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關於AI,現在哪些方向太樂觀,哪些方向還可以更堅定一些?

來源:思想鋼印作者:人神共奮

1、人工智能不只是ChatGPT

ChatGPT火了之後,有一個段子,說:我們過去想象的人工智能是,我們寫詩畫畫編音樂,AI燒飯洗碗修電腦,沒想到,最後是AI寫詩畫畫編音樂,我們自己燒飯洗碗修電腦。

白領危機四伏,藍領暗自慶幸。

然而,ChatGPT實際上只是人工智能歷史上的第一個爆款應用,又是以一對一對話形式展開,效果又超出了我們的心理預期,很容易讓我們產生一個“人工智能能說會道”的錯覺,進而讓我們覺得,它未來可以取代很多白領的工作。

其實,ChatGPT底層的自然語言大模型GPT,只是衆多人工智能大模型中率先“涌現”的一個,它更傾向於生成文本的能力,所以看起來都是寫寫文章,說說話,畫畫畫,但並不是說人工智能就只能幹這些,你總不能因爲趙本山演小品,就以爲東北人只會演小品吧?

所以說,哪有什麼“只取代白領的工作”這麼簡單的事啊,取代藍領工作的人工智能早晚也會來的。

僅就自然語言大模型而言,最有名的有兩種方向,除了GPT模型外,還有Google的BERT模型,兩者的核心區別在於目標不同,GPT更傾向於生成文本,而BERT 模型更傾向於理解文本。

更不用說還有更多開發中的各種方向的人工智能模型。

本文將從GPT模型與BERT模型的區別出發,分析一系列相關的問題:

1、GPT模型與BERT模型的區別、各種擅長的領域和未來可能適用的場景

2、爲什麼突破率先出現在GPT模型上

3、AI行情的投資策略、重點方向與風險

2、文科的GPT和全科的BERT

說GPT更傾向於生成文本,而BERT 模型更傾向於理解文本,這個區別可能人類無法理解,不理解文本怎麼生成文本呢?

但這個問題對AI來說,並不存在。

給一個形象的比喻,有一部勵志日本電影《墊底辣妹》,講一個年級倒數第一的差生通過一年內複習考入慶應大學(日本復旦交大這個級別)的真實故事,相當於在全國學生中的最後2%,進步到前2%。

這個神奇的故事之所以能實現,是因爲她只要考“英語、小論文、歷史”這三門強調記憶的科目,她不需要很深的理解,只需要記憶和“生成”,注意重點是——不考數學、物理等注重推理的科目。

而GPT模型的成功,就像“墊底辣妹”一樣,很大程度在於選擇了一個“語言生成”爲目標的捷徑,從而讓它看上去的效果比它實際上的突破更明顯——這一點跟現實中一樣,一個能說會道的員工,總是比只會幹實事的員工,看起來更能幹。

Transformer模型有編碼器和解碼器兩部分,GPT模型只使用編碼器部分,而BERT模型既包含編碼器部分,也包含解碼器部分,所以,通常認爲,BERT模型需要“理解”文本的內容,GPT模型則不一定。BERT雖然也是一個文科生,但也要學習數學、物理這一類注重推理的課程,全面發展。

兩者的區別在一開始訓練時就產生了,GPT的訓練目標是通過最大化下一個單詞的條件概率來預測下一個單詞,從而完成生成任務;而BERT的訓練目標是隨機掩蓋一些輸入詞彙並要求模型預測這些詞彙,強迫模型預測缺失的單詞,因此產生了雙向性。

GPT模型完成任務的方法就是“猜猜下一個概率最大的詞是什麼”,所以ChatGPT都是一個字一個字地蹦出來的,跟剛剛學會說話的小孩子一樣。

但BERT模型就不同了,它會考慮每一個單詞與前後文的關係,如果未來能成功訓練出來(注意這個前提),所有的文字應該是一起出來,它會把所有的話想好了,再一口氣輸出。

很明顯,BERT 模型的訓練要求更高,實現難度更大,這就是爲什麼Google在人工智能的研究方面此前一直遙遙領先,會忽然間被積累不如它的微軟超越。

雖然大家已經覺得GPT很神奇了,但如果真的大規模投入應用,在那些非生成內容爲主的應用上,它還是有缺陷的。

比如你對AI助理說:“幫我在陸家嘴附近訂一個粵菜餐館,人均消費在500元左右,時間是明天晚上。”

