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大佬們今年的兩會提案,聚焦這些投資主線
格隆匯 03-07 13:54

又是一年兩會時。每年,大家都對那些作為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的商業鉅子們提出了哪些建議備受關注。

一方面,他們的提案大多與自身業務有關,透露出行業發展的新動向;另一方面,在不同時期提案關心的問題都有哪些變化和相通之處,也是時代變遷的一種記錄和預吿。

今年,大佬們在提案中都聚焦了哪些主線?

1 新能源

資本市場上,新能源汽車是過去一年最火的概念。資本市場上,特斯拉一年漲7倍,把馬斯克送上全球首富的寶座。國內的蔚小理也被炒上天,銷量不過10萬級別,市值卻早將許多傳統車企甩開一截。

然而,雖然股市上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炒作已經上上下下折騰了幾輪,行業本身發展在國內卻仍然處於早期階段。

從今年的兩會提案來看,新能源汽車仍然是代表和委員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1)新能源汽車

在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向大會提交的四項提案中,其中兩項圍繞着新能源汽車行業展開。首先是關於建設新能源汽車碳足跡核算體系的建議。

雷軍認為,在全球碳達峯、碳中和目標和歐盟碳關税等貿易制度下,新能源汽車低碳發展已成為汽車工業全球競爭的關鍵勝負手。而完整、清晰、準確的碳足跡核算體系是新能源汽車產業低碳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因此他提出的建議是:建立系統的碳足跡管理體系,全局指導新能源汽車產業低碳發展;制定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碳足跡核算標準及方法;建立新能源汽車碳足跡行業數據平台;完善碳足跡認證、評級及激勵機制。

其次是在充電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議。雷軍認為,充電基礎設施是新能源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進一步提升充電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持續增強我國新能源汽車國際競爭力,推進大功率快充發展將成為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重要發展方向。

他在這方面提出的建議是:強化政策引領,統籌推進大功率快充網絡規劃佈局;組建國家級創新合作平台,加強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加強建設服務保障,推動大功率充電基礎設施普及。

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也帶來了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相關的兩項建議。

其一是建議在我國全面推廣應用甲醇汽車,將甲醇汽車納入新能源汽車發展體系和管理範疇,給予甲醇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同樣的政策支持,帶動更多的企業投入甲醇汽車的研發。

其二是建議加大電動汽車換電體系建設,加快明確換電站建設、高低壓箱變、土地及建設審批的相關規定,將其納入國家市場管理規範體系內。

2)新能源電池

全國政協委員、網易公司CEO丁磊提交的提案中也涉及到新能源汽車產業,他聚焦的領域主要是新能源電池。

丁磊建議充分發揮國內鈉資源優勢,佈局鈉離子電池等新能源電池研發,解決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低等問題,提高新能源供給自主性;鼓勵鋰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探索新能源汽車電池“以租代買”等模式,減少資源浪費。

講到新能源電池,離不開寧德時代。在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提交的提案中,重點論述了鋰資源保供穩價和優化鋰電池運輸管理兩個問題。

在鋰資源保供穩價方面,曾毓羣認為當前鋰資源供需形勢嚴峻,行業發展面臨挑戰。因此建議加快國內鋰資源勘探開發,保障供應鏈安全。同時應加強自主創新和科技攻關,提升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水平。

另外,應破除制約市場競爭的各類障礙和隱性壁壘,參照抽蓄建立適用新型儲能特點的容量電價政策,形成穩定合理的收益空間,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發展環境,促進各類儲能的健康發展。

在優化鋰電池運輸管理方面,曾毓羣建議嚴格運輸准入並加強執法監管,針對擾亂市場競爭秩序、投機倒把鑽法規漏洞、違反國家運輸法律法規的企業,要加大執法處罰力度。

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機制。建立“綠色通道”,對保持信用良好、安全合規的鋰電池企業,合理激勵,如取消夜間高速禁行等管理限制,提高運輸效率。

推進運輸分類分場景管控措施,針對一些安全性較高的運輸場景或產品,如較低荷電狀態的鋰電池或市內小批量運輸的鋰電池,制定差別化管理措施,降低運輸成本。

2 新基建

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吿》,再次強調了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具體包括: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

