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以來,在經歷了過去兩年最冷的寒冬後,港股流動性以及風險偏好改善明顯,港股的春天再次降臨。資金面“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港股”,基本面“病樹前頭萬木春”。圍繞基本面復甦的確定性,積極佈局價值重估的機會。
1、2022年11月以來,在經歷了過去兩年最冷的寒冬後,港股流動性以及風險偏好改善明顯,港股的春天再次降臨。截至2022年12月30日,恆生指數自低點最高反彈幅度達到35.5%,估值PE-TTM由7.2提升至9.7,處於2011年以來的42.7%分位數水平;風險溢價由極值點9.7%下降至6.4%,處於2011年以來的24.8%分位數水平。做空成交額佔比由高點24.5%回落至14%附近。
但是基本面預期改善不明顯,恆指2023年彭博一致預期EPS仍未明顯擡升。
2、分行業來看:
金融行業:截至2022年12月30日,恆生綜指金融行業PE-TTM爲5.8倍,PB爲0.5倍,分別是2015年以來的12.5%、8.3%分位數水平。
地產行業:民營房企暴雷,行業浴火重生,地產行業估值分化。暴雷民營房企行情難以修復,部分優質民企地產在政策支撐下估值有所修復,但仍未回到此前水平,而融資通暢、可持續拿地的央國企地產估值迴歸正常水平,長期更將進一步受益於行業格局的優化。
消費行業:消費行業估值修復較快。截至2022年12月30日,非必需消費2023年預測EPS對應的PE爲19.5倍,處於2019年以來預測PE歷史區間([10.5x , 27.3x])的59.6%分位數水平;必需消費PE爲15.4倍,處於2019年以來預測PE歷史區間([11.8x , 21.7x])的33.1%分位數水平。
TMT行業:2022年底,壓制TMT估值的諸多因素得以大幅緩解,中概股退市擔憂基本消除,疫情防控優化、經濟復甦預期強化,產業監管進入新常態等等。截至2022年12月30日,2023年預測EPS對應的PE爲19.5倍,處於2019年以來預測PE歷史區間([13.3x , 34.2x])的17.3%分位數水平。
1、海外,美債長端利率確認見頂是中期利多,美股對中國股市的影響鈍化。
1)美股1季度將偏熊,1季度美聯儲仍將鷹派十足,“殺盈利”將成爲主邏輯。1月份美股將博弈這輪加息週期的終端利率水平是否超過5%以及維持的時間。雖然此輪美國通脹峯值可能已過,商品通脹趨勢下行,但是,通脹數值仍在高位,特別是服務通脹仍居高難下。等待經濟進一步下行,失業數據惡化之後,服務通脹才能將趨勢性下行。而美聯儲維持鷹派越久,美股殺盈利風險越大。
2)美股後續的調整風險主要是盈利的下行,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將趨於鈍化。美國12月製造業PMI創2020年5月以來的新低,服務業PMI連續6個月處於榮枯線以下;消費數據已經出現增長乏力的跡象,實際個人消費支出自通脹飆升以來就開始疲弱,耐用品、非耐用品實際消費支出甚至負增長,僅服務實際消費支出仍維持低個位數增長,但增速較前期也有明顯下降。
3)1季度美債長端利率有望確立見頂並震盪回落,人民幣匯率有望維持強勢,特別是隨着中國reopen和經濟復甦的信號不斷加強,這將有利於中國資產特別是港股對全球資金的吸引力。不排除2、3月份美聯儲加息可能導致美債收益率短期反彈,但是,期限利差的深度倒掛和美國經濟高頻數據惡化,美債收益率的反彈不過是強弩之末,如果因此導致風險偏好的波動,則應趁機買入。
2、國內,病樹前頭萬木春,Reopen、穩增長的政策將有利於提升風險偏好。
1)一月份,中國的此輪疫情高峯將結束,隨着Reopen的政策組合拳和境內外出行的放開,疊加春節假期,社會情緒將有望否極泰來,謀劃疫後生活。
2)新年新氣象,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組合拳將持續,從而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和工作部署。有三方面重點:一是隨着優化調整疫情防控,短期要順利渡過流行期,確保平穩轉段;二是2023年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根據會議部署,擴大內需優先發力點在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以及帶動性的政府投資、“十四五”重大工程落地;三是落實二十大關於統籌發展和安全、推進高質量發展部署,着力點在產業安全發展和科技自立自強。
主線一:互聯網。受益於Reopen和“弱復甦”經濟背景下的線上消費復甦,特別是,本地生活、廣告、電商等細分業態復甦,受益於互聯網監管政策改善帶來的遊戲、雲等業態復甦,互聯網2023年有望估值和業績雙提升。
