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米高梅,被淹沒的雄獅

為了拍攝短短几秒鐘獅吼片頭,米高梅曾先後將7頭獅子送進攝影棚,並請來大拿希區柯克給它們導戲。那時的米高梅,何等意氣風發。

曾幾何時,米高梅還是好萊塢商業與藝術毋庸置疑的最高峯,那頭獅子也一度成為美國精神的象徵。近百年來,從Salts到Leo的吼聲始終在電影院和人們的客廳裏迴盪。

米高梅卻只能伴隨着時代大潮崛起、衰落、直至最後被淹沒,浮沉都不由我。

01

雄獅

“米高梅”三個字來自於1915年成立的米特羅電影公司、1917年成立的高德温製片公司和猶太人路易斯·梅耶1918年成立的製片公司。

1924年,三家公司合併,幼年米高梅誕生。但它既要面臨席捲美國的大蕭條,又要應對無線電廣播普及的挑戰,堪稱地獄難度開局。

幸運的是,米高梅擁有路易斯·梅耶——一位有着卓越商業才華、被稱為“好萊塢之王”的天才製片人。

路易斯·梅耶

梅耶出生於19世紀末的烏克蘭,為逃避沙俄對猶太人的迫害避難至美國。這樣一個連自己確切生日都不清楚的難民,卻在電影行業找到了歸宿。

“我願雙膝跪地,親吻有才之人走過的地面。” 梅耶這句名言是他一生的寫照,同樣解釋了米高梅何以迅速成長為傲立於好萊塢的雄獅。

1928年,梅耶提出成立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讓奧斯卡獎成為評判電影藝術的最高標準。也是在他主導下,“為藝術而藝術” 成為米高梅的座右銘。

秉承着這樣的信條,米高梅製作了一批規模宏大和帶有相當藝術性的電影。例如1925年底上映的《賓虛》,其製作耗費了好萊塢前所未有的龐大預算。

學院成立第二年,米高梅斥資35萬美元拍攝了歌舞片《百老匯的旋律》,順利拿到第二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由此開啟了收割奧斯卡獎的旅程。

整個20世紀三四十年代,米高梅製作了第五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二屆和第十五屆等5部奧斯卡最佳影片,幫11位電影明星拿到了奧斯卡最佳演員。

這一時期,米高梅每年要製作四十到五十部電影,留下不少叫好又叫座的經典。其中1925年出品的《戰地之花》,憑藉2200萬美元收入創造了全球歷史最高票房。

直到1939年,這一記錄才被同樣由米高梅出品的《亂世佳人》打破。它們和《綠野仙蹤》、《魂斷藍橋》、《費城故事》等影史經典一起,將米高梅送上好萊塢頭號製片廠的寶座。

費雯·麗借《亂世佳人》拿到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這是好萊塢歷史上最令人懷念的“黃金時代”。美國走出大蕭條陰影,經濟騰飛下的人民生活富足,源源不斷的美元流向片場和電影院,將電影之花澆灌得無比絢爛。

大製片廠時代隨之來臨。1945年,好萊塢八大製片廠控制了全美17%的電影院,用來放映它們佔市場75%產量的影片。獨立電影人和院線淪為壟斷製片廠的附庸。

八大之中,米高梅以22%的份額居首。然而,萬事萬物都在一刻不停地走向它的反面,稱霸好萊塢的雄獅當然也是如此。

02

暮獅

1948年,一紙《派拉蒙法案》宣吿了黃金時代的終結。

電影托拉斯們被勒令剝離院線業務,壟斷地位從此打破。四十年代起電視媒介的流行更是雪上加霜,人們足不出户便能觀看節目,使電影院觀眾相比四十年代減少了50%。

1957年,第一家執行《派拉蒙法案》的製片廠、《公民凱恩》出品方雷電華停止了製片業務,最終賣身通用輪胎公司。八大隻餘七大,仍然要斷臂求生。

1951年,梅耶在執掌米高梅近30年後離開了這家公司。雷電華破產同年,米高梅出現成立30多年來首次虧損。1966年,卓別林出資創辦的聯美也被迫賣身保險業巨頭泛美。

失去院線壟斷後,千篇一律的歌舞片和西部片不再能帶來穩定收入,尤其是在電視節目的競爭下。留下來的大製片廠轉換思路,由此揭開了好萊塢“大片時代”的序幕。

1959年,米高梅投入1500萬美元押寶翻拍之作《賓虛》。這部電影最終在奧斯卡之夜12提11中,成為米高梅又一部巔峯之作。

《賓虛》的火爆給好萊塢帶來了 “用大片抗衡電視” 的理念,電影院重獲生機。

1962年,米高梅開啟“007”系列;1972年,派拉蒙出品《教父》三部曲;1975年,環球製作了《大白鯊》;1977年,20世紀福克斯發行了第一部《星球大戰》。

