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小米“過冬”:手機賣不動,還要再苦一年

這周,手機市場可謂「大亂鬥」。vivo、OPPO和榮耀三大選手集體發佈新機,小米雖然還沒發佈新機13系列,但以今年三季度財報的發佈,也湊了場熱鬧。

11月23日,小米發佈三季度財報,和今年前兩個季度類似,營收淨利同比下滑:營收爲705億元,同比減少9.7%,調整後淨利潤爲21.2億元,同比下滑59%。

2022年,受宏觀環境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市場對於頭部公司的財報表現不斷調整預期。於是,當這份財報擺到面前時,小米的關注者們並不意外。

在部分樂觀的人看來,在2022年的極端環境下,小米雖然同比下滑嚴重,但環比營收、淨利沒有延續下滑態勢,而是出現了細微增長,算是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暫時穩住了。

但是,這並不能抹去小米麪臨的增長壓力。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是,手機行業寒冬之下,小米正處於一個新的低谷期。

小米的三大業務營收均同比下滑,其中核心支柱手機業務尤甚。在港股市場,小米股價自2021年達到高峯後,在過去一年裏一直波動下滑。截至11月23日收盤,小米股價報9.8港元,較開盤價下滑0.71%,相較去年的高點下降了70%。

2022年,並非手機市場常態化的一年,小米可謂是一衆安卓手機廠商的代表。出貨量下滑,高端化戰略道阻且長,但市場回暖拐點還未出現,苦日子還沒熬出頭。

01 小米「過冬」:三大業務全線下滑

2022年三季度,小米又一次營收、淨利同比雙下滑:營收同比減少9.7%至705億元,調整後淨利潤同比下滑59%至爲21.2億元。

這已經是小米上市以來首次連續三個季度營收、淨利同比雙下滑。小米方面解釋,主要原因是宏觀環境的變化影響了市場需求。

不過,這一季度,小米的營收和淨利潤維持了環比增長,其中,營收環比增長0.4%,經調整淨利潤環比增長1.7%。

圖片

小米季度營收構成 / 深燃製圖

分業務來看,小米的三大業務,即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品和互聯網服務業務,營收都不算太理想。

其中,佔比最大的智能手機業務,數據同比下滑幅度最大, 也是財報的最大「拖累」。這部分業務營收佔比達60%,但同比減少11.1%至425億元。

小米的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18.3%下降到16.6%,主要受到了智能手機毛利率下滑的影響,從12.8下降到8.9%。

財報會上,小米集團合夥人、總裁王翔提到,去年同期小米的毛利率處於健康狀態,但今年受到了外部環境、全球供應鏈等因素的影響,三季度期間,在海外市場,進行了大幅促銷降低庫存,因此影響了整體毛利率。

第二大業務IoT與生活消費品營收同比下滑9%至190.6億元。原因也是受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需求減弱,尤其在境外需求量大幅下降。佔據收入大頭的智能電視及筆記本電腦業務,在本季度出現了較大程度的下滑。因爲核心零部件價格下降,導致小米智能電視的ASP出現下滑。

而互聯網服務業務營收同比減少3.7%至70.7億元。這也離不開整體環境的影響,主要是由於金融科技及廣告業務收入減少導致。

在所有業務中,小米的智能大家電業務(空調、冰箱、洗衣機),反而成了亮眼的存在,收入同比增長超70%,其中,空調產品出貨量同比增長超70%,超100萬臺,冰箱產品出貨量超34萬臺,同比增長超150%。

不過,小米的全球化戰略下,可以說是「牆內開花牆外香」,某種程度上緩解了部分增長壓力。三季度期間,小米的境外收入爲356億元,佔比50.5%,和去年同期52.4%的佔比相比有所下降,但依然在整體收入中佔據半壁江山。

以手機業務爲例,Strategy Analytics高級總監隋倩對深燃表示,相較其他安卓廠商兩位數的下滑,小米的全球化策略發揮了重要作用。2022年Q3,按智能手機出貨量計,小米在全球52個市場排名前三。

