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李迅雷寫了一篇文章,圍繞2022年資產配置的思考,分析賽道與大方向。這篇文章,既有大趨勢的高屋建瓴,也有很多接地氣的針對投資熱點的看法。
來源:聰明投資者、李迅雷金融與投資
比如最近中藥股漲,李迅雷表示,中藥和足球都是被提倡且國人喜歡的,但後者容易被證僞,前者不容易被證僞。在消費升級和漲價的大背景下,中藥股則具有自主定價權,其估值和盈利的提升應該都還有空間。
提及目前跌到面目全非的港股,李迅雷表示對中概股和港股的未來還是樂觀的。
他指出,賽道善變,大趨勢同樣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尤其對於企業而言,沒有一勞永逸的盈利模式。但我們要看到,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貨幣在超發,大部分資本市場的成分股指數幾百年來都是大幅上漲的,這是大方向,也是大機會所在。
原文6000多字,我們把要點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1、 中國的房地產進入了結構化時代。即便是大城市,也不是所有的區域房價都會漲,而是與教育、文娛和醫療資源的配套有關。
2、 從主要靠農業人口轉移來實現的城鎮化,到如今的主要靠存量人口流動的大城市化,意味着房地產的總需求增速在下降。因此,從大趨勢看,房地產作爲資產的配置比例應該降低了。
3、 相信大城市的核心地段房價還會堅挺,但性價比應該不大了,資產配置是着眼於未來的價值提升空間,那麼,未來十年,全國的房價還是漲一倍嗎?(如果按照這個目標的話)還能漲一倍的資產應該很多。
4、 國內投資者在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太低了,大約只有美國投資者的十分之一。那麼,好的金融資產多嗎?應該不少。
5、 關於長期和短期資產價格的走勢如何演變,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短期走勢符合辯證邏輯,即漲多了要跌,跌多了要漲,實現均值迴歸;長期走勢符合形式邏輯,即取決於基本面,從而形成趨勢。
6、 短期走勢無非就是圍繞着長期趨勢線作上下波動而已。 找準大方向,追隨大趨勢很重要。
7、 擴內需和消費升級是大趨勢,全球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是消費主導的。
8、 醫藥和白酒(高端白酒)中的頭部企業的長期投資邏輯是成立的,因爲人口老齡化和消費升級是大趨勢,即在需求不斷增長、消費份額不斷上升的行業中,選擇頭部企業可以獲得超額收益。
9、 最近中藥股漲了,中藥和足球都是被提倡且國人喜歡的,但後者容易被證僞,前者不容易被證僞,因此,在消費升級和漲價的大背景下,中藥股則具有自主定價權,其估值和盈利的提升應該都還有空間。
10、 服務消費中,如果今年疫情緩解,則機場、航空、旅遊休閒、文化娛樂等都會出現恢復性增長,尤其是傳媒行業中的短視頻產業鏈和元宇宙產業鏈更值得看好。
11、 伴隨2022年蘋果等主流廠商或推出元宇宙概念類相關“爆品”,將開啓“元宇宙元年”的序章,而“虛擬人”等的應用又將解決傳媒等行業藝人成本風險高的行業痛點。這將帶來2022年A股相關的消費電子、傳媒等板塊估值提升的機會。
12、 消費升級中,智能汽車(電動車)取代傳統汽車(燃油車),應該是今後20年的大趨勢。就今年而言,下遊行業補庫存很可能成爲拉動後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13、 如果芯片短缺問題得到逐步緩解,汽車行業有望迎來一輪補庫期。
14、 今後拉動經濟增長的另一個動力,則是自主創新和製造業的產業升級,高端製造業中的頭部企業應該值得看好。就今年而言,如果原材料成本下降,限電不再繼續,則高端裝備製造、電子通訊、軍工等有望迎來盈利的顯著增長。