對於這個句子,GPT模型的“理解”是從過去的語料訓練中,判斷“陸家嘴、粵菜、明天晚上、人均消費、500元”這些詞的組合而不是詞本身的意義,由此來判斷自己應該輸出什麼樣的內容,它對於語言的最小理解單位是句子,而不是詞彙,會導致“模型產生幻覺,編造訓練中從未有過的數據”。所以我們有時看到GPT推薦必勝客等成都小吃的離譜結果,因爲它並不理解“必勝客”的屬性,它還會把數學計算中的1995當成年代。

雖然GPT4中,這些現象已經大大減少,但由於底層邏輯仍然是一個“文科生”,未來很難說在遇到更復雜的問題時,會不會出錯,很可能最後給你預訂了一個經常與粵菜館一起出現的咖啡館。

而BERT模型的最小理解單位就可以到詞彙級別,主要是因爲模型在訓練中,強化了對實名詞彙的判斷,即槽位填充(Slot Filling)。槽位表示文本中的特定信息或實體,例如日期、時間、地點、人名等,這些都是理解一段話的關鍵信息,需要從文本中識別並填充預定義的槽位或信息。

通過訓練,它首先可以從這些詞彙的屬性,來判斷句子的類型是美食類,還是體育、政治、科技、娛樂(文本分類並不是GPT的訓練項),經過此項訓練,BERT模型可以理解到詞彙這個級別,可以判斷“陸家嘴、粵菜、明天晚上、人均消費、500元”這些詞的意義,從而給出更準確的推薦,以及下一步預訂的動作,而GPT的理解就不一定準確了。

由此看來,GPT模式不會是終點,AI代替人類的工作,文本類只是一個“開胃菜”。

可能有人會想,爲什麼Google不先做一個相對容易的文本生成模型,而要先做一個更難的呢?

3、模型的未來應用

原因很簡單,BERT模型未來的用途可能更廣闊。

GPT模型就像文科畢業生,由於其在生成文本方面的強大能力,畢業後最大的“就業去向”是自動生成文章類的“工作”、包括新聞、廣告文案、創意內容、法律文書、文祕、各類諮詢,等等;其次的“就業去向”是作爲聊天機器人、虛擬助手、智能客服,等等,進行更加自然、流利的對話。

而BERT模型並不會侷限在“文科領域”,它可以憑藉自己執行文本分類、命名實體識別、關係抽取等任務的能力,有更廣泛的用途,比如可以用於幫助搜索引擎更準確地理解用戶查詢意圖,從而提供更精準的搜索結果——這就是Google和百度一直在重點開發這個方向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BERT模型可以從非結構化的日常語言數據中,抽取結構化數據,就是我們前面說的訂餐館的例子,小到要求助理召集一場特定人員參加的有特定目的的會議,大到智能駕駛——

我問過ChatGPT一個問題:“你覺得智能駕駛更有可能通過哪一個模型實現?”

它很坦誠地承認,BERT模型可能更適合在複雜的駕駛場景中進行深度理解和決策,理由是:

“在智能駕駛中,理解交通標誌、識別道路標線、理解交叉口的交通信號等,都需要對文本信息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推斷。BERT模型作爲一種能夠對文本信息進行深度理解的模型,可能在智能駕駛中具有更廣泛的應用潛力。”

然而,雙向語言模型訓練難度太大了,ChatGPT之前的GPT-2和GPT-3和BERT一樣,都是雙向模型,但效果一般,導致衆多企業在這方面的投入更猶豫,轉機出現在OpenAI將GPT變成單向語言模型後,忽然出現了GPT-3.5的質的突破,實現人工智能從猿到人的關鍵進化。

