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全面註冊制改革正式啓動,券商板塊備受關注。
今日,港股中資券商股表現活躍,截至發稿,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證券、海通證券漲超3%,中信證券漲超2%,廣發證券、國泰君安均小幅上揚。
消息面上,2月1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相關制度規則,自公佈之日起施行。此次發佈的制度規則共165部,其中證監會發布的制度規則57部,證券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中國結算等發佈的配套制度規則108部。內容涵蓋發行條件、註冊程序、保薦承銷、重大資產重組、監管執法、投資者保護等各個方面。
同日消息,中證金融也發佈了《中國證券金融公司轉融通業務規則(試行)(2023年修訂)》等規則,大幅降低證券公司參與轉融券業務成本。
另外,經中國證監會批準,北京證券交易所將於2023年2月20日正式啓動股票做市交易業務。
隨着A股全面註冊制“箭在弦上”,業內人士普遍認爲,作爲資本市場重要角色的券商或迎來重大利好:一方面,券商投行業務鏈將迎來利好;另一方面,券商財富管理將受益。
此外,業內人士同樣認爲,創投機構直接受益,A股全面註冊制有望爲金融IT貢獻業績增量。
中泰證券認爲,全面註冊制的推出基本上重構了投行的業態,從由賣方主導的通道型業務迴歸到集結定價、銷售等專業服務的綜合性投行業務,加速了向專業化、資本化投行轉型的進程。
全面註冊制啓動,滬深主板3月4日將開始“納新”。伴隨各個板塊的發行上市審覈權全部下放至交易所,A股市場也正式進入滬深京三大交易所“並聯”審覈新時代。
與科創板的增量試點和創業板的存量改革相比,滬深主板的註冊制改革可謂真正的“改革攻堅”。
一方面,上市公司規模龐大。截至2月17日收盤,滬深主板總共有上市公司3190家,總市值超過65萬億元。其中滬市主板1677家,總市值42.44萬億元;深市主板上市公司1513家,總市值22.73萬億元。
另一方面,投資者數量衆多。截至2023年1月,A股市場投資者總數近2.13億,由於沒有科創板和創業板的投資門檻限制,投資者當中絕大多數都投資主板股票。
2月17日,滬深交易所正式發佈了與全面註冊制配套的業務規則、指引及指南,確定2月20日至3月3日接收主板首發、再融資、併購重組在審企業申請,並按在中國證監會的審覈和受理順序接續審覈;自3月4日始接收主板新申報企業申請。
華夏基金指出,全面註冊制改革最直接的影響,體現在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方面,它夯實了直接融資體系的制度基石,將提升投融資效率,提升資本市場有效性,更好地滿足不同類型、不同階段企業的差異化發展,以及他們在不同生命週期的融資需求。同時它將促進A股的“新陳代謝”,提高上市公司整體質量,優化市場資源配置效率。
該機構預計,隨着全面註冊制改革的推進,資本市場能夠更充分地發揮資源配置功能,將更多資源向符合國家戰略的產業、科技產業、新興產業等集中。全面註冊制改革進一步完善了實業和金融業的互動機制,進一步打通融資端到投資端的傳導路徑,形成投融資兩端良性互動生態,也讓“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更加順暢。
作爲全面註冊制的配套文件,本次《轉融通業務規則》修訂涉及的主要陣地爲主板市場,而這也是繼科創板、創業板後,對行之有效的轉融券優化措施的進一步推廣。
市場化方面,主要提升主板轉融券業務的市場化水平和成交效率;降門檻方面,拓寬主板轉融通標的證券範圍和出借人範圍;降成本方面,大幅降低證券公司參與轉融券業務成本,轉融券費率差統一降至0.6%,取消轉融通業務保證金比例檔次最低20%的限制。
該消息相當於給券商定向降準,主要利好券商,據業內估計,能給券商兩融利息淨收入新增48億元。
回顧上一次下調轉融資還是2022年10月20日晚間,中證金融決定整體下調轉融資費率40BP,次日上證指數小幅上漲。時間再往前推,便是2019年8月7日,中證金整體下調轉融資費率80個基點。2019年A股啓動了一輪小牛市,不過消息公佈時到正處於回調中,8月8日證券板塊指數高開3%,但出現高開低走,最終收漲漲1.35%。
再看2016年3月21日,證金宣佈恢復轉融資業務182天、91天、28天、14天、7天五個期限品種,並下調各期限轉融資年利率。當時股市剛剛經歷第3輪大跌,加上市場槓桿水平已處於合理甚至偏低區間,此時,轉融資費率下調,降低在風險可控條件下的槓桿成本有利於釋放市場看多情緒,有助於恢復市場多方對於未來走勢判斷。
調低當日,券商股掀起漲停潮,證券板塊指數漲停。
時間較遠的是2014年8月15日,轉融資業務費率將下調80個基點,182天期轉融資費率從6.6%降至5.8%。當日證券板塊指數漲2.57%,隨後一波大牛市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