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華泰證券:來自股債蹺蹺板的啟示
格隆匯 08-09 07:29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華泰固收張繼強,作者:張繼強、陶冶、張健、何穎雯

摘   要

核心觀點

近期國內股債蹺蹺板效應重現,我們在本週稍加探討。地產、疫情等擾動下,國內基本面進入弱修復狀態,貨幣政策沒有大幅收緊基礎,預計股債蹺蹺板現象將持續且頻繁。美國就業數據強勁,海外緊縮交易邊際升温。在此大環境下,大類資產排序:A股>港股>美股,農產品、黑色>能化>有色,十年期美債收益率或將於2.5-3.2%區間寬幅波動,中債小機會尚未走完。國內股債性價比平衡,股市略佔優。市場環境中期對股略有利,但債市短期有小機會。關注地產風波中的對沖交易策略,比如空新開工鏈條+多竣工鏈條;基建加速形成實物工作量,多瀝青+空原油以規避成本波動。

核心主題:股債蹺蹺板的市場啟示

股債相關性變化背後的核心影響因素是宏觀環境,基本面驅動時股市與債市更容易出現“蹺蹺板”效應,在流動性驅動或出現系統性風險時,股債容易同漲同跌。今年以來,國內流動性長時間保持寬鬆,基本面因素在大部分時間是資產價格的核心驅動,股債蹺蹺板效應較為明顯。海外恰恰相反,美聯儲加息預期的變化驅動資產價格,股債呈現明顯的正相關。後續國內基本面“弱修復”,貨幣政策沒有收緊的基礎,預計股債蹺蹺板將持續,股債雙殺的概率較低,固收+等混合配置策略投資體驗不差,不過需要把握股債之間的強弱切換和結構機會。海外在通脹顯著降低前預計股債繼續同漲同跌。

市場狀況評估:國內弱修復,海外緊縮交易有所升温

地緣事件+地產風波+局部疫情等擾動下,國內交易基本面從小復甦轉為弱修復,而美國“淺衰退”→“早降息”的預期有所鬆動,歐洲壓力超過美國。國內政策整體處於穩增長推動落地和見效期,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政策利率調降概率較低,5年LPR尚有可能。財政政策以政策性金融發力為主,地產政策出現加碼跡象,整體可能還在“穩而不強”。外部流動性偏緊,而國內流動性維持寬鬆。債市“缺資產”的狀態短期難撼動,信用利差等處於歷史低位。股市估值(PE-TTM)整體中性,不過中證500仍處於低位,相對估值來看股市略優於債。股債相關度偏低。

配置建議:中期環境對股略有利,債市短期有小機會

大類資產排序:A股>港股>美股,農產品、黑色>能化>有色,十年期美債收益率或將於2.5-3.2%區間寬幅波動,中債窄幅波動。市場環境中期對股略有利,但債市短期有小機會;權益層面建議繼續挖掘結構性機會,債券層面將超長利率加超短底倉換持為性價比較高的5年期利率債並嘗試波段。宏觀對沖策略上,地產風波中,嘗試構建空新開工鏈條+多竣工鏈條博弈保交樓;基建加碼,瀝青向好,嘗試多瀝青的同時空原油規避成本端波動;鋼廠利潤小幅修復,長材供給優化,仍可繼續多螺紋+空鐵礦、雙焦;中期海外衰退陰霾難散,美國加息放緩,歐、日“接棒”,可以嘗試做多金銀比。

後續關注:國內7月金融和通脹數據、局部疫情、美國7月CPI

國內:1)7月金融數據;2)7月CPI、PPI數據,CPI破3的可能;3)地緣事件後續進展;4)江浙等部分地區有序用電政策是否會蔓延;5)局部疫情反覆。海外:1)美國7月CPI,通脹是否見頂;2)美聯儲官員講話,7月就業、通脹數據公佈後對緊縮預期的重新校準;3)美國8月密歇根消費者預期指數;4)德國、法國7月CPI、英國二季度GDP。

風險提示:疫情發展超預期;地產下行超預期。

核心主題:國內股債翹翹板重現

近期國內股債蹺蹺板效應重現,特別是在日內價格變化中也有明顯體現。股債“蹺蹺板”是指股和債兩個市場一方走高時另一方可能會走低,呈現出此消彼長、此起彼伏的現象。8月3日上午股債都比較平穩,午後股市和國開債收益率幾乎同步下行。無獨有偶,8月5日上午股市和債市波瀾不驚,下午股票明顯上漲且債券收益率上行。