全球化戰略也使得小米海外商業變現能力提升。儘管互聯網服務在營收中佔比較小,但受全球用戶規模擴大的影響,小米境外互聯網收入同比增長了17%,在整體互聯網服務收入的佔比爲24.2%。

收入在減少,小米的研發費用卻在增長。在發展造車新業務的決心下,這一季度,小米研發費用同比增長了25.7%至41億元,環比增長了8%。這一季度,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的費用達到了8.29億元,環比增長了35%。

三季度期間,小米的員工規模同比擴大,而且主要是研發人員規模的擴大。根據財報,到9月底,小米全職員工有35314名,其中研發人員有16911人。而在今年6月底時,小米全職員工有32869人,研發人員有14700人。

02 庫存難清、高端難衝,小米還需努力

小米財報失速背後,主因是手機業務遭遇逆風局。

根據Canalys報告,2022年三季度,是手機市場過去九年以來表現最爲糟糕的第三季度。外部環境風雲詭譎,小米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

手機行業資深分析師李剛對深燃表示,今年是手機行業過去十年裏最差的一年。原本手機市場就已經是一個成熟到可以說是「夕陽產業」的市場,再遇上經濟下行、疫情蔓延、局部區域衝突的宏觀環境,使得手機廠商們增長變得十分困難。

不過,小米的出貨量走勢和手機市場大盤的節奏還算基本吻合。三季度期間,小米手機出貨量約4020萬臺,同比下滑了8.4%。而Canalys相關報告顯示,三季度全球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滑了9%至2.98億部。

由於2022年開年以來形勢急轉直下,清庫存、衝高端,成爲了手機廠商們發展的關鍵詞。

據李剛監測,手機廠商們今年以來一直面臨着比較大的庫存壓力,預計需要兩到三個季度來消化,也就意味着,今年底乃至明年初纔能有所緩解。

財報會議上,王翔的說法也印證了這一點。他提到,小米整體庫存水位穩步下降,同比環比均降低9%。目前中國地區庫存已經回到了健康水平,將會利用四季度促銷節日來緩解海外庫存問題,希望經過第四季度及明年的1月、2月份的努力,庫存達到健康水平。

四季度的雙11大促期間,安卓廠商也在加速清庫存,但整體手機市場出貨量的表現,遠遠比不上去年。

據李剛監測,今年雙11活動期間,國產手機廠商們的出貨量僅能達到去年同期的60%左右。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顯示,今年中國雙11購物節期間智能手機銷量爲900萬部,同比下降35%。

一直有着線上電商優勢的小米,表現還算突出,31%的銷量份額和13%的營收份額,都排名第二,僅次於蘋果,並在中端市場佔重要位置。

與中低端手機市場競爭激烈、下滑明顯相比,2022年高端市場受影響較小,意味着有更大的增長空間。這也使得國產安卓廠商們必須加速高端化。

然而,促銷清庫存,也影響着小米的高端化進展。根據財報,三季度期間,小米智能手機ASP(智能手機平均銷售單價)同比減少3.0%至每部1058.2元,整體ASP減少主要是由於三季度境外市場增強了促銷力度。

相較全球市場,小米在中國大陸市場上的高端化探索進展更快一些。財報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在中國大陸地區,小米定價在3000元及以上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約14%,ASP同比增長約9%。

進入四季度,近期安卓廠商集體發佈新機,而且重點放在中高端旗艦機和摺疊屏手機上,依然在加速衝刺高端化。隋倩認爲,廠商們在比拼配置和價格之外,進一步在生態和用戶體驗上下功夫,這指明瞭手機市場的發展趨勢,但廠商們也需要持之以恆。

李剛認爲,2022年手機廠商們刺激市場的動作,效果縮減了不少,新機發布也很難喚起用戶的購機熱情。

廠商們也漸漸清楚,高端化品牌的確立,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王翔指出,或許從前行業衝刺高端可以靠一兩款產品速勝,但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小米不期待通過一兩款產品就完全贏得高端市場。

