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美銀行股暴跌拖累美股大幅下挫,市場恐慌情緒急速蔓延。港股尾盤跌幅擴大,恒生科技指數跌3.78%,恒指、國指分別跌3.04%和3.06%,恒指下挫605點。本週三大指數加速下跌,且均刷新調整低價,恒指累跌6%失守2萬點大關。南下資金淨流入34.36億港元,大市成交額放大至1664億港元。
盤面上,大型科技和齊挫大市承壓,京東績後跌超11%,百度、快手跌超5%,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均走低;行業板塊近乎全部下跌,行業“內卷”加劇,汽車股大跌居前,汽車經銷商股亦跟跌;濠賭股、蘋果概念股、石油股、半導體股、餐飲股、內房股與物管股等紛紛下挫。另一方面,惟在線教育等個別板塊飄紅,連續下跌的新東方在線反彈約2%,生物科技股部分上升,開拓藥業、歌禮制藥等逆勢上升。
具體來看:
汽車股繼續下挫,比亞迪股份跌超8%,廣汽集團、長城汽車跌超6%,吉利汽車跌超5%,蔚來、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等跟跌。
消息面上,3月初,燃油車上演一波價格戰。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30個汽車品牌直接或間接參與到這場價格戰,甚至有車型優惠超10萬元。多家車企的內部人士近日都表達了“今年市場份額是第一位,利潤往後靠”的態度。因供需關係的變化,降價是車企或經銷商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銀行股集體下跌 ,恒生銀行跌超4%,東亞銀行、匯豐控股、渣打集團、大新銀行集團等跌超3%。
消息上,受到Silvergate倒閉與硅谷銀行流動性危機事件影響,隔夜美股銀行股暴跌,市場恐慌情緒蔓延。
煙草股大幅走低,中煙香港跌超7%,3日連跌近15%,思摩爾國際跌超5%,比亞迪電子、華寶國際、中國波頓等跟跌。
消息面上,中煙香港2022年度增收不增利,淨利同比近乎腰斬,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83.24億港元,同比增長3.23%,歸屬母公司淨利潤3.75億港元,同比下降46.66%。業績下降主要由於東南亞地區因煙税上調和疫情影響導致捲煙市場銷售疲軟。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此前建議上調每支香煙的煙草税。
手機產業鏈股普跌,通達集團跌超8%表現最差,高偉電子跌超5%,比亞迪電子、丘鈦科技等跟跌。
TrendForce集邦諮詢研究統計2022年第四季智能手機產量約3.01億支,環比增長4%,同比減少15.5%。並且預計2023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產量仍會持續下跌,預估僅約2.51億部。Strategy Analytics則預計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郭明錤此前表示,部分手機品牌庫存高達12~16周。
內房股齊挫,佳兆業集團復牌下挫超21%,恒隆地產跌超5%,深圳控股、寶龍地產、越秀地產等均走低。
消息面上,2月房企融資規模環比下降 融資成本微升。中指研究院監測,2023年2月房地產企業非銀融資總額為448.5億元,同比下降0.44%,環比下降15.5%。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日前表示,我們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教育股小幅反彈,大山教育升超5%,新東方、新東方在線、21世紀教育小幅上升。
個股異動
京東大跌11.49%報158.7港元,市值4976.83億港元,市場或擔憂“百億補貼”。有分析人士稱,此次京東股價大跌,部分原因正是由於此前宣佈上線“百億補貼”。京東財報還顯示,推出的“百億補貼”、“買貴雙倍賠”、“天天低價”,不是一次短期的、個別品類的促銷......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京東CEO徐雷也直接回應了這個話題。另外還有消息稱,劉強東去年底就確定:低價是京東零售未來三年最重要的戰略,百億補貼是這一戰略大方向下,京東零售最先打出的第一件利器。
今日,南下資金淨流入34.36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淨流入15.43億港元,港股通(深)淨流入18.93億港元。
展望後市,國海證券表示,根據覆盤,兩會過後一個月,港股大概率上升,其中大消費板塊勝率較高。2008-2022年兩會期間港股上升的概率僅為47%,平均下跌1.96%。但是兩會過後的30天內,港股上升概率達到73%,平均升幅達到5.23%。分板塊來看,在2008-2022年兩會過後30天內,港股所有板塊上升的概率均超過50%。其中大消費板塊整體表現較佳。兩會過後,建議關注港股以下板塊:(1)擴大內需下的消費板塊;(2)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中的港股成長股(例如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經濟);(3)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過渡,後續需關注數據;(4)軍費提升下的港股軍工板塊;(5)低估值或高股息的國企改革和中字頭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