方法來降低運營成本。”

WeWork=孫正義的滑鐵盧?

2010 年成立的WeWork,在2020年底登錄紐交所過去曾數次進入全球頂尖初創科技公司排名,估值一度高達470億美元,被認為是繼Uber之後的美股第二大IPO,當時在美國也曾是數一數二的“獨角獸”“獨角獸企業”。

不過這裏,就不得不提一下軟銀。對於孫正義來説,WeWork被視作軟銀集團最失敗的投資案例。

2019年,軟銀向WeWork提供50億美元新融資,及向現有WeWork股東發起至多3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此外,軟銀將加速兑現15億美元股權投資承諾,為WeWork提供了大量的流動資金。在完成交易後,軟銀將獲得WeWork經過稀釋的80%股權。不過在次年4月,軟銀還是決定放棄30億美元對WeWork的要約收購。

由於後面WeWork中止了IPO申請,WeWork估值也一落千丈。2019財年軟銀對WeWork的投資損失了46億美元。軟銀CEO孫正義在當年年底的財報發佈會上承認,軟銀對WeWork的投資是失敗的。

總的來看,孫正義前後為Wework投入超過上百億美元,這筆投資至少給軟銀帶來的損失超過百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是作為“全球共享辦公鼻祖”閃亮出道,但Wework一直陷入持續虧損的怪圈。2022年WeWork全年淨虧損了22.5億美元,自2019年披露財報以來,WeWork已經連續4年虧損。4年累計總虧損金額達144.9億美元。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