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一汽入股,名校學霸做汽車芯片,武漢跑出一家獨角獸!

今年3月以來,汽車芯片概念板塊大升,佰維存儲、國芯科技、全志科技等公司均有不錯的升幅。

汽車芯片概念板塊,圖片來自於同花順

汽車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汽車的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轉型中,芯片愈發成為智能汽車中的核心部件,汽車芯片公司也備受市場關注。近期,又有該領域公司宣佈完成鉅額融資。

據官網資料,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擎科技”)宣佈,其已在2022年四季度完成總額近5億元的A+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泰達科投、海爾資本、浦銀國際、武漢創新投等。據悉,這筆融資將用於公司現有成熟產品的量產供貨,以及產品迭代相關的研發、流片和量產市場投放。

這已經是芯擎科技去年實現的第三輪融資,公司早在2022年3月就獲得了一汽集團的戰略投資;還在同年7月獲得了由紅杉中國領投,東軟資本、博世旗下博原資本、中芯聚源、嘉御資本、國盛資本等跟投的近10億元A輪融資

近年來,“缺芯”是令汽車行業非常頭疼的問題,汽車芯片供應緊張甚至導致了全球汽車大減產。據AutoForecast Solutions數據,2022年全球因“缺芯”造成減產汽車近450萬輛。在此背景下,聚焦汽車電子芯片業務的芯擎科技也就成了資本熱捧的“香餑餑”。

01

 名校學霸做汽車芯片

據官網信息,芯擎科技專注於設計、開發並銷售先進的汽車電子芯片,註冊地為湖北武漢。

湖北是我國汽車工業大省,汽車製造業對湖北GDP的貢獻一度超過20%,同時汽車也是武漢的支柱產業,這座城市聚集了許多汽車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芯擎科技的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為沈子瑜,他是個80後,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獲得工學碩士學位。沈子瑜曾在上海通用汽車、德電中國、博泰集團任職,在車聯網和智能網聯繫統等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

2017年,沈子瑜與李書福共同創立了億咖通科技,由沈子瑜出任億咖通科技董事長兼CEO。2018年億咖通科技和安謀中國公司等共同出資成立芯擎科技。

芯擎科技董事長沈子瑜,圖片來源於公司公眾號

除了董事長沈子瑜之外,芯擎科技的董事兼CEO汪凱也是名校畢業。公開資料顯示,汪凱15歲考入電子科技大學,後來又出國深造,就讀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並拿到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汪凱曾擔任過華芯通半導體、意法半導體、飛思卡爾半導體等公司高管,在通信、微控制器、汽車、物聯網等領域擁有多年從業經驗。

芯擎科技董事兼CEO汪凱,圖片來源於公司公眾號

此外,公司自稱85%以上的員工都是研發人員,其中大多數都來自於飛思卡爾、高通、博通、英特爾、AMD等頭部車載芯片大廠,核心技術能力覆蓋了汽車軟硬件平台和應用。

高管團隊的名校背景,以及研發團隊在半導體芯片領域的豐富經驗,為公司增色不少,加上近年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汽車芯片供應緊張,也進一步加劇了該賽道的火爆。

處於熱門賽道,疊加國產化加速趨勢,芯擎科技受到資本追捧也就不足為奇了。經過多輪融資後,公司已成為芯片半導體獨角獸,並出現在福布斯中國2022年新晉獨角獸名單之中。

02

 智能座艙芯片要供貨了?

芯擎科技聚焦汽車電子芯片領域,最為津津樂道的產品是“龍鷹一號”,公司自稱這款芯片由300多位工程師歷時兩年多時間研發成功,創造了國內團隊在7納米制程車規級超大規模SoC首次流片即成功的紀錄。

在今年3月30日舉辦的發佈會上,公司正式宣佈“龍鷹一號”量產和供貨,同時,搭載該款芯片的多款國產車型也將在今年中期開始陸續面市

從類別來看,汽車芯片可分為主控芯片、存儲芯片、功率芯片和傳感器芯片四大類。目前汽車芯片已在動力、車身、座艙、底盤等領域廣泛應用,像芯擎科技生產的“龍鷹一號”就屬於智能座艙芯片

車載芯片應用分佈,圖片來源於平安證券

技術方面,相關研報顯示,在車規級智能座艙芯片領域,目前高通、三星等國際巨頭的7納米及8納米制程座艙芯片已實現量產,高通發佈的第四代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台甚至已經採用5納米制程技術

而國內廠商中,較多選擇16納米或28納米的工藝製程,採用7納米工藝製程的極少。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國內廠商中,芯擎科技的7納米車規級智能座艙芯片已處於領先水平。

03

 商業化落地存在考驗

近年來,汽車半導體行業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1年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約500億美元(約3400億元人民幣),中國市場佔比在28%左右,據SA預測,到2027年全球汽車半導體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接近千億美元,而中國市場的佔比也將提升至36%。

值得一提的是,在汽車芯片的應用方面,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量比燃油車高,且品牌車企在高端車型上應用高算力智能駕駛芯片正成為一種潮流,未來隨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高及銷量的增加,汽車芯片行業也將迎來發展機遇。

相比於消費級芯片,車載芯片雖然對性能要求不高,但對安全性、可靠性、環境適應性等方面要求嚴苛,且車規級芯片驗證週期較長,一般需要3至5年,而且需要進行嚴苛的認證工作才能進入一級供應商或車廠。

技術壁壘高,產品開發、認證、導入週期長,這就意味着製造車載芯片前期需要投入高昂的研發成本,進入門檻相對較高,所以行業競爭格局也相對穩定。

在全球車載芯片市場上,英飛凌、恩智浦、瑞薩、德州儀器(TI) 、意法半導體等國際巨頭已佔據較大市場份額。其中,德國芯片巨頭英飛凌在收購美國半導體公司Cypress之後,市佔率穩居首位;荷蘭半導體企業恩智浦和日本的瑞薩也有較強競爭力。

目前我國汽車芯片的自給率不高,據IC Insights統計,2021年國內汽車芯片自給率只有5%,可見有大量汽車芯片依賴進口,這也意味着存在較大國產替代空間。

在此背景下,國內許多企業紛紛湧入汽車芯片賽道,據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統計,2022年國內開發和生產汽車芯片的企業大概有110家至130家,其中有50%的企業公開宣稱已實現量產應用,但超過70%的企業供應種類在10種以內。另外,宣稱有車規級產品或者量產應用的上市公司有50多家。

當前我國汽車芯片行業處於發展早期,儘管國內已有許多企業進入這個賽道,但各家的產品類型和數量較少,且大部分汽車芯片產品僅獲得初步車軌級認證,上車的道路還很長。拿芯擎科技來説,雖然其寄予厚望的智能座艙芯片“龍鷹一號”已宣佈量產和供貨,但未來能否脱穎而出,還有待市場檢驗。

04

 結語

汽車電子芯片是一個千億級別的市場,未來仍將繼續增長。目前我國汽車芯片自給率較低,國產替代空間很大。但車載芯片對安全性、可靠性等要求嚴苛,產品驗證週期長,前期研發投入巨大,這對企業的技術水平和資金實力都是一種考驗。對於芯擎科技等汽車芯片廠商而言,在產品實現量產出貨之後,還面臨着如何獲得更多訂單、提高市佔率等挑戰。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