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變天了?巴菲特買能源拋銀行

金融界的週期天王周金濤曾經説過“人生髮財靠康波”

“每個人的財富積累,千萬千萬不要認為是你多有本事。財富積累,真正來源於經濟週期運動的時間裏,你所抓住的機會。”

作為金融界的投資大師,巴菲特似乎在交易新的投資邏輯。

距6月底斥資1.2億美元買入西方石油12天后,巴菲特又出手了!不過這一次看起來似乎是個新標的?

1

巴菲特再次出手

股神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BHE GT&S)週一宣佈,以33億美元現金收購Dominion Energy(道明尼能源公司)旗下天然氣公司Cove Point LNG 50%有限合夥權益。

目前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已經運營了該設施,並在交易完成後擁有75%的所有權。

本次巴菲特再次斥資33億美元加碼天然氣公司,進一步擴充在天然氣化石燃料方面的投資版圖。

事實上,從1979年至1987年股災前,礦業類股票曾是巴菲特和芒格早年的重點投資對象,如阿美拉達赫斯石油公司、哈迪·哈曼貴金屬公司、凱撒鋁業公司等。

彼時,芒格曾提及鐵礦石公司、石油公司之類的企業,具有一定的抗通脹效果。

然而,從1987年股災前清倉後一直到2002年的15年裏,巴菲特再也沒有觸碰過礦業類股票,直到2003年一舉買入中石油,3年狂賺40億美元。

2006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康菲石油,這次結果很慘烈,遇上次貸危機,直接鉅虧,直到2012年才總算把康菲石油徹底清倉了。

這麼來看,股神對原油的三次押注,唯一一次賺錢的是2003年買的中石油。

巴菲特在石油領域的投資沉寂了7年後,2019年高調買入雪佛龍,2022開始大手筆買入西方石油。

如今再次斥資33億美元加碼Cove Point LNG ,巴菲特在化石燃料方面的佈局是什麼?尤其考慮到巴菲特2022年8月後開始十連減倉持有了14年的比亞迪,最新將持股比例降至8.98%。

這場新舊能源之爭,巴菲特看到了什麼?

公開資料顯示,Cove Point LNG是一個天然氣出口公司,存儲容量為146億立方英尺,是美國僅有的七個液化天然氣出口碼頭之一,支持28個國家的能源需求,2020年出口LNG達525萬噸。

無獨有偶,西方石油公司也是一家主要開採石油和天然氣的美國公司,業務範圍包括美國、中東、北非和南美,是美國第四大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公司2023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油氣產量中天然氣和液體燃料佔比高。

2019年,巴菲特首次投資西方石油,投了100億優先股,巴菲特自己額外投資了8.3億美元。但由於2020突發新冠疫情,原油價格一度跌到前所未有的負數,迫使巴菲特在2020年第二季度清倉割肉,倉皇離場。

同年7月,巴菲特痛定思痛,重新出手。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斥資40億美元收購道明尼能源公司的天然氣資產。包括承擔債務在內,這筆交易總額近100億美元。

也在這筆交易中,巴菲特首次收購Cove Point LNG公司25%的股權。

對伯克希爾來説,此舉大大增加了其在天然氣業務中的版圖。收購後,該公司在美國天然氣輸送量從8%提升到18%。

2022年開始,巴菲特加快了在能源板塊的配置力度。數據顯示,在伯克希爾的持倉中,能源股持倉比例從2021年底的1%飆增至2022年底的13.88%。

自2022年一季度起,巴菲特連續5個季度大手筆買入西方石油,今年6月持股比例突破25%,一舉成為西方石油的單一最大股東。

俄羅斯作為全球天然氣第一齣口大國,2022年的俄烏危機的爆發,使得全球一度遭遇能源危機恐慌,天然氣價格更是飆升。

但目前看來天然氣價格已經平穩,巴菲特為何仍對能源投資樂此不疲?

除了能源股,巴菲特今年更是加大對日本五大商社社的投資力度,今年6月二度加倉,將五大商社平均持股比例提高到了8.5%以上。

日本五大商社的業務以貿易為基礎覆蓋服裝、食品、化工、機械、金屬、能源等多行業。

不容忽視的一點是,巴菲特最新加碼的Cove Point LNG,與東京燃氣公司和住友商事株式會社等公司都簽訂了長期合同。

加碼能源股之際,巴菲特還手起刀落減持銀行股。在2022年的三季度已經清倉持有30餘年的富國銀行,還減持了美國合眾銀行、紐約梅隆銀行等銀行股,目前僅重倉一家銀行股——美國銀行。

在以往股東信裏,巴菲特多次強調美國國運對投資的重要性,但今年股東的信,他罕見表示對全球通脹問題,債務危機的擔憂。

從投資配置來看,減持銀行股、偏好從消費股變成能源股,巴菲特似乎在全球徐徐拉開一張大網。

相比股神的有條不紊,富士康就比較出人意料,僅一年時間,就毫無徵兆退出1400億印度芯片工廠計劃。

2

印度遭富士康背刺?

