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可口&百事:終於要分出個勝負了嗎?
uSMART盈立智投 11-04 17:32

“你是豬!”“你纔是豬!”“你說什麼!”......班主任有小朋友爭吵趕緊跑了出去,原來是可兒和小百又打架了。

“你們兩個趕緊給我住手!”班主任一把子扯開了兩人,“爲什麼又打架?”

“他不如我厲害!”“你纔不如我厲害!”......原來又是這個話題,班主任厲聲道:“小朋友要好好相處,給我回去寫檢討!”可兒和小百隻好灰溜溜地走了。

望着他們漸行漸遠的身影,就連班主任也不禁在想:是呀,到底誰更厲害呢?

欲知詳情,請諸君聽我娓娓道來~

有史以來,可口可樂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KO)和百事可樂公司(納斯達克代碼:PEP),這兩位“肥仔快樂水”的巨人,到底誰更厲害確實是大家喜聞樂見的話題。炒得火熱的時候甚至可以分成“可家”和“百家”兩個粉絲羣體。

而在財務上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可兒和小百今年爲止股價都是處於一個上升的趨勢。也就是,在今年這個“經濟亂世”中,你完全可以相信他們倆作爲“保底”。

而可兒和小百掌控着全球三分之二的軟飲料銷售,雖然含糖飲料近年來面臨着一些長期的阻力,尤其是在發達國家,但他們倆都很“聰明”,各自有着自己的“小算盤”。

在大衆眼裏,他們倆就像是兄弟一樣,相愛相殺,感覺上差不多。但經過分析,我們會發現他們倆在商業模式上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那讓我們快來看看有哪些不一樣吧~

第一回合:經營數據

小百在上個月中旬都公佈了自家Q3成績,可兒也緊接着他的步伐在上週也公佈了Q3財報。

先看看小百,他的股價像“開了大招”一樣,大幅上漲!每股收益爲1.95美元,比市場預期高出0.11美元;營收爲219.7億美元,同比增長9%,比分析師預期高出11.3億美元。雖然說外匯方面受到了一點點打擊,但是營收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在北美地區不管是食品還是飲料都是有所上漲的,其他地區比如歐洲地區雖然銷量減少了,但營收也上漲了1%;而亞洲地區則都有增長。可以看出來小百真的“穩如老狗”。

而且人家還超額完成了目標呢,小百的管理層本來預測2022年會出現高達10%的通脹阻力的,結果百事還是拿出了12%增長的有機營收成績,超額完成了大家給定的10%的任務。2022年的每股收益預測也從6.63美元上調至6.73美元,較21財年增長7.5%。

太秀啦!

再看看可兒,看這裏各位以爲我會用個“先揚後抑”的方式?NoNoNoNoNo,可兒的成績同樣亮眼~

和百事可樂一樣,可口可樂的業績也超過了分析師的預期。每股收益0.69美元,高於0.64美元的普遍預期。經過調整後,可口可樂淨銷售額增長10%,達到110.5億美元,超過分析師預期的105.2億美元。

單位銷量也有4%的提升,其中“零度可樂”的表現最爲亮眼,增長達到了“11%”。淨利潤達到了28.3億美元,也就是每股65美分。比去年的的每股57美分還是有明顯增長的。而管理層那邊表現也是紛紛超出了預期。

也是太秀了!那這第一回合就算平手吧!~

第二回合:你的可樂我的可樂好像不一樣~

先說可兒,可口可樂是世界上最大的非酒精飲料公司,他們家擁有超過500個品牌。

碳痠軟飲料,也就是可樂,是可兒的產品大類,在非酒精即食飲料這個市場中,可兒佔有的份額是小百的兩倍多。

小百則走了一條跟可兒不太一樣的路線。他們家55%的淨收入都來自一個地方——美國。而相比之下,可兒更喜歡走國際化。其中三分之二的收入都來自海外,也佔據了全球飲料市場的36%。

有一點很明顯的不同就是,小百他其實零食方面會更厲害一點。零食收入佔總收入的55%,目前的增長速度還超過了“百事可樂”這款飲料本身。

在鹹味零食市場上,小百更是“一騎絕塵”,市場份額高居第一,是第二名的9倍多。樂事的是小百的“寶貝兒子”,其銷售額超過了300億美元,是全球最暢銷的休閒食品品牌。

還有一點很不一樣的就是,由於可兒確實“財大氣粗”,因此他在成本上是可以佔到很大的便宜的。可兒對他的大部分產品並沒有進行過多的包裝和分銷,反而對自家的可樂採用濃縮液和糖漿,大大降低了自己的成本。

而他的具體方法就是把包裝業務交給生產可樂瓶的廠家來負責,一波操作下來可口可樂的毛利率高達60%。有着這樣的優勢,可兒可以把營收利潤率擡到20%左右,而百事則爲15%左右。

其實還有這很多的不同呢,比如可兒的份額大,但是員工數量只有小百的四分之一。再比如,可口可樂的營銷支出佔營收的比例只有一點點,而百事可樂的營銷支出佔營收的比例卻達到了一半左右。

好吧,看來這個回合也是打平了~

他們倆該買誰?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都是穩健的投資選擇。但是並不是說他們都可以盲目地投資,在過去的十年裏,小百的股價漲幅都達到了標普500的標準,但是反觀可兒卻遠遠落後於市場。但是要論品牌實力的、規模和跟分銷優勢的話,其實這兩個“冤家”都各有千秋。

那我們就不非要挑一個了,全都要那又怎麼看呢?那樣我們就可以看到他們兩家都“有着光明的未來”。世界上約80%的人口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這些國家的商業飲料約佔飲料消費的30%。隨着發展中國家中產階級人口的增加,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產品的銷量應該來說還會穩定上漲。

而且這兩家都不是那種只會自己蠻幹的類型,面對美國和歐洲消費者的要求,可口可樂找Monster來合作,而百事可樂則和星巴克、立頓合作,都是爲自家產品組合多樣化來做好鋪墊的~

好吧,講了這麼久還是沒分出勝負,可惡呀!

總結一下(敲黑板)~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這兩家公司確實分不出誰更厲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其實他們的股票都很“穩健”。有些人會認爲這在當前的環境下,他們倆都是很不錯的選擇。當然,穩健的同時代表着收益並不太高,如果是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金主爸爸可以繼續關注我們這個良心欄目哦~

那麼這就是今天的所有內容啦,下課~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It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