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快速變化的外部環境,"去肥增瘦"以謀求高質量發展已成為互聯網行業的集體選擇。業務升級、戰略轉型,這背後的基礎是企業的組織升級。年關附近,這場"縮編"行動的序幕即已拉開,百度等"大廠"紛紛做出調整,微博、愛奇藝等細分領域的頭部平台也開始尋求降本增效。
數字健康行業也不例外。據彭博社3月3日報道,數字醫療平台微醫正在圍繞其HMO(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健康維護組織)的核心業務模式,對內部業務線進行優化升級,並相應配套員工薪酬福利體系和績效激勵。
報道稱,在過去兩年裏,這家由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投資的創業公司將核心業務進行了聚焦和升級,以HMO為核心的業務模式已經成熟,並在疫情催化和醫保改革助力下,呈現了超高速的增長。其在多個區域的互聯網醫院營收達到甚至超過了大型三級醫院規模,並實現了醫保的總額管理和按病種/人頭付費,是中國探索HMO模式的代表性平台。
彭博社援引消息稱,為協同這一業務目標,公司會對部分不適配的崗位進行精簡。同時,為加速HMO的拓展和落地,公司將參照通行做法對高管和直接承擔經營業績指標的銷售及運營崗位進行薪酬結構的改革,以績效為導向推動業務團隊獲得更好的收入激勵。
事實上,以推進聚焦其HMO核心業務為目標,微醫此番組織升級早有跡象。
媒體披露,2022年初,微醫在內部公開發布"區域數字健共體合夥人招募計劃",面向全國招募區域數字健共體合作伙伴,通過對外輸出支付體系、供應體系的標準化能力,將其在健共體上的模式和能力開放給區域合夥人,以聯合經營模式加速"健共體"的拓展、建設和運營。
報道稱,此次"計劃"是微醫戰略和組織升級的延續。在更早之前,微醫整合旗下各個業務單元與能力模塊和區域業務,聚焦醫療服務支付側和供應側組建了以"醫、藥、保、數"為核心能力的四個業務基地,形成"(醫保)支付+(醫療)供應"的閉環體系。
所以,回過頭來看,無論是業務線優化升級,或者"合夥人計劃"的推出,都釋放出十分明晰的信號:微醫正在堅定地推進其以HMO為核心的業務佈局。
據瞭解,在支付側,微醫有18家互聯網醫院打通了醫保支付,並在多地實現醫保總額管理和按病種/人頭付費,同時推進醫保商保一體化產品、商業健康險等。在供應側,"醫"的方面,微醫在全國擁有超過30家互聯網醫院;在"藥"方面,微醫擁有服務三明醫改的海西醫藥交易中心等平台,並與醫療服務的供給側、支付側聯動形成藥品供應體系;同時,在數字化能力上,微醫形成了包括互聯網醫院建設、醫保智能監控、數字慢病管理系統以及智能終端等軟硬一體的數字化產品體系。
據業內人士分析,參考大洋彼岸HMO"先驅"聯合健康的經驗,完善的"醫、藥、數、保"四項能力,正是構建HMO的基礎,微醫已成為中國版"聯合健康"的最佳"潛力股"。
值得注意的是,基於"支付+供應"的能力體系和緊密型醫聯體的創新模式,微醫已在天津、山東、三明等全國多地落地數字健共體,通過提升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水平和運行效率,提升區域內居民健康指標、降低醫保支出增幅,數字化的健康管護組織正在中國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