15、 一個長期趨勢已經形成,即新能源領域的投資迎來井噴式增長,相關產業鏈具有較高的中長期投資價值。新舊能源替代是大趨勢,圍繞“雙碳”的投資機遇,在“碳中和”目標驅動的產業變革中,新能源產業鏈的景氣度或持續保持高位。
16、 大部分人可能會把美國中概股和港股的大跌看成是歐美資本聯手打壓,但我相信資本是逐利的,資本不會傻到去做炮灰。當然,美國SEC對中概股的信息披露上的苛求確實是一大因素;而國內網絡平臺的用戶增量減少,也是不爭的事實。
17、 共同富裕已經成爲我國的長期目標,壟斷會獲得超額利潤,反壟斷就是避免讓壟斷企業獲得過多利潤,這有利於改善初次分配。
18、 初次分配存在問題的行業還不少,如2020年我國38家上市銀行的利潤佔了所有A股上市公司利潤的42%,這樣一種扭曲的初次分配格局,在未來一定會改變。
19、 儘管房地產稅改革試點還沒有開始,但未來房產稅、遺產稅和資本利得稅最終都將實施,這就是大方向和大趨勢。
20、 2019年美國個稅收入佔政府稅收總收入的55%,而我國在2020年的該佔比不足7%。這段時間以來,明星們補交稅款案例大幅增加,未來我國個稅在總稅收中的佔比也將大幅上升。
21、 共同富裕的內涵除了要縮小收入差距外,還要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這對於教育、醫療等行業而言,自身必然面臨改革壓力。從前些年就開始推進的帶量集中採購的目的看,旨在降低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價格,讓老百姓看病受惠。
22、 中國的藥企一方面要面臨“靈魂砍價”的壓力,另一方面,創新藥的研發又面臨鉅額投入卻無回報的巨大風險。儘管如此,“趨勢”的力量勢不可擋,那就是利用制度漏洞套利的時代終將過去,投機獲利的空間、尋租受賄的空間、壟斷攫取超額利潤等的空間都將越來越小。
23、 教育培訓行業也是如此,房地產市場也將如此,均在不斷規範中改變過去的盈利模式。
24、 老百姓生活中的三座大山:教育、醫療和住房,終將慢慢移走——這就是趨勢。
25、 我對於中概股和港股的未來還是樂觀的。因爲隨着制度的不斷完善,企業規範經營和ESG的意識會越來越強,政策層面多變的風險也會不斷降低。在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度不斷提升的大趨勢下,境外中資股與內地A股相比,其估值水平遠低於A股,股價未來一定會與A股接軌。
26、 現在流行叫賽道,實際上與凱恩斯炒股的“選美理論”是一個意思,即選擇與大部分投資者偏好一致的行業或公司。從大趨勢看,在存量經濟主導下,企業的優勝劣汰和向頭部集中是大趨勢。所以,2022年滬深300跑贏全市場是大概率。
27、 2022年是維穩之年,因爲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和預期轉弱”。總體來看,今年我國的政策環境應該趨於寬鬆,對資本市場有利。
28、 縱觀歷史,不難發現美股走牛主要得益於低利率環境。在低利率環境下,美股龍頭公司加槓桿和發債回購股份對EPS和股價產生了重要推動作用。但一旦加息,則下行波動的可能加大。
29、 2022年拜登將面對中期選舉,這將給美國經濟和資本市場帶來不確定性,需要緊密觀察美國民意今年的變化趨勢。
30、 疫情導致全球化進程受阻:各國都追求自主可控和製造業迴流。如果疫情在2022年仍然得不到好轉,對於全球經濟將是嚴峻考驗。
31、 賽道善變,大趨勢同樣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從歷史上看,中國沒有留存下來多少家百年老店,說明企業都有生命週期,與日美相比,中國企業的生命週期尤其不長,故沒有一勞永逸的盈利模式。
32、 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貨幣在超發,故大部分資本市場的成本股指數幾百年來都是大幅上漲的,這是大方向和大趨勢,也是大機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