股債相關性變化背後的核心影響因素是宏觀環境,基本面驅動時股市與債市更容易出現蹺蹺板效應,在流動性驅動或出現系統性風險時,股債容易同漲同跌。理論上的含義在於,經濟增長—>盈利預期—>股市分子端影響遠大於利率和估值影響,從而導致股債蹺蹺板。反過來,如果是流動性衝擊,影響股市分母端(估值)和利率,表現為同漲同跌。

這在實踐中也能得到驗證,國內股債在大多數時間段內表現為負相關,2003、2007、2010、2018年、2020年等都是典型的基本面驅動下的股債蹺蹺板走勢。而貨幣政策持續寬鬆/緊縮的情況下,股市和債市流動性大概率同松/緊,就會出現股債雙牛/雙熊的局面。最為典型的就是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為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央行貨幣政策全面寬鬆,股市債市流動性均充裕,股債均上漲。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階段,面對系統性衝擊時,我們也經常看到股債匯同跌的情形。

今年以來,國內流動性長時間保持寬鬆,基本面因素在大部分時間是資產價格的核心驅動,股債蹺蹺板效應較為明顯。不過在4~5月期間,疫情衝擊形成了系統性風險,股債也呈現同漲同跌。今年來國內宏觀環境由基本面驅動的特徵顯著,一方面,PMI大幅波動,疫情影響導致4月一度低至47.4%,6月回到榮枯線上方後7月再次下穿至49.0%;另一方面,貨幣政策維持穩定,1年期MLF未變,5年期LPR小幅下調15個bp。因此在今年來的大部分時間裏,股債基本呈現負相關。例外出現在4~5月,疫情衝擊使得投資者信心普遍受挫,一度導致股債雙殺,而後續市場信心修復過程中股債又出現同漲。

海外恰恰相反,美聯儲加息預期的變化驅動資產價格,股債呈現明顯的正相關。經濟越好→貨幣政策越緊的邏輯下,基本面的好消息對市場來説就是壞消息,上半年美國股債雙殺。7月市場又一度切換到“壞消息就是好消息”的模式,經濟數據越差反而交易流動性寬鬆,股債雙雙反彈。

啟示:

1、國內經濟基本面正處於向潛在增速靠攏的“弱修復”過程中,貨幣政策不存在收緊的基礎。基本面和風險偏好主導下,我們預計國內股債會持續呈現蹺蹺板效應。鑑於基本面趨勢不強且預期反覆,蹺蹺板現象會頻繁出現。

2、流動性充裕環境下,現金性價比最低,仍建議積極尋找股債機會。

3、固收+及混合配置產品最擔心的情景是股債雙殺情形,目前發生的概率較低,投資體驗不差,但業績表現取決於能否把握好股債之間的強弱切換和結構機會,彈性將主要來自於股。

4、美股、美債在通脹顯著降低之前,流動性變化仍是海外資產的核心驅動,美國7月強勁的非農數據也再次證明了經濟基本面暫時不是主要矛盾。股債持續的正相關性導致傳統的60/40股債組合有失效風險,可能需要適度增配REITs等另類資產。

市場狀況評估

宏觀象限

國內:疫情+地產風波+穩增長政策力度有限等擾動下,小復甦預期逐漸修正為弱修復,CPI上行壓力增大海外:美國“淺衰退”→“早降息”的預期有所鬆動,歐洲通脹壓力或將逐步超過美國

政策判斷

整體取向:偏暖,貨幣財政對沖社會需求的不足 疫情政策:動態清零整體方針不變,逐步優化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重視信貸和政策性金融;穩增長併兼顧通脹、國際收支平衡,OMO、MLF降息概率較低,5年LPR尚有可能,週一MLF到期縮量值得關注財政政策:重在落實,政策性金融發力為主地產政策:保交樓是核心,地方政府需要擔起責任,企業主體仍在弱化過程中,關注紓困基金和AMC介入效果

四個層次流動性

外部流動性:現狀—>偏緊,趨勢—>邊際趨緊狹義流動性:現狀—>寬鬆,趨勢—>保持寬鬆宏觀流動性:現狀—>寬鬆,趨勢—>邊際弱化股市流動性:現狀—>寬鬆,趨勢—>場外機會成本低

債市估值

絕對水平:歷史低位,10年期國債收益率位於2002年以來3.8%分位期限利差:中性偏低,國債曲線10Y-5Y利差位於2002年以來44.4%分位息差水平:中性偏低,關鍵在於能否持續,1年AAA級同業存單與IRS(FR007)差值位於2013年以來0.2%分位,但與隔夜回購差值仍合理,關鍵看資金面能否持續信用利差:歷史低位,3年AAA中票-3年國開債衡量的信用利差位於2008年以來0.6%分位

股市估值(PE-TTM)

