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油氣禁運,1973年滯漲陰影開始顯現。
來源:川閱全球宏觀
2022年3月8日美國和英國宣佈禁止俄羅斯油氣和其他能源產品的進口,歐盟也決定逐步降低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站上130美元/桶,考慮到制裁範圍可能進一步擴大以及俄羅斯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中的重要地位(圖1),其他商品價格也蠢蠢欲動。
2022年先來的不是全球復甦,而不斷上升的通脹壓力。
1973年的衝擊有多「慘烈」?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OPEC對支持以色列的主要歐美國家實施石油禁運,全球石油供給下降500萬桶/天,時間長達5個月,油價上漲4倍有餘。這直接導致1974年至1977年發達經濟體陷入滯漲,其中美國經濟增速中樞腰斬(由5%到3%以下),年均CPI和失業率均超過8%(圖2)。
和1973年相比,這一次美國底氣更足,歐洲最慘。
與1970s年代相比,美國已經成爲油氣出口國,而且在備用石油來源上也更具有主動性,除了督促OPEC增產外,解除伊朗和委內瑞拉石油禁運也有助於緩解俄羅斯原油缺位的影響。這一次的「震中」在歐洲,歐盟重要的能源支柱天然氣價格兩週之內接近翻倍,2月PPI同比已超過20%,歐洲走進滯漲只是時間問題。
對於中國來說,俄烏衝突升級和當前的歐美原油禁運的力度對於我國供應鏈(例如能源)的直接影響有限;商品漲價對於國內通脹的影響更加直接。我們在之前的報告中提到,2022年PPI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大宗商品牛市的繼續:「油價站上 100 美元/桶,銅價站上 11000 美元/噸」以及供給矛盾帶來的黑色系商品上漲壓力。
俄烏衝突的升級以及隨之而來的對俄製裁使得這一幕正在加速到來,2月PPI同比增速8.8%,超出市場預期背後的主要推動力就是原油和有色相關行業。
俄烏事件的複雜性使得後續商品價格的變化節奏充滿不確定性。
以原油爲例,歐美製裁俄羅斯油氣出口的策略是在限制俄出口的同時,儘量促使OPEC、伊朗以及委內瑞拉等釋放產能和產量。這可能意味着:
如果俄烏事件持續僵持,歐美俄羅斯的制裁持續。
那麼由於俄羅斯油氣產量的缺失,全球原油供需仍將處於偏緊的狀態,原油將繼續保持在10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且130美元並未高點。
如果俄烏事件在1、2個月後緩解,歐美對俄羅斯油氣的限制放鬆。
這可能導致原油供給短期增加明顯疊加情緒釋放,油價波動將加劇,短期可能大幅回落甚至降至100美元/桶以下。這將導致2022年PPI同比的變化出現不同的節奏(圖5)。
商品價衝擊對CPI的傳導明顯滯後,且存在明顯的緩衝墊。
我們通過投入產出表計算原油上漲對居民最終消費價格的影響,我們預計原油價格上漲10%,對居民消費價格的影響約爲0.6個百分點。這一傳導過程還會因爲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130美元/桶是上限)和居民調整消費習慣(比如更多地乘坐公共交通,或者購買新能源車)進一步被削弱(圖5)。
除此之外,從服務和非商品消費來看,當前消費需求依舊疲軟;而國內小麥、玉米等受俄烏事件影響較大的農產品品種,庫存也處於歷史較高水平。這些都是面臨外來衝擊時,國內通脹的重要緩衝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