03 低谷中的小米,至少還要再「苦」一年

進入2022年,小米自成立以來已經走過12年。這12年裏,小米也並非一帆風順,而是走過了無數起起伏伏。

今年8月,小米創始人雷軍將年度演講主題定爲了「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這一主題也被看作是暗示着當下小米的處境。營收淨利雙下滑的財報,也昭示着小米的發展勢頭大大削弱。

回顧小米的發展史,可以看到,2015-2016年是小米遇到的最爲嚴峻的一次低谷。

小米在8月發佈的《小米創業思考》一書中指出,2015年小米未能完成當年的銷售目標,進入了兩年的低谷期。

「那時,手機行業,從來沒有一家公司在銷量下滑後,還能成功逆轉的。」雷軍曾在小米十週年演講中也提到,當時的小米正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形勢極其嚴峻。「那段時間,苦不堪言。有一天下班,我數了數,一天下來,我居然開了23個會。」

圖片

小米手機出貨量成長曲線 / 圖源《小米創業思考》

至於遭遇低谷的原因,從外部環境來看,一方面是智能手機市場從剛起步到趨於飽和,小米依靠的電商發展路線遇到瓶頸;另一方面是手機市場進入寡頭化,競爭更激烈,變成了「航母編隊」之間硬碰硬的全面陣地戰。而在小米內部,快速發展導致心態膨脹,錯誤判斷形勢。而且內部積累了大量的問題,管理體系跟不上,小米模式出現變形。

在這之後,雷軍對小米管理團隊以及供應鏈體系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之後,纔在2017年重回增長。

除此之外,2014年,小米剛進入印度時,也狠狠地摔了一跤。在品牌、渠道還沒做好的情況下,小米印度團隊直接定了50萬臺旗艦機,但沒想到居然賣不動,高達10億的庫存,讓剛起步的印度業務遭遇滅頂之災,最後不得不在全球找市場消化,但依然損失慘重。

另外,從2018年到2019年,受外部競爭環境以及市場瓶頸等因素影響,小米手機出貨量增長再次放緩。2019年全年,小米三大業務支柱,營收增速均同比下滑。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小米發佈「手機+AIoT」的雙引擎戰略,以及雙品牌策略,紅米主打大衆市場,小米主攻高端市場。

在2022年,小米進入了一個新低谷。繼2021年一季度小米股價達到35.9港元的高值,二季度小米手機出貨量首次升爲全球第二後,進入2022年,小米股價一直波動下跌,出貨量也只是維持在全球第三的位置,開始在低谷徘徊。

這一次低谷,和此前的內部管理、決策失誤帶來的危機相比,外部環境影響的因素佔比更大。這也使得業績的復甦成了未知數。

「市場依然對2023年手機市場的回暖持保守態度。」李剛表示。當前手機廠商們也都保持着收縮過冬的策略,從上遊減少元器件的訂單,到下遊在市場開拓時,投入更加保守,拓展區域也是以政策環境更爲友好的區域爲主,都可以看出來。

隋倩也指出,預期2023年全球手機市場還會繼續萎縮,中國市場也將繼續在下行通道內,樂觀來看,到明年四季度或許會有輕微反彈。

保守來看,小米的低谷或將至少持續到2023年中。從環比的數據來看,在當前形勢下,小米只能說是基本穩住了。但是增長拐點,依然還未出現。

業內人士將關注焦點正轉向小米的造車業務,甚至擔心,造車業務會拖垮小米的現金流。財報會上,王翔指出,三季度小米的造車研發人員超過了1800人,小米在造車上的投資效率和規模不會對集團造成重大影響。

不過,時至今日,小米造車對外界披露的信息不算太多,只有費用投入的增長和人員規模的擴大,以及2024年上半年量產的期限。

這意味着,2024年或將是小米非常重要的一年。無論手機業務還是造車新業務的轉折點或將都出現在這一年,至少在接下來的一年裏,小米還得繼續過「苦日子」。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