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威首發生物科技創新50報告 中國發展機遇前所未有
由畢馬威主辦,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協辦,並聯合多位行業專家共同評選,第一屆畢馬威中國生物科技創新50報告發布,本次評選報告重點集中的領域包括生物製藥、細胞治療與基因治療、醫療器械、體外診斷、藥物研發等,其中生物製藥所佔比例最高;從地域上看,滬、杭、京、深位列前四,城市群集聚效應強勁。
畢馬威中國副主席江立勤表示,生物醫藥科技產業正快速由最具發展潛力的高技術產業向高技術支柱產業發展。中國人口老齡化帶來大健康消費不斷升級,相關醫藥監管新政的紅利逐步釋放,給生物科技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報告認為,當前頂層設計及規劃的完善助益了總體利好的創新政策環境。2017年發佈的《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被視為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審評審批改革的重要里程碑,為生物科技創新明確了發展方向。「十四五」規劃將創新作為新發展理念中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強化了中國科研領域的頂層規劃,中國生物科技創新企業將順勢而為,助力於實現新規劃中科技前沿、創新體系、創新產業及人民健康四個方面的戰略目標。
畢馬威中國生命科學行業主管合夥人于子龍指出,近年來中國獲批上市的創新藥總數、獲批的國產創新醫療器械數量顯著增加。中國在研發管線產品和首發上市新藥的數量方面,對全球的貢獻越來越大,成功進入全球研發領先梯隊;同時,醫療器械企業的專業授權數量自2016年以來也穩步增長。在上市後市場准入方面,國家醫保談判周期縮短、准入窗口增加,越來越多的創新藥物可以通過談判方式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也為創新藥物支付提供了更大的支持。
根據本次報告評選情況,華東區位於長三角城市群的企業佔比高達61%,可以看出長三角地區生物科技發展潛力非常強大;華北區,以京津冀為核心的企業在本次評選中佔比16%;華南區以粵港澳為核心區的企業在報告中,優勢也非常明顯,相關企業數量占比23%。
關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