整體:中性結構:中證500指數估值位於2007年以來7.3%分位板塊:汽車、農林牧漁等位於2007年以來歷史高位,醫藥生物、化工等板塊位於低位

相對估值:股市略優於債

股債相關度:現狀—>較低,趨勢—>中性

債市波動率:現狀—>較低,趨勢—>低

股市波動率:現狀—>較低,趨勢—>較低

配置建議

債券方面,疫情+地產風波等擾動下,基本面仍處於“弱修復”階段。資金保持寬鬆,機構配置壓力仍大;但後續CPI或存在破3%壓力,或對貨幣政策形成掣肘。7月美國非農數據顯示“就業強勁+供給受限+高職位空缺+提高時薪吸引就業”的故事仍未終結,緊縮交易有所升温,中美基準利率進一步倒掛可能引發擾動。整體看,債市近期機會的本質在於對經濟目標弱化的重定價,後續看經濟修復的力度和資金面會否持續,建議將超長利率加超短底倉換持為性價比較高的5年期利率債博弈牛平+保持或緩降槓桿+不做信用下沉+挖掘轉債個券。

權益方面,地緣事件短期擾動後國內重回弱修復主線,部分品種可能存在錯殺,而安全是長期主題。在地緣事件的恐慌情緒催化之下,地產、疫情等較為明顯利空都已得到一定程度兑現,本輪調整幅度亦相對充分,股市重回弱修復主線。近期江浙等地宣佈有序用電利好煤炭,海南等地疫情反覆拖累服務消費復甦。流動性寬鬆+經濟弱修復+主流賽道股估值不便宜——>風格上偏好中小盤成長,行業上關注景氣賽道中估值相對合理的軍工、機構低配明顯的醫藥和必選消費、大宗回落下盈利改善的中游製造、自主可控等主題機會。

商品方面,需求側邏輯偏主導,不過近期江浙等地宣佈有序用電,高温天氣持續背景下,不排除供給側邏輯再度發酵的可能。國內需求出現邊際好轉跡象,但可持續性仍需觀察;海外偏強現實+偏弱預期,衰退擔憂仍在升温。流動性方面,美國加息預期向偏上方位置重新校準,美元或維持強勢,大宗商品偏承壓。

外匯方面,外強內擾下人民幣兑美元匯率短期有一定貶值壓力,不過出口維持韌性,高額順差仍能夠提供支撐。

策略建議:

1、大類資產排序:A股>港股>美股,農產品、黑色>能化>有色,十年期美債收益率或將於2.5-3.2%區間寬幅波動,中債小機會尚未完全走完。

2、股債性價比平衡,股市略佔優。市場環境中期對股略有利,但債市短期有小機會;權益層面建議繼續挖掘結構性機會,債券層面將超長利率加超短底倉換持為性價比較高的5年期利率債並博弈小幅牛平。

3、宏觀對沖策略上,地產“保交樓”政策優先,需求角度出發可空新開工鏈條(螺紋)+多竣工鏈條(玻璃、PVC),不過需注意供給端變化;基建加速形成實物工作量,瀝青需求格局向好,不過成本端原油價格波動較大,可以嘗試做多瀝青的同時空原油進行對沖;鋼廠利潤已有小幅修復,不過長材供給優化明顯,鋼廠按需進料的情況下,仍可繼續多螺紋+空鐵礦、雙焦;中期來看海外衰退陰霾難散,後續美國加息預期放緩,歐、日“接棒”,美元或階段性邊際趨弱,歷史上類似時期金銀比往往走高,疊加地緣事件可能引發的尾部風險,可以嘗試做多金銀比。

後續關注

國內:

1)7月金融數據,觀察結構是否會有改善,對弱修復的確認;

2)7月CPI、PPI數據,CPI破3的可能,對貨幣政策是否會有小干擾,預計PPI-CPI剪刀差繼續收窄;

3)國內局部疫情,特別是海南等地;

4)高温天氣持續的背景下,江浙等部分地區有序用電政策是否會蔓延;

5)地緣事件後續進展,注意對市場情緒和軍工、半導體等行業的影響。

海外:

1)美國7月CPI,通脹是否見頂,能源、食品價格下行的背景下,核心CPI的趨勢更重要,注意工資-通脹螺旋;

2)美聯儲官員講話,7月就業、通脹數據公佈後對緊縮預期的重新校準;

3)美國8月密歇根消費者預期指數,經濟衰退風險是否有上升的跡象;

4)德國、法國7月CPI、英國二季度GDP,歐洲通脹壓力和衰退風險。

風險提示

1)疫情發展超預期。疫情反覆不利於經濟復甦,且將延緩地產行業銷售恢復以及開工和施工進度,可能導致問題樓盤增加。

2)地產下行超預期。地產下行會引發消費、信貸、財政等連鎖負面效應,對金融系統穩定性構成挑戰;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