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硅谷巨頭冰火兩重天,美股即將迎來拐點?

本週最後一個交易日,美股三大指數全線上漲,道指漲2.59%、納指漲2.87%、標普500漲2.46%。這一週,美股科技巨頭冰火兩重天。

1、科技巨頭冰火兩重天

日前,微軟、谷歌、Meta三家公司發佈財報,Meta利潤暴跌52%到44億美元,微軟營收增速降至五年最低,谷歌的營收增速從去年同期的41%驟降至6%。滑鐵盧一般的財報表現,讓他們的股價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財報發佈後,谷歌、微軟盤後股價跌幅超6%,Meta則直接暴跌近20%。

硅谷巨頭紛紛暴雷,蘋果則在一片哀嚎中獨善其身。根據蘋果公司發佈的三季報,第三季度蘋果總營收為901.46億美元,同比增長8.1%;淨利潤207.1億美元,創同期淨利潤新高。顯然,相比其他巨頭,蘋果這份財報並沒有那麼糟糕。財報發佈後,蘋果大漲7.56%。

持續處於高位的通脹數據,俄烏衝突等帶來的大宗商品價格上行等,美聯儲開始啟動最近30年以來最為激進的加息,期間美股市場持續下跌。高估值、缺乏現金流的科技股更是首當其衝,迎來了科技寒冬。

然而,深陷泥濘的美股在近期好似迎來了轉機。雖然通脹依舊處於高位,但數據基本符合預期。美國9月核心PCE物價指數環比上漲0.5%,符合預期,同比增長5.1%,稍低於預期值5.2%。

這個數據不禁令市場浮想聯翩,是否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信號要出現了?加息步伐是否能開始有所放緩?而美股近期走勢表現,似乎也在提前佐證這一預期。

這一預期,實際上近期也在逐步加強,美股10月中旬其實已經迎來了波段性的反彈。此外,跟蹤美股主要股指的ETF份額也在逐步增加,説明已經有資金開始加碼。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和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白馬股”輪番絞殺

今年以來,A股主要股指迎來了程度不一的下跌。截至10月28日,上證綜指今年累計跌幅19.89%、上證50指數累計跌幅28.93%、中證1000累計跌幅22.10%。

顯然,以白馬權重為首的上證50指數,已經進入了所謂的技術性熊市,以中小盤為主的中證1000反倒表現沒那麼差。而上證綜指的相對強勢,則主要源於上半年新能源板塊上漲的支撐。一旦拋開了新能源,白馬藍籌慘不忍睹。

10月以來,貴州茅台累計跌幅27.37%、伊利股份21.53%、海天味業25.50%等等,除了三季度業績不及預期的因素外,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資金抱團的瓦解、估值高企以及外資出逃。

曾幾何時,包攬各行各業龍頭公司的“茅指數”風光無限,高成長、業績穩定的特性使得市場對其高估值的容忍度十分高。然而隨着美聯儲緊縮週期的不斷,人民幣貶值持續,外資配置A股意願降低,資金出逃在三季度以來加速。如此之下,市場風險偏好降低,白馬股的估值溢價幾乎消失。

市場從來都是“二八定律”,大部分的投資者都是不賺錢的。所以當大部分人認為“茅指數”無懈可擊的時候,它跌下神壇了。

短期來看,白馬股的風險還在,經濟不濟對業績本身就有影響,市場風險偏好降低對估值也有壓制,何況外資流出的情況也不知道會持續到什麼時候。但從另一層面看,當市場對它敬而遠之的時候,或許就是撿起它的時候了。投資的密碼往往都很簡單,買在默默無名,賣在狂歡大熱。

假若美聯儲加息有望放緩以及國內經濟整體回升趨勢下,如果大白嗎業績能夠保持穩定,那麼今年的持續回調或許就是後期的配置良機。

3、六大行日賺37.56億

昨日晚間,國有六大行(工、農、中、建、交、郵儲)三季報披露完畢。

據統計,六大行前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超2.8萬億元,同比增長2.36%;實現歸母淨利潤10254.22億元,同比增長6.47%。以273天計算,六大行在前三季度平均日賺37.5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28億元。

從披露的業績來看,銀行的營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一如既往的超強吸金力。但與背離的卻是其股價,銀行ETF10月累計跌幅8.13%。

一方面是銀行處於成熟期,成長空間不大了。另一方面則是銀行股盤子太大了,推動其股價上漲需要大量資金,所以在沒有資金合力的情況下,整個板塊也就很難發力。

直白點説便是當前市場持續調整,目前資金也並沒有把注意力放在銀行這一塊。但三季度的業績着實亮眼,疊加銀行板塊調整時間較長,或許當市場回暖時,便會有資金降臨。

對於銀行板塊四季度基本面,業內人士也均表示看好。一方面,信用擴張確定性較強,信貸需求回暖。光大證券表示,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各類專項再貸款和中長期低息貸款等政策支持下,基建、製造業等領域信用擴張確定性較強。 

另一方面,銀行板塊負債成本壓力有望得到緩解。光大證券研報表示,存款掛牌利率下調有助緩釋負債成本壓力,資產負債重定價週期錯配或驅動銀行第四季度淨息差階段性走平。 

值得一提的是,從歷史經驗來看,四季度通常為銀行板塊估值修復窗口。申萬宏源證券研報表示,四季度正值資金換倉、估值切換的年關窗口,交易因素亦不可忽視。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