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本土牙膏三巨頭的突圍史與未盡路
格隆匯 03-30 09:18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冷酸靈母公司登康口腔A股上市,成為中國本土牙膏產業撕裂外資圍困、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標誌性事件。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及之前,中國牙膏市場,中華、黑妹和兩面針三足鼎立;90年代之後,外資品牌高露潔、佳潔士等爭相進入中國,霸佔了主流市場,本土品牌毫無招架之力。

千禧年之後,本土牙膏品牌們以差異化破局,以修復為賣點的雲南白藥、主打一站式口腔護理的舒客、專注於抗敏市場的冷酸靈,成長為本土牙膏三巨頭。

面對傳統口腔護理市場的存量搏殺,三巨頭謀劃了各自的升級之路,雲南白藥準備將自己在牙膏產業的能力複製到美髮、美膚市場;舒客深化一站式口腔;登康口腔準備外擴,佈局口腔護理、醫療、美容及資本管理。

但首先,它們需要直面並解決自身的問題,比如説雲南白藥的內部調整,冷酸靈亟待推陳出新等。

中國何時才能誕生自己的寶潔與聯合利華?或許它們之中就能找到種子選手。

外資血洗

很少有人知道,我們現在每天都在用的牙膏,在中國已經有超過100年的歷史了。

1922年,中國化學工業社研製出我國第一支牙膏,開創了中國口腔清潔護理行業。

1949年,牙膏行業正式形成,期間50年,中國牙膏產業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當時的三大牙膏品牌,中華、黑妹和兩面針,各自佔據東部、南部和西部市場,再加上一些中小型的區域性牙膏品牌,彼此之間並無明顯的直接競爭。

這種風平浪靜的局面,在上世紀90年代,逐步被打破。

1992年,世界最大的牙膏品牌高露潔進入中國市場;3年後,寶潔旗下的佳潔士也來了;幾乎同一時間,聯合利華收購上海牙膏廠,藉助中華牙膏,佈局中國市場……

早期,外資牙膏品牌們以高端化的姿態,搶佔核心城市的賣場貨架,高舉高打。站穩腳跟之後,它們一邊以產品力和營銷策略,從一二線城市到三四五線及以下市場,層層滲透;一邊通過收購攻城拔寨,勢如破竹。

不到十年時間,中國牙膏行業頭部陣營大換血。1996年,牙膏十強榜單中,外資品牌就佔據了兩席,到2000年增加至六席。

眾多中小型區域性牙膏品牌消失於主流消費市場,連黑妹、兩面針、田七、藍田六必治這樣的全國知名品牌,也日漸式微。兩面針的跌宕起伏,堪稱中國本土日化品牌不敵外資而逐漸淪落的經典案例。

民族品牌兩面針誕生於上世紀40年代,1978年研製出中國第一支中藥牙膏,後來逐漸發展為當時中國牙膏行業當之無愧的王者。

即便九十年代外資巨頭來襲,兩面針的市場佔有率也長期位居前三甲,排在中華和高露潔之後,本土品牌第一。2000年-2022年,兩面針牙膏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11.16%、14.22%、16.30%。

2004年兩面針以“牙膏第一股”的身份上市時,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步步緊逼,公司試圖以多元化業務挽救業績,但最終困於內憂與外患,節節敗退。

從2006年開始,兩面針釦非淨利潤虧損,一直持續到2019年。這14年,公司扣非虧損總額度達到14.36億元,平均每年的業務虧損額達到1.03億元。

2020年和2021年,這家公司終於靠日化+醫藥業務實現了百萬級的業務盈利。但是,重新奪回失去的市場,哪有那麼容易?

本土突圍

如果沒有外資牙膏品牌這條巨大的鮎魚,中國牙膏市場持續50年的低水平勢均力敵,就無法破局——這就是市場開放在日化市場的意義所在。

當競爭與淘汰打破了舊有的市場格局,新的種子開始萌芽。

重慶牙膏廠於1986年推出冷酸靈品牌,主打抗過敏市場。“冷熱酸甜,想吃就吃”的廣吿語,讓其成為享譽大江南北的知名牙膏品牌。

在中國輕工業變軌轉制的大背景下,2000年,重慶牙膏廠聯合重慶百貨(600132.SH)、機電集團、化醫集團等,共同成立登康口腔,市場化運作。冷酸靈抓住了市場機遇,迅速崛起,成為那一代中小型區域牙膏品牌幾乎唯一的突圍者。

2005年,雲南白藥牙膏正式上市,這是第一個由醫藥企業打造的牙膏產品,通過對牙齦出血的良好效果,迅速佔領用户心智。

從零開始,雲南白藥牙膏的市佔率像坐上了火箭,成為市場老大,2022年上半年市場份額達到24.8%,獨佔四分之一的牙膏市場。

寶潔、聯合利華等外資巨頭進入中國市場,激活了本土日化行業,催生了藍月亮等一批民營日化品牌。

2006年,藍月亮曾經的銷售骨幹王梓權和曹瑞安,聯合創立牙膏品牌舒客,早期主打美白,現在重點發展一站式口腔護理。

當上一代的牙膏品牌們仍然以清潔為核心定位的時候,三大本土牙膏品牌,以修復為賣點的雲南白藥、主打一站式口腔護理的舒客、專注於抗敏市場的冷酸靈,通過差異化的定位突出重圍,成為本土牙膏三巨頭。

