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上市不融資,蔚來(09866.HK)這次迴歸是何目的?

2022年3月22日,小米集團(01810.HK)公佈2021年全年業績。

數據十分穩健,首先是年度總營收達人民幣3283億元,同比增長33.5%,其次是淨利潤達人民幣220億元,同比增長69.5%。

各項業務方面,2021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略超預期,受高端化和產品力帶動量價齊升,收入同比增長37.2%至2089億元,毛利率提升3.2pct至11.9%;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收入增長同比增26.1%至850億元,毛利率略升0.3pct至13.1%,海外業務創歷史新高;同時受益於MIUI用户數量增長28.4%,互聯網服務增加18.8%至282億元,佔營收佔比達到17.8%,受廣吿業務貢獻帶動,毛利率提升12.5pct至74.1%。

資本市場在這份不錯的成績單發佈前後,對小米投出了信任一票。3月22日當天收漲6.13%;23日上漲5.35%。

回看2021年的小米,似乎存在於兩個平行世界。

在一個世界裏“進化”勢如破竹,手機業務基本盤加速向高端化轉型,開啟造車新業務,AIoT業務逐漸改變世界面貌的同時,帶動更多用户加入MIUI生態,業務覆蓋面穩步擴張;

另一個世界卻如鏡像宇宙,價格沒有充分體現價值,自2021年初遭遇空頭持續壓制。如果説2020~2021年科技類行情本就是流動性收緊預期下,成長性與價格背離的踩踏事件,那麼具體到小米身上,資本市場期待回報的冰冷邏輯,與小米的長期願景,則構成一組矛盾衝突。

但即便如此,小米也仍將選擇“一往無前”——正如從誕生之初,頂着無數困難,把科技紅利帶進現實人類生存中,並以此建立堅固的商業護城河

 

01

必須實現的“進化”

 

2021年小米12系列手機發佈會的中心思想十分明確,就是對標高端手機霸主蘋果。不久之後,高端化戰略也隨之來到台前:組建高端化戰略工作組,準備在“三年手機銷量全球第一”戰略牽引下,清晰了高端化戰略目標:產品和體驗要全面對標iPhone,三年內拿下國產高端手機市場份額第一

2021年事實上僅是小米手機業務開啟“進化”加速度的一年。從2015年開始推出定價在3000元區間的Note系列手機,後續期間手機定價也在2500+價格帶;2019年初,小米開始執行雙品牌策略,小米品牌向高端市場進軍。

試探取得了不錯的成果。2020年初定價3000+人民幣或300+歐元的高端旗艦手機銷量佔總體出貨量比重的6.8%,到2021年這一數字提升至13%;智能手機收入同比增37.2%至2089億元;智能手機毛利率從2020年的8.7%提升至11.9%。

很顯然,高端化戰略意味着從高營收、高週轉,向高ASP和品牌力的動能轉換。智能手機市場進入存量競爭階段,2021Q3全球出貨量同比下滑6.7%,即便這樣也已高於市場預期。所以存量穹頂下,玩家更要破圈以求發展。蘋果立足於高端手機基本盤,向下破圈,試圖以性價比新機型搶佔市場份額;主打性價比的品牌則須向上探索,紛紛開啟高端化探索之路。

但對小米而言,其手機高端化擁有更深層次的內驅力,即戰略佈局的鋪墊

“高端化”絕非簡單指代“高價格”,而是在硬件配置、技術水平上帶來更強的產品力,進而支撐更高的產品溢價。因此產品力的提升才是高端化的核心。

眼下的小米對技術人才的培養和激勵高度重視,2021年度研發支出達到13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了42.3%;2021年宣佈了新的股權激勵計劃,對象包括年輕工程師、技術專家、中高層管理人員和新十年創業者計劃入選者等。

2021年小米在這一領域收穫頗豐。例如硬件方面,2021年在小米MIX FOLD和小米12 Pro兩款高端旗艦機型上,分別推出了首款自研專業影像芯片澎湃C1和首款自研充電芯片澎湃P1;推出了“萬物追焦”算法,持續優化影像體驗。

另外還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

例如軟件方面,隨着小米12的發佈,2021年12月更新的MIUI 13口號是“開始·連接萬物”,支持全場景影音應用無縫流轉、個性小部件等功能;MIUI Family,針對個人、家庭、企業等不同場景,提供了差異化的功能及服務,進一步增強不同智能終端之間的互聯互通。

公司治理架構上,2021年11月,小米將負責研發MIUI系統的軟件與體驗部、手機部系統軟件部和IoT平台部整合,並置於手機部門下,致力於進一步加強手機硬件和軟件的協同,提升用户體驗。根據“手機×AIoT”核心戰略,手機將成為小米IoT業務的核心。

從這個角度上看,手機的進化似乎是為其智能物聯網業務進行的能力儲備

 

02

錨定“科技生活”

 

相比手機業務的穩健,在2021年財報中,能明顯感覺到AIoT業務的加速度。公司於2021H1接連發布新品,包括高性能筆記本、首款自適應降噪耳機Xiaomi3 Pro、手錶Redmi 2等,受市場廣泛認可;智能電視收入同比增長超過25%,智能大家電增長超過60%;儘管境外海運物流情況的影響仍未減退,但AIoT海外收入有望進一步提升,盈利勢必能力回暖。因此必須承認,AIoT的進展比想象中的要好,滲透率正穩步提升