而且,未來即使BERT這一類雙向語言模型也實現了“涌現”,因爲它的計算複雜度較高,算力成本也就更高,很可能從成本上限制了它的使用場景。

所以未來不會有大一統的模型,可能會是各種模型的融合,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任務需求和計算資源進行選擇,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

例如,一個智能客服對話系統,其工作內容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諮詢,只需要簡單判斷客戶的意圖,主要任務是生成內容,客戶也沒有很高的精度要求,用GPT這一類單向模型就夠了;

另一類客戶溝通類工作,比如消費者要求退換貨、賠償、投訴等涉及複雜判斷和反覆溝通的需求,對理解能力要求很高,還要判斷客戶提供信息的真實性,甚至需要AI判斷客戶此時的情感類型和程度,就需要用BERT模型進行意圖識別和槽位填充,從而實現更加智能、靈活的對話交互。

對比了GPT和BERT的區別,可以看出,GPT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麼萬能,它的訓練目標中,對判斷推理的要求沒有文本生成高,下遊應用可能並不會那麼多。

那麼,這個題材現在是不是有點炒作過了呢?會不會像21年的元宇宙一樣雷聲大雨點小呢?

4、AI行情的投資策略

答案是“不會”,GPT模型的意義不在於“找到東方的黃金”,而是“發現新航線”。

人工智能的理論突破,基於Transformer架構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實際上是發生在前幾年,只是之前沒有人能實現它,所以並不確定它行不行,加上費用都是以億爲單位,就算是巨頭,在投入上都比較小心。

所以ChatGPT的重要意義在於形成了一個行業共識——只要基於海量的數據去喂這個模型,時間到了,就能“大力出奇跡”,最終實現超大神經網絡能力的涌現。

國內的AI大模型長期發展緩慢,但ChatGPT問世後,短短幾個月一下子冒出了多個能力相當於GPT-3的大模型,並不是這些巨頭在蹭熱點,而是新航線被確認了,必然會有多支“艦隊”出發,之後也必然會出現更多的不同於GPT的“新航線”。

當然,越是星辰大海級別的投資機會,越需要合理的投資策略。

以應用方向爲例,對應的行業都是傳媒影視遊戲、各種互聯網應用和軟件,這一類行業之前因爲商業模式的缺陷,估值普遍不高,所以AI應用行情的核心邏輯是用AI改造傳統的商業模式,出現業績與估值的戴維斯雙擊。

但行情是一波波走出來的,這一類產業大趨勢的行情通常包括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位置驅動和故事驅動

第二階段:邏輯驅動和業務驅動

第三階段:業績驅動和商業模式驅動

第一階段的核心原因是“估值低、機構持倉低、預期低”的“三低”,以AI應用爲名義的估值修復行情。既然是估值修復,那就是“邏輯第三、故事第二、位置第一”,大部分公司不分好壞,只要有訴求,都能上漲。

可一旦估值修復完成,第一批信仰者已經滿倉,其他人還在觀望,市場冷靜下來,行情就要進入到邏輯驅動和業務驅動的第二階段。

這個階段,AI應用標的的投資方向,主要考慮業務是否成立,要考慮AI使用成本與客戶需求的匹配度,儘可能優先考慮GPT3.5和4非常擅長的功能,其次是支持的功能,對年底可能推出的多模態的GPT5,還是要多一份謹慎。

我前面分析了一堆GPT模型的特點,正是爲了從這個特點出發,分析現有的投資炒作邏輯中,哪些邏輯後面可能被證實,哪些邏輯可能被證僞。

5、AI應用重點投資方向

一、文字輸出、圖像輸出類應用仍然是最需要關注的方向

人工智能首先在語言和圖像輸出方面實現質的飛躍,等於方向已經指明,這將鼓勵各大平臺加大在此方向上的投入。

首先是辦公應用,其次是遊戲,再次是部分偏內容服務的廣告營銷、諮詢服務和法律服務等企業培訓服務,以及少數影視傳媒。

變好的不但有業務,還有商業模式。內容生成行業的成本項,從沒有規模效應、難以控制的人,變成有規模效應、控制性很好的AI,市值空間變大,理應獲得更高的估值。

但這里需要區別內容生成和創意生成,前者是指大量重複的、受衆低要求的創作,後者是少數內容精英的創作成果,觀衆要求高。以影視爲例,僅依賴廣告、觀衆 不太挑剔的免費電視劇更偏向於前者,而電影、付費精品劇更偏向於後者。

