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因港股市場主要指數表現不佳,相關主投港股或港股投資佔比較高的基金受到一定影響,業績表現不佳。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基金因規避系統風險的策略效果顯著,大幅跑贏大盤,回報較爲可觀。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1月15日收盤,恆生指數年內跌幅超7%,恆生國企指數跌幅超15%,恆生科技指數跌幅近22%。
但就是在上述背景之下,部分基金年內回報可觀。例如浙商港股通中華預期高股息、上投摩根港股低波紅利等基金,在2021年三季度末時港股佔比均超過90%,截至11月12日,這些基金年內淨值漲幅均超過5%,其中,浙商港股通中華預期高股息年內淨值漲幅更是超過16%。此外,截至11月12日,港股佔比超過70%的中歐豐泓滬港深、華泰柏瑞新經濟滬港深等主動基金淨值漲幅超過10%;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等港股投資佔比超過45%,但年內淨值漲幅都在25%以上。
目前,基金經理們普遍對港股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在他們看來,經過幾個季度的調整,港股開始顯現出築底企穩跡象,今年第四季度可能是港股走勢的一個轉折點,未來結構性機會大於β行情,當前正是部分個股逢低買入的好時機。
華夏基金李湘傑表示,前期互聯網企業前期回調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監管影響,當全行業面臨嚴峻考驗時更能看出每家公司的信念與決心。
李湘傑還認爲,與前幾年不同的是,全行業高成長紅利期已過去,未來個體分化會更加明顯,優秀的公司能夠創造長期回報。很多消費、醫藥類企業基本面並未惡化,只是被市場負面情緒影響或被動賣出導致股價大跌,有的甚至砸出「黃金坑」,是逢低買入的好時機。「我們始終堅持業績爲王,重倉配置盈利增長確定性強、長期競爭優勢明顯的企業,包括CXO、運動品牌、新能源汽車、物業服務公司、醫療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