説起萬物互聯的概念,這仍是一個充滿想象空間的商業版圖

通過物聯網將生活場景連接起來,人們不需要雙手,就能輕鬆實現與生活環境的互動。更重要的是,由此產生的海量數據和流量,將成為互聯網行業實現增長、反哺科技創新的新藍海。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2022年1月,國務院引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了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可見國家、企業層面的重視。而IoT則是數字經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落地的重要載體,雖然逐步落地仍需假以時日,但確實確定性十足的賽道,中國和海外市場已有諸多玩家入局。

其實理論上讓IoT的邏輯跑起來不難,幾十元的物聯網套件在電商平台上到處都是。但如何確保無數場景產生海量Corner Case(極端情況)的情況下,實現整個邏輯的穩定性,以及如何最終解決應用場景和變現的問題,所以時間是朋友也是敵人。

這也是為什麼對IoT賽道的超前佈局,需要堅實的底氣

當年小米成立IoT部門的決策十分果斷;現在看來加碼AIoT的決心也十分堅定。小米的IoT佈局,已經覆蓋了從白家電到智能穿戴和消費電子的諸多方面。

2021年,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計算機的情況下,小米AIoT連接設備數達到4.34億台,同比增長33.6%;擁有五件及以上連接至AIoT平台設備的用户880萬,同比增長40.4%。12月人工智能助理“小愛同學”月活躍用户數同比增長23.3%,達到1.07億;米家App的月活躍用户數同比增長42.0%,達到6390萬。在中國IoT企業中,這是及其優異的成績。

展望未來,汽車也將是其AIoT的重要組成。2021年3月,小米以100億美元資金入局造車。新能源汽車是大數據、雲計算、AI和芯片等前沿技術交匯點,同時也能成為家庭、出行、工作等場景間互聯互通的重要環節。可以想象這樣一個場面——開車回家途中呼喚小愛同學,幫你開啟家中的取暖器、燈光和窗簾……這樣的場景正在逐步推向落地。

截至目前,小米汽車業務研發團隊規模超過千人,將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IoT的載體)等核心領域進行探索。量產車預計將在2024H1問世,在這之前,所有的準備都是為了打一場有準備、有基礎的勝仗,以紮實根基迎來行業奇點。

以高性價比普及智能手機,再將科技搭載於手機、車機等智能終端,然後將這些終端嵌入其萬物互聯的數字化新生活方式。或許這正是小米最初“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願景的落地路徑。

 

03

以長期主義守住反轉底線

 

2021年,資本市場對成長股來説並不友好。

去年恆生科技指數下跌32%,而小米股價從36元高點回落,跌幅也超過43%。

美聯儲加息收緊流動性的陰雲下,全球資產價格大幅震盪,成長方向估值回撤,對市場信心造成了不小的衝擊。與此同時,芯片、大宗商品、航運價格上漲,以及CPI、PPI剪刀差的擴大,使得產業鏈中下游企業,尤其是跨國製造業公司利潤率承壓。

除了外圍的影響,空頭邏輯也包含了“進化”過程的諸多不確定性。例如高端化意味着小米脱離“高性價比”舒適圈,將對其手機業務產生多大影響?又或,斥資100億美元造車,將持續增加小米的成本投放,壓縮利潤率,而利潤率又是影響資產估值最直接的變量之一。

當然,在2021年財報公佈時,這些問題也有了答案。並且雷軍本人在入局手機行業前,曾在風投行業傑出大量市場前沿信息,對市面上各種智能手機型號參數如數家珍,小米多為高管也都在科技行業資歷頗深,多年沉澱是其管理層決策的基礎。而小米也是真正在把科技帶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並不斷夯實自身商業護城河。小米的基本面和成長性是樂觀的。

當下港股大型科技股也已進入震盪築底階段隨着大寒褪去,瀰漫在全球資本市場上空的恐慌情緒也有了消散的跡象,另外,上週高層的喊話更是國內市場震盪築底打入一針強心劑。摩根大通策略師Marko Kolanovic發佈研報表示,科技股、生物科技股和新興市場股市的暴跌可能已接近尾聲,儘管目前形勢動盪,市場情緒低迷,投資者倉位偏低,但相信很多風險已經被充分消化。事實上,3月23日隔夜美股的中概股大漲,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信心的反轉。從市場整體估值來看,香港市場已經是全球估值窪地,A股相對H股的溢價也處於過往10年高位。

以長期主義守住反轉的底線,有理由期待,小米大步邁向人工智能這一時代變革趨勢時,不斷積聚生髮,長期價值也將持續在資本市場得到有效反饋,一如其過去十多年所做到的那樣。

人們在預測將來的時候,往往受制於過去的經驗。正如前文所言,AIoT逐步落地、在人們生活中全方位鋪開仍需假以時日,即便人們大多能夠理解為什麼技術將落地成為現實。這需要技術水平和消費者習慣的共同進步,但仍是極具確定性的發展方向。

而在這條路上,小米仍將“一往無前”。

“我們堅持以創新驅動技術革新,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小米2021年財報這樣説道。

小米將不斷推進技術創新作為踐行公司ESG社會責任的一部分,已向合作伙伴輸出智能製造、科技創新解決方案,賦能產業鏈,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公司,形成國產製造裝備供應生態集羣,範圍涵蓋通信技術、模擬半導體、觸控顯示、傳感器、綜合電子、電池、工業自動化、精密製造及材料等。

小米依託其生態鏈對這些輸出的成功進行落地和應用,與國產製造共同成長的同時,不斷完善技術紅利普及的邏輯閉環,有望帶來可觀的估值溢價。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