中國市場牙膏品牌頭部陣營中,除了雲南白藥、舒客、冷酸靈,基本就只剩下寶潔(佳潔士)、高露潔、聯合利華(中華)、葛蘭素史克(舒適達)等外資巨頭。

而且,在品牌的高端化程度上,雲南白藥和舒客,還要遠高於佳潔士、中華等品牌。

當本土牙膏品牌們重新奪回陣地,外資牙膏品牌卻顯出疲態。牙膏的酒店渠道,一直被視為雞肋,利潤微薄,且會對品牌形成傷害。早年,我們在酒店看到的一次性牙膏,多為不知名品牌;中間很多年,容易看到黑妹、兩面針等沒落本土品牌;這幾年,連中華等外資控制的品牌,也開始出現在這一渠道。

外患與內憂

冷酸靈依靠在抗敏牙膏市場的領導地位,成功突圍。但是,30多年過去了,它的賣點仍然只有抗敏。

即便此次登康口腔能夠順利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但無論是產品、渠道還是品牌定位,都沒什麼新故事可講。

與薇美姿線上渠道為主、經銷商與大客户渠道為輔不同,冷酸靈依舊是以傳統的經銷為主。近幾年,登康口腔經銷模式收入佔比為八成左右。

整體而言,冷酸靈的品牌定位偏中低端。按線下銷售量計,冷酸靈牙膏的市場份額為9.95%;按線下銷售額計,雖然排名都是行業第四,但市場份額降至6.83%。

與之相對,雲南白藥和舒客,都偏中高端。這影響了冷酸靈的品牌價值,導致公司盈利能力相對有限。

抗敏感牙膏的定位,可以讓冷酸靈在上一個窗口期實現彎道超車,但很難繼續憑藉這個標籤保持到下一個發展階段。

所以,冷酸靈這幾年惡補渠道短板,藉助直播電商打造新渠道,寧可被平台割韭菜,也要儘可能讓自己站上風口。

短期來看,效果是明顯的。2022年,登康口腔營收、業績均實現雙位數的增長,電商渠道功不可沒。但是,新渠道投入產出比的慣性衰減,讓這一劑雞血的長期效果,有待考量。

值得一提的是,登康口腔上市前,公司6次推出現金分紅,合計分配3.34億元,正好與公司三年一期的歸母淨利潤相當。在公司提檔升級的關鍵階段,這種掏空利潤卻等待上市募資的策略,是否得當?

雲南白藥牙膏的市場份額逐年提升,早已成為中國牙膏市場之王。它也有問題,來自內部。

就產品層面而言,雲南白藥作為醫藥、快消雙主業巨頭,業務版圖非常龐大。雖然雲南白藥牙膏規模可觀、盈利豐厚,但在公司內的佔比,較為有限。就資源分配而言,不利於單品牌的繼續提升。

公司層面,陳發樹入主之後,雲南白藥在非主營業務上投入了過多的精力,比如説炒股,甚至還影響到了公司的業務發展和業績表現。2021年,雲南白藥業績腰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炒股虧損。

近期引發市場關注的雲南白藥人事動盪,任職長達14年的總經理王明輝離職,其實就是這種內部衝突的表現之一。

內興與外擴

經過幾十年的普及和發展,傳統口腔護理行業的滲透率接近100%,本身並無太大的增長空間。牙刷市場率先飽和,牙膏市場緊接着進入過剩狀態。

所以,牙膏市場的繼續發展,除了等着二次刷牙率的自然提升,還需要繼續通過產品創新,擠壓傳統牙膏產品的市場空間,內卷出真雄。比如説,成分黨口腔護理品牌白惜,華熙生物甚至推出了玻尿酸牙膏……

或者,固守牙刷、牙膏這些傳統品類的認知入口,積極佈局一站式口腔護理,向新品類擴張。儘管牙刷和牙膏早已進入存量時代,但是,牙線、漱口水、電動壓縮、衝牙器等,目前的滲透率並不高。所以,整個口腔護理市場仍有較強的預期增長。

在這樣的行業預期下,這幾年陸續有口腔護理新品牌出圈,如電動牙刷領域的Usmile、素士科技,漱口水領域的參半等。

薇美姿等品牌,還將自己在成人一站式口腔護理的操盤經驗,複製到兒童口腔市場。數據顯示,近年中國兒童口腔護理產品的市場滲透率僅為30%-40%,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這讓薇美姿收穫了另一個業務亮點——舒客寶貝成為兒童口腔第一品牌。登康口腔的兒童口腔護理品牌貝樂樂,在兒童牙刷和牙膏市場的排名,優於成人口腔護理市場的冷酸靈。

當然,口腔這個市場更大的價值,其實是在牙刷、牙膏、牙線、漱口水這些快消品之外的服務型產品。

登康口腔在招股書中表示,將沿着“口腔大健康”主線,發展口腔護理、口腔醫療、口腔美容、口腔資本管理四大業務。

雲南白藥則將注意力從口腔往上移,在內部開展品類複製戰略,佈局頭皮護理、美膚等產品。電梯廣吿經常出現的養元青,就是雲南白藥力推的新品牌。

壓力下成長,內卷中突破,才能幫助我們培養出寶潔、聯合利華這樣的口腔及大消費龍頭。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