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前提和支撐,互聯網大佬們對此有話要説。

1)元宇宙

元宇宙是如今美國資本市場和互聯網行業最火爆的概念,沒有之一。科技巨頭們紛紛展開軍備競賽,爭搶元宇宙時代第一張門票。

在這個巨大風口面前,國內互聯網行業除了盲目跟風,更需要保持理性和謹慎。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CEO馬化騰在建議中提到,“數實融合”正處於系統化、全方位融合的關鍵時期,但當前面臨技術應用與不同行業需求的適配性不強、不同數字工具間難以打通、缺乏規模化對接平台等問題。

並且,隨着“元宇宙”、NFT、Web3等新概念的興起,局部領域出現投機炒作、避實就虛的現象,帶來金融、技術和社會治理等領域的新風險隱患。

因此,他的建議是引導數字科技企業面向核心產業和重點領域進行研發,增加數字化轉型的技術供給;此外,統籌安全與發展,前瞻研究新一代互聯網的關鍵技術與治理規則。

網易CEO丁磊則重點關注了元宇宙時代知識產權問題,他在提案中建議由國家牽頭搭建全球知識產權數字交易平台。

其次是針對文創IP、芯片、數字影音等重點知識產權領域,形成明碼標價、按需收費、公平合理、售後完善的全球知識產權定價和交易體系,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造力;加大對新型侵權盜版行為的懲處整改力度,建立侵權“黑名單”,維護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

2)工業互聯網

百度CEO李彥宏認為,中國自動駕駛進入落地關鍵期,技術已並跑乃至領跑全球,但仍面臨不能入市、不能上牌、不能運營收費、事故責任難認定等問題。

因此在他提交的3份提案中,第一是引導並支持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明確支持無安全員的無人車上路,打造全無人自動駕駛汽車的載人運營政策先行區。

第二是加快《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訂和發佈實施,為加快自動駕駛汽車規模化商用、無人化奠定法律基礎;第三是適度超前建設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發揮5G的遠程控制優勢,通過車路協同促進交通效率和安全性的大幅提升,帶動汽車產業向智能化和網聯化的轉型升級。

360 創始人周鴻禕的提案則重點聚焦數字時代的智能網聯汽車安全問題。

他首先建議打造覆蓋所有數字化場景的數字安全防範應急體系,包括應對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智慧城市,以及雲安全、數據安全、供應鏈安全等挑戰。

其次在汽車安全方面,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數字空間碰撞測試”長效機制,儘快搭建一套以汽車安全大腦為核心的智能網聯汽車態勢感知體系,幫助監管部門和車企實現汽車安全實時全程“可見、可控、可管”。

聯想董事長楊元慶帶來了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建議,一是政府和相關協會共同建立“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指數”,為評估中小企業發展水平提供科學依據;二是構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平台,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評估諮詢、培訓與資助方案;三是科學精準制定幫扶政策,優化營商環境。

3 新形勢

去年人口普查數據出台之後,出生率降低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去年兩會期間媒體報道的鼓勵生育提案不足10份,今年已經超過20份。

同時,人口問題也將成為中國經濟建設在未來長期時間內面臨的新形勢,這在眾多行業中都得以體現。

1)房地產

房地產市場發展與人口問題息息相關。58同城CEO姚勁波建議住房租金年度漲幅不超過5%;穩步推動“租購同權”。以此解決年輕人的剛性居住需求,引導健康的置業觀。

步步高董事長王填準備了9份建議,其中與房地產相關的部分是建議將商業不動產從住宅調控中“解放”,並提供金融政策支持。

具體措施上,一是建議實體企業自持商業不動產,融資不計入房地產調控範疇;二是商業不動產納入公募REITs。另外,中信資本董事長張懿宸也建議將商業不動產納入基礎設施公募REITs擴容試點。

2)就業

在就業問題上,小康集團董事長張興海關於“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的建議一度引起討論。在製造業招工難、用工難的背景下,他提出政府、社會、企業等各方面應共同努力,鼓勵支持年輕人爭當產業工人。

具體措施包括:逐步構建起與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相適應、梯度發展的製造業人才培育體系;增強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強化重點羣體就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精準開展“菜單式”培訓,鼓勵校企合作“訂單班式”就業。

格力電器董事長的董明珠也在今年的提案中重點關注員工幸福感。首先是建議將個税起徵點提高至一萬元,從而提升工薪階層幸福感,增加消費能力從而拉動內需;

其次是鼓勵企業彈性放假。允許企業根據地方政府指導,結合不同工種特點,在取得員工本人同意的情況下靈活制定具體的調休政策。從而減少疫情傳播風險,疏解社會運行壓力。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