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機構:流動性衝擊的急跌或暫告段落,關注港股高股息和優質成長機會

年初以來,港股一度領漲全球,然而2月中旬後情形急轉直下,3月以來更是連續急跌。港股和中概股主要指數都跌至多年新低,恆生科技指數一個月內跌幅更是高達39%。

來源:中金點睛

週三午間,媒體報道國務院副總理主持國務院金融委會議,研究當前形勢。受此提振,週三A股及港股大幅反彈,恆生指數大幅反彈9.08%,恆生科技指數反彈更是達到22.2%。

那麼,急跌之後,從多個維度看,港股估值跌到了什麼位置?價值和前景如何?

爲何此輪迴調來勢洶洶?俄烏局勢、疫情升級以及監管變化等多重因素引發的流動性衝擊

在多重不確定因素下,市場的回調不難理解,但跌幅如此之大之快,背後則有流動性衝擊的因素。

近期一些線索都顯示短期出現海外資金明顯流出的跡象:1)北向資金大舉流出,從上週到本週二規模超過660億人民幣;2)港股表現疲弱但南下資金逆勢流入;3)人民幣和港幣走弱;4)3m Hibor走高。

我們認爲,外部資金的流出壓力主要來自以下幾個因素的共振:

  • 俄烏局勢持續升溫,引發避險情緒及滯脹風險。此外,一部分投資新興市場基金可能因俄羅斯持倉流動性凍結而拋售流動性相對好的中國資產。

  • 香港疫情持續升溫,拖累部分經濟活動並壓制情緒,尤其是疫苗接種比例偏低導致死亡率偏高(《香港疫情情況更新》)。

  • 內外監管不確定性升溫,例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將5家中國企業列入《外國公司問責法》的暫定名單等。

急跌之後估值走到哪了?整體跌到低位,部分板塊更是跌至歷史新低;股息率升至高位,吸引力逐步顯現

港股市場急跌之後,整體估值已經降至歷史低位。經過近期情緒劇烈演繹特別是流動性衝擊下的急跌後,港股和海外中資股市場估值已經跌到了歷史低點。整體來看,截至3月15日低點,MSCI中國指數12個月動態市盈率(剔除A股)7.2倍,已回落至06年以來歷史平均水平以下1倍標準差。

與此同時,恆生指數與恆生科技指數12個月動態市盈率分別降至8.5倍與16.6倍,也均已跌至各自長期歷史PE均值1倍標準差以下。如果看PB的話,主要指數如MSCI(剔除A股)、恆生國企指數更是降至了歷史新低,分別交易在0.8與0.7倍,都已破淨。

反之,股息率也已經處於歷史高位,而且明顯高於債券收益率,目前恆指和國企指數股息率處於3.9%與4.4%,部分板塊和個股如金融和電信等的股息率高達8~9%。

相較全球主要發達市場具有明顯比較優勢,A/H溢價幅度再度回到高位。目前MSCI中國指數估值整體大幅低於全球主要發達和新興市場。從更爲可比的指數估值所處分位數看,當前恆生指數動態市盈率所處歷史分位數僅爲0.2%,明顯低於滬深300的28.9%,以及標普500的87.9%。如果將各主要市場成長板塊進行對比,這一區別則更加明顯。

例如,恆生科技指數當前估值分位數爲0%,而同樣代表A股與美股成長板塊的創業板指及納斯達克100指數則分別處於43.8%和75.8%分位數。不僅如此,A/H溢價也在年初小幅回落後再次重回高位,高於長期歷史均值一倍標準差以上。

新經濟持續走低,老經濟處於歷史低位。港股新經濟板塊自2021年7月起受一系列監管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大幅回調,近期跌幅進一步擴大。

具體而言,港股新經濟板塊(MSCI中國指數,除A股和金融)PE從2021年2月份高點的20倍回調54%至目前的9.2倍,已低於長期歷史均值1.5倍標準差。老經濟板塊目前更是已經處於歷史低點,MSCI中國(除A股、ADR與騰訊)PE已降至5.4倍,處於長期歷史均值1.5倍標準差以下。

細分板塊看,新經濟板塊中僅製藥與生命科技、汽車及零部件以及消費服務等少數板塊當前動態市盈率高於長期歷史均值(且有成分股變動影響),而老經濟板塊中幾乎所有細分板塊當前估值均低於長期歷史均值,其中交通運輸以及多元金融等板塊動態市盈率基本處於歷史最底部。

市場展望:短期或處於磨底期;維穩信號後流動性衝擊的急跌可能暫告段落;關注高股息和優質成長

政策維穩信號初現,短期流動性衝擊急跌可能暫告段落。在近期連續回調後,根據歷史經驗,市場短線反彈可能性也相應增加,週三反彈就是類似情況。

往前看,我們傾向於認爲,市場短線仍可能有反覆,但類似前期大幅下跌的階段可能已經結束,後續可能逐步進入磨底階段。

後續根據內外部形勢,包括地緣局勢、滯脹情況演繹、中美關係、中國穩增長及地產行業情況、疫情進展綜合來把握結構性機會、選股更加重要。

相比A股,港股存在一定外部和監管擾動,但考慮到估值更低且情緒宣泄較爲充分,在當前水平進一步悲觀也有些過度。如果後續政策維穩信號和外部環境好轉的話,港股可能仍具有更大彈性。

中長期看,中國市場有望展現相對韌性,中國所處增長與政策週期相對有利,「穩增長」政策空間相對充足。相比A股,港股的吸引力在於更低估值和更高股息率(如銀行電信)及優質成長性標的,特別是在急跌中被錯殺的。

綜合而言,我們建議關注兼具穩增長和高股息的部分價值股(如金融)以及估值盈利匹配的優質成長,所謂「啞鈴型」策略。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