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A股打新|3000億美元?這家AI公司估值泡沫碎了
格隆匯 03-07 17:56

骨感的現實,卻抵擋不住AI企業想上市的心。

從申報上市到註冊生效僅半年的時間,相比於其他AI公司,格靈深瞳的上市之路似乎走的比較順利。今日,格靈深瞳(688207.SH)正式啟動申購,發行定價為39.49元/股,發行股數約4625萬股,佔總股本的25%。

以此推算,格靈深瞳的發行市值約73.05億元。

不禁感歎,這個曾經讓投資人徐小平和沈南鵬爭論到底是1000億美元還是5000億美元估值,最後妥協在3000億美元這個“中位數”的格靈深瞳,究竟經歷了什麼?

即便成功上市,格靈深瞳估值縮水且大打折扣,我們該不該對其未來發展抱有幻想?

1

掉隊

説起AI,首先想到的莫過於“AI四小龍”。

但事實上,格靈深瞳比“AI四小龍”出道和成名還更早一些。

格靈深瞳成立於2013年,創始人趙勇曾擔任谷歌總部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是Google glass的核心研發人員之一。聯合創始人何博飛曾先後創建了兩家跨國企業中國區的團隊和業務。

亮眼的初創團隊,吸引了真格基金的徐小平、紅杉資本的沈南鵬以及多方資本介入,這讓成立不久的格靈深瞳名聲大噪。

於是乎,公司開始“飄了”。2014年發佈的招聘信息《對不起,我們只愛牛人》中“金句”頻頻,例如“想加入我們比進哈佛大學還難,錄取率低到不可想象。”“15位工程師中做過CTO的就有5個。”

可想而知,當時的格靈深瞳站在了聚光燈之下。

只是好景不長,2016年,格靈深瞳外部銷售處處碰壁,資金鍊緊缺,一度陷入生存困境。之後幾年,公司淡出大眾視野,隨即調整業務方向,進入轉型陣痛期,併為此換血管理層。

而在掉隊的那幾年,AI行業投資火熱,四小龍彎道超車。數據顯示,人工智能行業融資規模由2013年的115.8億遠增長至2017年的975.1億元,2018年突破2000億元,2020年達2493.8億元;融資事件數也從100餘起,增長至2018年超1000起。

曾經風光無限的格靈深瞳,在轉型中錯過了AI狂熱階段。沉寂四年之後,公司雖重新回到大眾視野中,卻也已黯然失色。

2

收入尚小,未能盈利

與AI四小龍一樣,格靈深瞳瞄準的是國內計算機視覺領域。

只不過,在早期,格靈深瞳在技術路線上選擇的是三維視覺,而大多主流AI公司選擇“深度學習+人臉識別”。由於此前長期合作的深度攝像頭廠商PrimeSense被蘋果收購後,公司未能及時找到合適的供應商,導致其相關產品數據不及預期。

直到轉型期,新的CTO上任之後,公司才逐漸向主流技術路線轉移。

目前,格靈深瞳擁有19項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外觀設計專利及77項軟件著作權,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公司專利數量明顯不足,且研發人員數量也不及同行。

顯然,轉型的陣痛還未能緩歇。

而與同行相比,格靈深瞳收入規模尚小,且尚未走出AI盈利難的漩渦。2018年-2020年,公司實現營收由5196.35萬元增長至2.4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16.12%,增速還算不錯。但在此期間,公司持續虧損,3年累計虧損金額高達5.7億元。

與此同時,格靈深瞳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並不穩定,報吿期內,分別為-1.11億元,-1.11億元、3508.82萬元、-4404.14萬元。

除了研發投入大之外,商業化落地難的問題一直困擾着整個行業,格靈深瞳也不例外。

在偌大的AI計算視覺領域,商湯科技市佔率最高,其次是曠視科技、海康威視、雲從科技等,格靈深瞳未能擠進行業前八。

而在具體落地的場景之中,AI企業各有側重。格靈深瞳主要佈局城市管理、智慧金融、商業零售、體育健康、軌交運維等領域。

其中,城市管理領域貢獻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主要客户為大型集成商,前五大集成商收入佔比超過60%,客户集中度較高;其次是智慧金融、商業零售領域,2021年H1收入佔比分別為30%、5%。值得一提的是,在智慧金融領域,2018年-2020年期間其終端客户僅農業銀行,2021年之後開始與建行建立業務合作。

在這些領域,除了AI新勢力之外,不乏華為、平安、阿里巴巴等巨頭身影。由此可見,格靈深瞳欲分食這一市場蛋糕並不容易。

3

擠泡沫階段

AI賽道的火熱,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自2016年穀歌的人機大戰,在全球範圍掀起了一陣AI熱潮。不僅國內AI企業數量劇增,賽道投融資也備受市場關注。而相比其他賽道,AI企業更是動輒上億融資,但凡大牛帶隊的,估值都相當可觀,突破百億的不在少數。

不過,當人們意識到沒有造血能力的產業很難長紅,估值飆漲就帶來了泡沫風險。

當下,AI行業正處於擠泡沫期間,像這些年登陸科創板上市的AI企業,大多處於“跌跌不休”的狀態。以虹軟科技為例,2019年7月上市之初公司市值為266億元,2020年2月達到巔峯400億元,同年7月之後,其股價一路下跌,今日股價更是創下歷史新低31.72元/股,市值僅剩129億元。

當虹科技亦是如此,上市即巔峯,其市值一度衝至111億元,隨後持續下探,至今市值已跌去6成,僅為39億元。

AI想象很美好,但現實很骨感,目前來看AI的資本泡沫還尚未出清。

此次上市,格靈深瞳以73.05億市值登陸科創板,在同類型公司中,處於中等水平。但鑑於當前市場較為悲觀的情緒,公司市值恐怕還存在繼續縮水的可能。

4

小結

儘管,格靈深瞳已從此前轉型陣痛之中,逐漸走出。紅杉資本、真格基金依舊站台,但公司仍面臨技術掉隊、規模較小、市佔率較低等問題,況且,公司已於2021年7月被美國商務部納入“實體清單”之中,雖不會對日常經營造成重大影響,但可能會在技術研發和原材料採購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未來,加速商業化落地、扭虧為盈,將成為格靈深瞳的長跑目標。畢竟,沒有哪個投資者願意一直為虧損生意而買單。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It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