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多來,市場遭遇劇烈調整,投資者風險偏好大幅下降。展望後市,接下來又將如何演繹?
近日,高毅資產董事長邱國鷺在致持有人的信中表示,在市場大幅調整之後,估值水平創下十年新低,這已經反映大多數的悲觀預期,調整已比較充分,當前應該對後市樂觀一些,積極地挖掘潛在的投資機會,不能再讓恐慌主導我們的情緒。
如何看?
特殊時刻更要堅定信心
邱國鷺首先談了對後市樂觀的兩點邏輯。
一是讓市場擔憂的幾個方面正在好轉。
從疫情影響看,儘管疫情的反覆會對經濟的方方面面產生一定影響,但現在不應該比2020年3月更加令人擔憂。奧密克戎的重症率、死亡率遠小於疫情剛發生時期,並且國產疫苗對重症和死亡的預防效果良好。過去幾周的高頻數據也顯示,物流快遞已經基本恢復,製造業的復工復產正在穩步推進。
從房地產方面看,在“一城一策”的方針下,各地的地產政策正在逐步放鬆,地產銷售有望在下半年初步企穩。
對平臺經濟,監管政策預計會趨於常態化,中長期而言有利於行業的規範健康發展。
從“穩增長”政策看,當前正在積極推進,預計在下半年會體現出更加明顯的效果。
二是市場走勢已經Price in。
邱國鷺表示,儘管目前市場情緒低迷,但恆生中國企業指數已經跌到了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機最低點的附近,從去年2月中旬到今年3月中旬,中概互聯網指數從頂部下跌近80%,上證指數此前也跌破3000點。“我們認爲,市場的向下調整已經比較充分,十年新低的估值水平已經反映了大多數的悲觀預期。”
綜合上述兩個方面,邱國鷺鮮明地表達了後市觀點:站在當前時點看,堅信中國經濟的韌性和中華民族的韌性,對今後一到兩年的市場前景保持相對樂觀。“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應該在保持謹慎的同時對資本市場更加樂觀,更加積極地挖掘潛在的投資機會,而不能讓恐慌主導我們的情緒。”邱國鷺如是說。
如何做?
三個條件篩選標的
在致持有人信中,邱國鷺分享了他當前的應對策略?根據下列三個條件篩選投資標的。
一是受疫情影響相對小;
二是抗通脹,有定價權,不怕上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三是受益於“穩增長”政策(包括行業監管的常態化)。
邱國鷺表示,當前持倉的銀行、保險、地產、建築、能源、物流和互聯網板塊中的優質公司,基本上是按照上述三個條件篩選的,即使在全球“滯脹”的大環境下,今後兩年還有望兌現相對較優的業績增長。
對於具體行業,邱國鷺表示看好銀行、財險和互聯網,製造業和可選消費還需要觀察。具體的邏輯如下:
一是銀行。
邱國鷺表示,其持倉較多的發達地區城商行,經營效率和風控管理顯著優於同業,在全國經濟承壓時依然保持極低的不良貸款率,即使房地產行業風險的發生也沒有影響到它們的資產質量,計提了充足的壞賬準備後仍保持了每年15-30%的利潤增長。
二是財險。
“我們也佈局了財險龍頭企業,財險是一門非常好的生意,只有少數龍頭公司具有承保利潤,資金成本爲負,投資收益能夠完全貢獻爲公司利潤。”邱國鷺分析,縱觀世界各國發展歷史,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之後,纔是財產保險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剛剛進入這一階段。
三是互聯網。
邱國鷺表示看好的部分互聯網子行業的商業模式優秀,競爭格局清晰,龍頭企業仍然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並且這些公司的管理層可能是中國最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一批人。雖然仍有部分投資者對政策風險相對悲觀,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政策目標是規範互聯網行業發展而非徹底消滅行業,因爲這些企業未來還將代表中國參與世界級的競爭。
四是製造業和可選消費。
邱國鷺表示對上述行業佈局較少,主要是因爲在疫情和通脹的背景下,這兩個行業可能面臨較大壓力,還需等待局勢的進一步明朗化。
在此前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邱國鷺曾談到選股三要素:估值、品質、時機。
對於估值,便宜是硬道理。前述估值創下十年新低,說明已經足夠便宜。
對於品質,核心是要有定價權,這是區分好公司和普通公司的主要區別,好公司都有門檻和護城河。此次在致持有人信中,他同樣提出選股條件是要抗通脹、有定價權,不怕上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對於時機,要等到行業競爭格局清晰之後再出手,“勝而後求戰”。這體現在當前他對製造業和可選消費板塊的看法。“數月亮不數星星”,是他最爲人熟知的投資名言之一。
有何思?