AI對創意生成的替代作用非常小,創意行業的商業模式不會因此改變,仍然是沒有什麼投資價值的行業。

二、側重於推理判斷和有後續動作的應用,要具體應用具體分析

前面我以客服機器人爲例,分析了客服中兩種不同需求對AI的挑戰不同,客戶的預期不同,最終導致AI的效果與付費意願也就不同,所以,需求中側重於推理判斷和有後續動作的應用,要具體應用具體分析,總體上有幾個原則:

1、需求有明確結果,但對結果要求高的應用要謹慎,比如AI智能駕駛和AI輔助診斷,有人認爲AI只是輔助診斷,但他們一定忘了魏則西的悲劇,AI診斷的暗示性遠遠強於搜索結果;

2、可以直接低成本帶來新客戶的(遊戲、圖片創作、法律心理管理等諮詢服務、部分黑產),最佳;可以提高付費意願和單價的(辦公應用),其次;只能省成本或只能改善用戶體驗的(企業文書、網文創作、藥物研發),再次;價值感不明確導致付費比較猶豫的(目前大部分),最差;

3、效果可能一般,但非常剛需或者價值感很強(比如金融、教育);付費方與使用方分離的(禮品類硬件應用);

4、入口強制使用的(國民級APP、留存社交關係的App、手機電視電腦智能音箱等);

5、目前大量被炒作的應用方向(訂餐、旅遊、購物),大多雖理論上可以提升用戶體驗,但並不能帶來明確的核心價值,或者不解決用戶痛點,而且結果也並不一定準確。這一類應用,可能用了很高的成本只創造了少量新需求和新收費,最終得不償失。

三、正確的方向和模糊的個股

雖然像遊戲、辦公、金融、教育,都是前期炒得比較多的方向,但這些方向都非常確定,需要有一級市場的前瞻性思維,並不需要看到業績的落地。最怕的是一開始不信,看到業績落地後又相信了,業績落地、確定性很高時,估值可能已經非常離譜了。

也不要因爲用過之後體驗不好,就覺得這個項目不行,只要方向正確,人工智能的進化速度遠遠超過人類的想象。

最大的風險是方向確定,但標的不確定,最好的辦法就是打包買,看好辦公,就多找幾個方向的相關標的,主做中國市場的,覆蓋全球市場的,A股的、美港股的,通通打包買。

6、大模型的商業價值存疑

從ChatGPT的輸出內容看,它有明顯的意識形態,這是在訓練中有目的輸入的,這肯定會給各國政府一個啓發——利用人工智能訓練進行全民價值觀的灌輸或潛移默化。

至少在我國,大語言模型將兼具“宣傳陣地”(推理)和“教育陣地”(訓練)的作用,未來主要方向不是商業化,而是像現在的媒體和教育機構一樣被高度管控,以防止出現互聯網時代BAT那樣過於強勢的非官方控制的巨型平臺。

所以大模型的商業價值有相當的不確定性。正在做大模型的公司,如果能先於監管“把孩子生下來”,算是安全上岸,日後無非是監管成本問題。難的是開發進度落後的,很可能最後胎死腹中,投資打水漂。

回到前面對GPT模型定位的分析,大語言模型必然將遇到這個問題,言語就像氧氣、水源、糧食一樣,商業化必然面對各種政治的、道德的挑戰,可能商業價值更大的,還是側重推理的非語言類大模型,以及在語言大模型基礎上訓練的專業模型。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