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港股新能源車突圍“價格戰” ,海內外投資機構分化嚴重
uSMART盈立智投 01-16 14:34

來源:中國基金報

特斯拉全球掀起價格戰,新能源車的中場戰爭正式打響。

港股市場上,從上市已有20年的比亞迪,到近兩年才密集登陸的新勢力,正經歷從市場火熱追捧,到競爭加劇後開始分化的局面。特斯拉猶如一條鮎魚,讓國產軍團頭頂着競爭加劇、補貼退出和電池價格上漲等多重壓力的同時,還要應對最激烈的一輪價格戰。

而內外機構對板塊的看法也高度分化,半年內巴菲特大幅減持比亞迪遠超市場預期,內資基金卻選擇在股價低點大幅加倉。在沒有看到明確的勝負手的造車新勢力上,內外資機構的持倉信號依舊高度分歧。

競爭格局一超多強

經過多年競爭,國產新能源車開始形成“一超多強”的格局。

產銷兩旺加上產能迅速擴張,比亞迪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86.35萬輛,同比增長208.64%,遠超原有150萬輛預期目標,一舉超過特斯拉全球交付131.39萬輛的表現,成爲全球新能源車銷冠。

從2022年7月開始批露海外訂單情況以來,比亞迪海外累計銷售已達5.59萬輛,近期公司宣佈計劃未來佔下印度四成銷售份額,也點燃了市場對外銷空間的期待。

除了百萬級銷量巨頭的對決外,港股市場上還有大批造車新勢力,如理想、蔚來、小鵬、零跑等車企,2022年全年交付均突破了10萬輛大關。其中,理想汽車以13.32萬輛在上市新勢力中居首,2022年12月,理想汽車以2.1萬輛的銷量創下新勢力中的單月銷冠。理想兩款新車當月交付均破萬,上半年又有新車將面世。若新車準時上市,理想汽車很可能是首個走出虧損的“造車新勢力”車企。

不過,在目前市場格局尚未定型下,新勢力的座次甚至存亡均存在變數。2021年蔚來以12.2萬輛的年銷量居次。近期受疫情影響,蔚來主動調低了四季度汽車交付量,2022年12月交付1.58萬輛,低於市場預期。

股價復甦一波三折

不同個股的走勢,反映出市場對競爭格局的判斷。

疫情初期,正值全球新能源車產能釋放、滲透率快速提升期,疊加寬鬆流動性和樂觀情緒,不少新能源車企彼時創下股價巔峯。2020年3月~2021年1月,比亞迪股價上漲超6倍。

造車新勢力最開始在美上市爲主,多於2021年後登陸香港聯交所,它們沒能趕上這波浪潮。隨着車企之間的競爭加劇,加之市場風格偏好轉變,而不少新勢力仍虧損經營,港股新能源車開始了一段漫長的調整過程。

股價最早見頂的是小鵬汽車,2011年7月上市,同年12月就創下歷史高點。2022年,理想汽車、蔚來、比亞迪於同年6月先後見頂。其中,小鵬汽車表現最爲乏力,從高點迄今回撤8成,成爲聯交所上市後回撤最大的新能源車。經歷了數月的銷量滑坡,2022年小鵬全年交付12.1萬輛,12月同比交付跌近3成,與蔚來、理想相比,處於掉隊狀態。

不過,自從2022年10月底港股觸底反彈以來,新能源車也開始跟隨大市上漲。

開年以來市場的表現,反映出當下國產新能源車銷量的現狀——銷量領先的比亞迪以近20%的漲幅居首,理想和蔚來以17%的漲幅居次,小鵬微漲,零跑反跌。

新近登陸港股市場的零跑,目前仍處破發狀態。基本面上,零跑汽車2022年交付11.1萬輛,因爆款後續銷量乏力,12月交付不足8000臺,整體距20萬臺的年目標也有差距。

1月6日,特斯拉中國宣佈降價,一度引起國產軍團集體下跌,它們的壓力又增加不少。

最新季銷售毛利率數據顯示,特斯拉高達26.38%,高毛率給予其降價底氣。比亞迪只有15.89%,新勢力中最高的理想汽車爲18.90%,也與特斯拉存在明顯差距。

華泰證券表示,特斯拉降價以來,包括小鵬P7、G9、蔚來ES6、ET5、理想L7、L8,比亞迪海豹等相同價格段的用戶客羣都有動搖,尤其是定位年輕化的車款。1月13日,特斯拉宣佈歐美市場跟進降價後,市場預期競爭加劇降低利潤空間,引發新勢力車企股價下跌。

同時,在價格戰的衝擊下,市場會更看重新能源車的增量空間和利潤率。對於曾被市場詬病 “車好賣,錢難賺”的比亞迪,國內機構也在關注其銷量與業績的能否持續兌現。

內外資機構分歧嚴重

新能源車企前景如何,內外資機構很難達成一致。

以比亞迪爲例,巴菲特大舉減持是當下比亞迪最大的利空。2022年8月到2023年初的7次減持,伯克希爾及其關聯公司對比亞迪港股的持股數量,由2.20億股降至1.53億股,持股比率也由20.04%降至13.97%。減持的速度和規模遠超市場預期。

市場認爲減持原因有三:一是兌現長期投資價值,巴菲特投資比亞迪已有14年時間之久,2008年9月巴菲特以每股8港元,買入2.25億股比亞迪股份,耗資18億港元,僅目前減持兌現金額就遠超投資本金。

二是巴菲特或看到比亞迪面臨增長瓶頸的風險。隨着比亞迪產銷量的快速提升,目前國內新能源車的市佔率已超30%;競爭進一步加劇後,市佔率的上升空間可能縮小,且缺乏高端車型拓展利潤空間的前提下,利潤率的提升仍待突破。

三是從地緣政治風險角度選擇沽出。伯克希爾可能今後會聚焦美國本土,因而對海外投資更謹慎。

受股神拋售影響,自2022年6月股價見頂後至今,儘管比亞迪的銷售數據一路上揚,港股股價卻回撤三成。而另一大型外資機構貝萊德,2022年7月~11月也多次小幅減持比亞迪。

內地基金則選擇逢低加倉。2022年三季度,內地基金大舉增倉2520萬股比亞迪港股,約佔流動股份2.3%。增持量甚至高於巴菲特同期減持的1300萬股,但市場影響力卻遠不及。不過,考慮到2022年港股整體的投資環境,比亞迪的表現並不算太差,比較股價幾乎同時見頂的理想及蔚來,同期回撤幅度更大。

降價壓力下,與已經盈利的比亞迪相比,新勢力需要找到更好的路徑去解決定價和盈利空間的平衡點。但有跡象表明,即使在股價快速下跌期,機構也遠沒有那麼悲觀。以理想汽車爲例,2022年三季度股價還在下跌時,披露持倉的對衝基金整體反而增持,對衝基金對相應美股持股從5409萬股增至6310萬股,增持16.65%。

即便近期表現較弱的小鵬汽車,三季度其美股也獲得對衝基金增持19.44%至3599萬股,持股佔比4.48%。不過,這次唱反調的卻是內地基金。內地基金對小鵬汽車港股減持的比率較高,三季度持股量降約六成至180萬股,但影響較小,佔流通股比率僅1.54%。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