價值投資也要持續進化
過去兩三年來,賽道股迎風起舞,各種行業“茅”的平均市盈率被炒作到了60-70倍以上,估值達到十年來的最高點。2021年的結構性行情分化更加突出,很多人開始認爲“講估值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作爲價值投資的忠實擁躉,邱國鷺堅信“樹終究不會長到天上”,沒有參與2020年下半年的“核心資產”抱團、2021年的“賽道股”抱團,在今年以來泥沙俱下的行情中,他管理的基金今年前4個月還取得了正收益。
對於過去兩年裏投資做的不足的地方,邱國鷺也進行了一些思考。
一是市場配置方面。
由於大部分倉位在港股和中概股,嚴重地拖累了業績表現。事實上,A股持倉(主要是城商行、煤炭、國有地產龍頭、物流)近期都紛紛創出幾年新高。儘管站在當前時點看,港股和中概股已經體現了過多的悲觀情緒,未來應該更爲樂觀和堅定,但是回頭看,過去顯著低估了離岸市場的估值波動風險。
二是擇時方面。
2020年3月新冠疫情剛爆發時,堪稱百年未見的疫情和全球同步的經濟衰退,出於安全性和保本金考慮,做了部分減倉和對衝,但未曾想到疫情被迅速有效地遏制住,從而錯過了一次很好的投資機會。
三是對政策不夠敏感,低估了監管政策對互聯網行業的影響。
2021年下半年中概股普遍“腰斬”之後,加倉了部分龍頭企業,沒想到幾個月後部分互聯網股票再度“腰斬”。“事後反思,我對政策的變化不夠敏感,認爲估值和基本面纔是最終決定因素,顯然低估了政策對行業定價權的改變和對公司估值的影響。”
邱國鷺表示,他在投資中始終秉承四條原則:(1)便宜纔是硬道理;(2)逆向投資,“人多的地方不去”;(3)定價權是核心競爭力的體現;(4)勝而後求戰,在勝負已分的行業買贏家。上述四條原則過去兩年來遭遇考驗和挑戰,但他依然堅信,如果拉長週期看,這些投資理念與投資原則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
邱國鷺表示,沒有哪一種投資理念或投資方法能夠百戰百勝,成熟投資人應該在逆境中堅持自己的理念。但在應用層面,也需要不段優化和進化。
一是不僅關注企業價值,還要關注社會價值。
以前強調定價權是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未來會更注意評估定價權太強的公司可能受到的政策影響。企業賺取的利潤要與其創造的社會價值相匹配,如果發展成具有壟斷性特徵的收租行業,就可能面臨較大的政策風險。
二是不僅要低頭看路,也要擡頭看天。
邱國鷺坦陳,過去認爲“宏觀是我們必須接受的,而微觀纔是我們可以有所作爲的”,因此一直秉承的投資理念是對公司競爭優勢、行業競爭格局等微觀和中觀問題深入研究後買入並持有,但過於專注自下而上選股的缺點是對政策和環境變化不夠敏感。“現在我正在逐漸過渡爲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把宏觀、策略等納入投研體系中,有助於更全面細緻地分析決策。”
三是隻有立足長遠,才能更好地把握當下。
在百年不遇的大變局中,不論是國際環境還是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速度和幅度都遠超我們想象。一方面要在謹慎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背景下,積極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另一方面仍然要從基本面和估值中尋找安全邊際。
在致持有人信末尾,邱國鷺表示將從行動上與持有人同舟共濟,“我和我的家人是國鷺產品最大的個人投資者之一,過去7年,每年都會多次大額申購。我們上個月剛進行了大額申購,接下來的幾個月仍會繼續大額申購國鷺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