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隨着社會需求增加和疫情防控政策轉變,醫藥行業迎來高速增長。當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追求健康生活的願望愈加強烈。創新藥品研發難度雖大,但也藴含巨大的社會、經濟價值。放眼歷史長河,未滿足的臨牀需求和新藥研發總是相互促進、共同演化。針對未來醫藥行業的轉變與革新,格隆匯特邀在創新、轉型、蜕變上鋭意進取,日漸完善、取得比較明顯成功的三家醫藥企業前來分享他們各自的成功經驗。
2023年6月16日,在格隆匯舉辦的“2023年格隆匯中期策略峯會”中的大健康圓桌討論環節,興業證券醫藥行業聯席首席分析師黃翰漾作為主持,邀請水滴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祕書陳鋭宸,和鉑醫藥公司祕書傅裕,四環醫藥執行董事、副行政總裁及首席財務官繆瑰麗,易方達基金指數研究部策略分析師、基金經理助理李樹建等4位嘉賓,圍繞“蜕變、創新與出海”主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01
藥企轉型與創新經驗分享
主持人(黃翰漾):創新是整個醫藥行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想請教公司從仿製藥企轉型到創新+醫美,當中有什麼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
繆瑰麗表示:從十年前,創新就已經成為行業必需的大趨勢。行業裏能夠及時認清趨勢,在十年前做佈局的醫藥企業,將會從中極大受益。
在提前佈局方面,我有四個經驗:
第一個經驗是,在轉型上要儘早認清趨勢。因為醫藥行業的產品註冊、研發到成功問世,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越早佈局進行轉型,才能夠在趨勢到來的時候站在風口上。第二個經驗是,超前投資。優秀的企業都具備一定預判未來趨勢的能力,針對未來的趨勢做超前投資非常重要。例如,目前醫美行業大家都還在內卷各自所銷售的產品,但我們相信,未來的行業競爭一定是醫美產品的基礎材料的競爭,因此當前必須要超前投資醫美的再生醫學材料以及完全人源性的醫美材料和產品。第三個經驗,是打造堅實的企業護城河。在醫藥行業裏,要持續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擁有非常強的產品研發、銷售網絡以及生產成本優勢等核心競爭力。最後一個經驗,就是堅持初心。當處在歷史低點時,如果你做了大量的投資卻沒有立刻反映在股價或者市值上,也不能因此懷疑自己當時的決斷,而是要堅持初心,及時回顧當初的目標並且堅持下去。
主持人(黃翰漾):當前醫藥行業中湧現出許多新的技術,想請教像ADC這種新技術,未來和抗體可以聯用還是會走向競爭?
傅裕表示:在腫瘤領域,創新藥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一開始是CTLA-4的出現,它是第一個成藥的靶點類藥物;以PD-1為代表的一系列新藥出現讓創新藥行業迎來“井噴”式增長;隨後越來越多不同的藥物開始出現,不管是靶點還是藥物形式上都更加豐富多元,現在的創新藥研發則集中在抗體藥物、ADC、核酸藥物以及細胞治療四大板塊。
今年最火的ADC,從藥物的作用和機理上來説是更偏向於精準性的化療藥物。許多ADC公司在製作產品的時候,會把ADC的Fc端功能做靜默,因此抗體本身在抗腫瘤作用中發揮的作用不大,但需要抗體作為TAA擁有更強的腫瘤特異性和識別能力。
PD-1+ADC是目前大家非常看好的一個方向,這也是很多MNC最近主要推動的藥物開發戰略。PD-1+ADC本質是腫瘤免疫與ADC藥物的聯用。因此除了PD-1以外,我們認為在IO一端還會有更多的機會。比如我們公司在佈局的一系列免疫細胞銜接器相關的雙抗和PD-1同家族成員的新靶點B7H7單抗,這些都和ADC有很好的聯用潛力。回到ADC這塊,ADC本質是一個抗體+偶聯藥物的組合,而我們在抗體開發方向有很強的技術,使得我們產生抗體藥物能夠實現更高更好的ADC開發需求並且能把自己擅長的這部分和合作夥伴擅長的相結合,開發出下一代更具創新的ADC類產品。
主持人(黃翰漾):水滴公司從保險業務切入到醫藥行業,是怎樣的心路歷程?
陳鋭宸:水滴公司在醫藥領域是一個新參與的玩家。公司收入的90%左右包括去年獲得的6個億淨利潤,基本都是來自保險經紀業務,原因是公司2021年的患者招募業務發展速度比較快,像Q1這塊的收入同比增長在167%以上。
我們從患者招募這個方向切入到醫藥領域,主要是從兩個角度考慮。一個是我們在藥品研發方向看到了機會。目前無論是海外還是中國,醫藥研發都需要投入巨量資金。從2010年開始,國內的藥品研發中心數量在大幅增加,但是其中80%的患者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第二從我們自身的優勢出發。因為我們是國內最大的大病、慢病籌款平台,市佔率在85%以上,同時也是國內最大的患者數據平台。以往主要靠線下模式,即醫生和醫院對患者進行推薦,但只是在少部分的一線城市或區域去找患者。現在我們可以通過線上模式,在全國範圍內,幫助藥企用最快的速度和效率,找到需要治病的患者。
主持人(黃翰漾):雖然A股醫藥市場相對處在一個調整狀態,但ETF資金一直在流入,怎麼看待這個現象?