7月10日,富士康發佈聲明稱,已退出與印度韋丹塔集團(Vedanta)價值195億美元(約合1410億元人民幣)的半導體合資企業。

富士康表示,雙方共同努力了超過一年時間,以期實現在印度建立芯片工廠,但目前一致決定終止這個計劃。富士康將移除在合資公司的名稱,該合資公司現在由Vedanta完全所有。

Vedanta週一表示,它將繼續致力於半導體項目的開展,並表示已與其他合作伙伴建立印度第一家代工廠。

Vedanta在公吿中表示:

“我們從一家著名的集成設備製造商那裏獲得了40納米生產級技術的許可,我們也將很快獲得生產級28納米的許可證。”但公吿沒有沒有具體説明從哪家制造商獲得技術許可。

據報道,鴻海與Vendanta合作建造28納米芯片廠Vedanta-Foxconn一直未達到印度政府的標準,因此無法取得數十億美元的補助。印度政府已要求他們重新申請國家補貼,製造40納米芯片。

Vedanta此前曾表示,富士康已經獲得了製造級40nm技術。即便如此,Vedanta-Foxconn合資企業也必須向聯邦政府披露其融資計劃,包括股權和債務安排以及目標客户,以此獲得補貼。

面對印度本土產業基礎薄弱的現狀,印度莫迪政府開始大力打造“印度製造”,更下大力氣發展芯片等高新技術產業。

2021年12月,莫迪推出總額達100億美元的財政專項計劃,用於吸引國內外投資者在印設立晶圓製造廠。

截止目前,多家芯片企業欲加入印度的“百億補貼”。如新加坡IGSS已同泰米爾納德邦簽訂諒解備忘錄,計劃3年內建成晶圓工廠。以色列、阿聯酋合資企業ISMC也與卡納塔克邦表達意向,擬在印高科技之都班加羅爾耗資300億美元建設半導體工廠。最值得關注的還是富士康和Vedanta的190億美元合作。

如今來看,莫迪政府追求的芯片產業“跨越式發展”的雄心出師不捷,因為富士康的舉動會引起其他外國投資者的疑慮和懷疑。

Counterpoint研究副總裁Neil Shah表示:“這筆交易的失敗絕對是‘印度製造’的一個挫折。”

不過印度技術國務部長拉吉夫·錢德拉塞卡(Rajeev Chandrasekhar)在一條推文中表示,富士康的決定對印度的野心沒有影響。

3

萬億賽道再掀升停潮

今日A股連續第二日縮量上升,滬指升0.55%,深成指升0.78%,創業板指升0.81%。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7737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23億。北向資金連續第二日淨流入,今日淨買入34.89億元。

盤面表現來看,汽車板塊狂掀升停,產業鏈聯袂上攻,新能源整車、汽車整車、一體化壓鑄、汽車芯片、汽車配件等細分方向全線上揚。

ETF方面,汽車主題ETF強勢領升,智能駕駛ETF表現最佳。華泰柏瑞積極智能駕駛ETF、國泰基金智能汽車ETF等6只ETF均升超3%。

在行業價格戰、補貼退坡等發生背景下,上半年新能源車銷量仍保持較高增速。

乘聯會昨日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76.1萬輛,同比增長33.4%,環比增長12.1%。今年1-6月累計批發354.4萬輛,同比增長43.7%。6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66.5萬輛,同比增長25.2%,環比增長14.7%。今年以來累計零售308.6萬輛,同比增長37.3%。

近期,智能駕駛產業鏈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目前A股ETF中覆蓋智能車(不含新能車)的ETF有10只,跟蹤指數有3只,分別為CS智汽車、CS車聯網、智能電車指數。

(本文內容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近期智能駕駛表現較好的原因是多項政策落地以及AI技術的發展持續推動汽車智能化。

7月6日,馬斯克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表示,預計大約今年年末可實現全面自動駕駛。

市場目前普遍認為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自動駕駛技術有望迎來發展拐點。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It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