隨着好萊塢的電影工業日益完善和視聽技術的不斷革新,大片的定義從規模宏大的黑幫、警匪等類型片,逐步向以電腦特效為主要賣點的科幻片轉變。

但無論哪種大片,都天生帶有一項致命的弱點——投資高、週期長,並且在電影上映之前無法預測其收益。

因此,好萊塢雖然憑藉視效大片征服了全世界,各大製片廠卻一直在走鋼絲,賭輸一次就有萬劫不復的風險。典型代表就是米高梅。

在《賓虛》曇花一現後,米高梅繼續陷入連年虧損的境地,1969年被迫賣身好萊塢大亨柯克・克爾科裏恩。柯克沉迷興建酒店和賭場,對米高梅的製片業務不屑一顧。

於是在70年代之後,米高梅淪落到每年只製作四五部電影,逐漸在風起雲湧中被大家淡忘。90年代的好萊塢風光無限,唯獨缺少昔日王者的身影。

米高梅決定殊死一搏。2002年花1.15億美元重金押注吳宇森的《風語者》,最終吞下電影史上最慘痛的苦果。《風語者》分賬票房不到3000萬美元,經此一役,米高梅已無力再戰。

《風語者》給了米高梅致命一擊

2005年,索尼以近50億美元從柯克手裏買下米高梅的資產和債務,標誌着好萊塢八大中最後一個獨立製片廠也不復存在。

米高梅的故事到這裏已經進入尾聲。之後從2010年因無力償還債務宣佈破產託管,到2019年結束和索尼的合作後再次將自己擺上貨架,直至今日被亞馬遜收入麾下。

不過是一場漫長的吿別。

03

死獅

米高梅究竟死於誰人之手,柯克・克爾科裏恩、吳宇森、還是平井一夫和他的索尼?其實都不是。我們假設米高梅的運氣再好一點,看看它是否就能夠改寫自己的命運。

越激進的商業模式越需要保守主義,面對大片時代成王敗寇的風險,好萊塢的通用做法是千篇一律的續集和翻拍,用已知的人氣代替未知的口碑。

但原地踏步地開發續集無異於涸澤而漁,對IP和它的粉絲都是如此。華納著名的《哈利波特》七部曲和中土六部曲還算水準之上,但環球出到第10部的《速度與激情》系列只能令觀眾感到雞肋。

迪士尼展現了更高明的手段,由2008年的《鋼鐵俠》埋下種子,直至2019年的《復仇者聯盟4》收穫甘甜果實。

迪士尼的電影宇宙繼承了好萊塢“用大片抗衡電視”的理念,併發揚光大成“用拍電視劇的思路拍大片”。11年22部漫威電影突破200億美元票房,絕對是一筆長牛慢牛式的投資。

夢開始的地方

在疫情還未給全球電影業致命打擊之前,迪士尼已經拿走北美全球票房的三分之一。在傳統制片廠紛紛依附於大型傳媒集團所形成的好萊塢新格局之下,絕對是首屈一指。

然而即便迪士尼已經如此成功,依然無法避免好萊塢從上世紀50年代遺留下來的弊病。

單論漫威系列,既有《復聯4》以28億美元登頂全球影視票房冠軍,也有從《驚奇隊長》到《永恆族》等的票房口碑雙重滑鐵盧。

誠然其中有疫情因素,但電影行業能否找到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能徹底改變大片時代投資大、週期長且風險高的無解難題?

確實是有的。從2007年至2011年,好萊塢除迪士尼外的五大製片廠總利潤下降了70%。從現金奶牛,淪落為總利潤只佔母公司個位數的乾癟海綿。

從2011年到2017年,北美票房佔全球票房比重從31%降到27%。疫情爆發前四年,北美年度票房分別是114、111、119和114億美元。從數據來看,整個市場幾乎停滯。

此消彼長,2019年,奈飛營收突破200億美元,幾乎是北美全年票房的2倍,而且不用向院線支付昂貴的分成。

以奈飛為首的流媒體完美解決了困擾傳統制片廠近百年的難題。在重新掌握製作、發行到放映端完整產業鏈的同時,超強的抗風險能力更對好萊塢形成降維打擊。

疫情之後,北美票房驟降為22億美元。奈飛一張票不賣,營收進一步增長至250億美元就是最好的證明。

無論奈飛改變好萊塢的歷史進程,還是米高梅最終被亞馬遜收入麾下,都證明了電影雖然始終反映着人類最新的生活和技術,但商業模式仍然保留着傳統行業的形態。

如今,流量是一門更好的生意。

04

結語

好萊塢終將成為歷史,我們懷念它,但不必過分傷感,因為電影藝術是永遠不會終結的。

從08年金融危機到11年歐債危機再到20年爆發的疫情,美聯儲放水接近10萬億美元。它們造就了互聯網十幾年的繁榮,從08年到去年年底,納斯達克指數漲幅10倍有餘。

去年美國互聯網四巨頭FAAG市值加起來,甚至一度超過日本股市。互聯網不缺錢,但缺變現方式,一旦它們找上電影行業,那個傳統的好萊塢會立刻被淹沒在流量大潮中。

製片廠們消失了,好萊塢也正在死去,但電影之神從未離開人間。形成好萊塢的並非坐落於洛杉磯郊外的那座城市,而是一代代活躍其中的電影人和他們留下的作品。

迪士尼流媒體上線一年半,用户已與耕耘14年的奈飛相去不遠,靠的就是作品。米高梅雖然非復雄風,但那些留名影史的作品永遠不會消失。

它屬於柯克・克爾科裏恩還是亞馬遜,對觀眾來説,並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