李樹建:過去兩年,醫藥行業調整很大。但是如果去掉過去兩年大幅的下跌,可以看到從2013年年初到2021年年終,醫藥指數的回報率高達17%。説明這是一個長期有成長性的行業,並且牛股倍出。
站在當下,醫藥行業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對於健康、生活質量的追求沒有發生變化;第二,社會老齡化的趨勢沒有變,我們的嬰兒潮是60年代,第一批人已經開始邁入老齡化初期,支出佔比提升;第三,目前還有很多疾病沒有攻克,這就決定了行業長期的成長性;第四,全球化的趨勢沒有變。在全球的價值鏈當中,由於我們有需求端的人口紅利和供給側的工程師紅利,未來會分到越來越大的蛋糕。所以即使醫藥行業經歷了大跌,但是底層邏輯沒有變。因此當產業處於週期底部的位置,就會有很多資金快速流入。
01
政策端對行業有何影響?
主持人(黃翰漾):CDE(藥品審評中心)這兩年對創業藥政策或者審批等方面的要求在逐漸提高,如何看待創新藥政策端對相關行業的影響?
繆瑰麗:審批的確是越來越嚴,並且中國創新藥產品方面的競爭非常激烈。如何在現有的產品線上做競爭呢?就是要快速實現產業化發展,具體方面例如提高入院的速度、定價、市場打開的速度等等。
傅裕:從2021年開始到現在,腫瘤藥物開發方面的監管政策影響不斷釋放,包括最近我們也看到了監管通過個例性事件,表達出對於自免類、腫瘤類藥物,都有了更高臨牀試驗標準,由此甚至造成了劇烈的市場波動。主要原因是隨着創新藥上市品種越來越多,對於後續的新藥物要求會越來越高。但創新藥的本質依然是創新,是打破現有療法的桎梏,實現未滿足的需求。所以我覺得雖然現狀可能需要我們做出更多的工作和努力,也會增加開發的成本,但是這些高要求對創新藥的發展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其次從公司自身產品來講,如果能夠做到行業領先,那麼面對的競爭會小一些,對於全球首創的項目或者適應症可用藥物有限的產品開發所受到的監管擠壓是有限的。
主持人(黃翰漾):我國是一個以國家醫保體系為主的國家,但目前我們看到後續像商保或者其他一些付費方式,逐漸也會需要補充,怎樣看待這個國內趨勢?
陳鋭宸:國內的醫保體系,還有較大的可提升空間。隨着大家的生活品質提高,對商業保險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我們做籌款業務的時候,注意到大部分的捐款人,在看到自己的一度或者二度人脈因病致貧的情況之後,會意識到需要買一些商業保險,説明大部分的消費者對健康險的需求非常旺盛,這也是一個非常低成本的保險銷售場景,保險教育的場景。
主持人(黃翰漾):從買方維度看,怎麼看待醫藥行業目前政策的影響和後續的趨勢?
李樹建:首先,我們對創新的支持力度在增加。
其次,在研究優勢行業的時候,也要注意兩個條件。第一個叫景氣拐點,即一個行業要正在或者即將步入上行趨勢。當處在行業上行週期時,投資勝率會大大提升。這個時候,利好會被放大,利空會被縮小。
第二個是尚未定價,就是當下股價不能或者是還沒有反映,這個行業正在或者即將進入上行週期。這兩者對於我們尋找優勢行業來講,是缺一不可的。從這個視角看,下半年醫藥相對其他行業的優勢,會逐步的凸顯。
03
展望未來行業趨勢
主持人(黃翰漾):請從自身的角度,展望一下後續整個醫藥板塊未來發展的一些機遇、趨勢。
繆瑰麗:我覺得未來龍頭企業受益非常明顯。不管是多麼細分的領域,選中自己的賽道,爭取成為龍頭企業,打造堅強的護城河,就是制勝的關鍵。
傅裕:我覺得是(未來的趨勢是)創新。不管是從BD還是臨牀上,企業需要不斷給市場看到自身的研發能力,抓住現在創新藥百花齊放的機遇,能夠做在不同領域都能抓住行業趨勢和熱點,同時又要專注於自己的佈局和戰略。
陳鋭宸:我們推出患者招募業務以來,大概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參與的項目數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排到第一。只是從收入口徑上,現在大概排到第三第四的位置。應該説,給這個行業,在患者招募這個切入點帶來非常大的變化。之後我們會和藥企在B端以及在研發流程上建立更多的合作關係。對藥企來説,最大的痛點是在營銷這個環節,而我們作為一家線上的公司,擁有國內最大的患者社羣,因此有更多可以去落地的空間。
李樹建:在做產業研究的時候,建議大家關注產業、週期的位置和週期變化的方向。從這個視角來看,醫藥具備正在上行的產業趨勢。其次,在做投資的時候,建議大家去做勝率比較高的方向,把握產業的上行趨勢,可以利用的工具之一就是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