美債長端利率震盪回落,有利於提升互聯網爲主體的中概股估值,進而拉動港股互聯網估值。
中概股審計問題逐步解決,2022年12月PCAOB宣稱歷史首次完成對中概股底稿審查,過去兩年互聯網行業估值隱含的大國博弈風險釋放,中概股退市擔憂進一步消除,估值面臨修復。
在疫情防控政策進一步優化之下,跟消費復甦相關的互聯網業務基本面也將受益。互聯網廣告受益於疫後復工復產,廣告主投放預算回暖;本地生活服務中,隨着全面放開,供需兩端潛力有望得到釋放,外賣業務有望迴歸高增速,而到店業務將受益於旅行需求提振及線下流量回歸;電商物流逐步疏通,短期必需消費品和醫藥需求驅動業務回暖,中期受益於各地消費券與平臺推廣促銷;線上旅遊(OTA)方面,疫情開放初期的出行量尚未明顯反彈,但由於疫情放開政策帶來的出行確定性大幅提升,拉動機票等出行產品價格,中長期看好受到長時間壓制的出行需求將強勁釋放;復工復產後消費貸需求有望提升、逾期率有所下降,互聯網金融相關平臺業績有望觸底反彈。
遊戲、雲等業態受益於互聯網監管政策改善。遊戲方面,目前國內遊戲大盤已在築底階段,2022年12月份版號發佈的數量與質量均爲2022年以來最高,反映監管的常態化,隨着2023、2024年新遊的上線,預期遊戲行業將隨着行業不斷推出新遊而逐步恢復。
主線二:消費及服務的結構性行情,受益於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和消費復甦。
食品飲料:春節旺季來臨,啤酒、乳業、軟飲爲代表的食品飲料整體板塊受益於消費復甦的趨勢,以及成本壓力的邊際緩解。
運動鞋服:全國各地陸續優化防疫政策,有望更快見到消費場景恢復。隨着防控限制放鬆後第一波感染高峯的過去,消費意願有望逐步提升,2023年消費將呈現前低後高的溫和復甦。
教育:走出業務調整期,政策帶來的經營不確定性消除。合規業務正常開展,新業務順利推進,有望貢獻穩定營收和利潤,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主線三:內房股及地產產業鏈、金融等高分紅的價值股龍頭,受益於經濟復甦及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構建,特別是優質央企國企港股將有望價值重估。
內房股及地產產業鏈:2023年浴火重生,房地產行業供需格局重塑,高分紅將是價值重估的基礎。融資端實質性利好密集落地,保交樓仍爲房地產行業的首要工作,優質房企的資產負債表率先加速修復;擴大內需爲2023年經濟的首要工作,其中支持房地產改善需求在其中被列爲首位,地產需求端有望迎來更多政策催化,提振市場主體對地產鏈的中長期預期。
金融:經濟復甦將提升高股息的配置價值。2022年港股金融板塊顯著回調,股息率回到歷史高位。隨着中國經濟復甦和房地產行業風險有望好轉,2023年全球資金再配置高股息率的港股金融股,建議掘金資產規模擴張、資產質量向好的銀行股,“基建持續發力+地產邊際改善”將是銀行行情主邏輯。
能源:高分紅“類債券”的配置屬性凸顯。1)煤炭、原油等傳統能源領域的優質國企龍頭,其盈利的穩定性擡升。能源結構轉變大背景下,傳統能源的新增供給更加剋制。2)企業資本開支降低,可用於分紅的比例大幅提高。3)警惕2023年歐美經濟衰退對全球能源價格的影響,可能對能源股造成短期衝擊,所以,建議按照價值股的邏輯,逢低配置高股息率的優質能源龍頭。
主線四:先進製造業尋找阿爾法——生物醫藥、科技硬件、新能源車等。
醫藥:佈局“困境反轉”,藥械是核心主線。藥品、器械市場預期從政策影響走向政策溫和,並且藥械板塊景氣度呈明顯邊際向上趨勢,長期邏輯持續看好。
電子:汽車電子需求維持高景氣。在消費電子需求疲弱的背景下,汽車電子需求是第二增長曲線。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帶動了激光雷達、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域控制器等產品線的需求;車載鏡頭、功率半導體仍在增長賽道。
汽車及汽車產業鏈:2023年行業總量存在挑戰,關注整車優質公司及零部件的結構性機會。隨着全國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發電的發展,功率半導體環節出現一定程度的供需失衡,國內企業藉機擴產並不斷進入下遊配套產業鏈。美國《通貨膨脹削減法案IRA》即將生效,後續將對美國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電力設備提供高額補貼,電池製造、汽車零部件、整車製造等環節也將回流美國,關注受益於美國製造業迴流的零部件企業。
風險提示:全球經濟增速下行;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縮風險;大國博弈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