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興證策略:外資大幅流入的背後
格隆匯 10-26 16:35

本文來自:堯望後勢,作者:張啟堯​ 陳恭懿

一、外資大幅流入的背後

10月18日-22日,北上資金共累計淨流入規模為233億元,其中,週四和週五更是連續兩個交易日淨流入超百億,自陸股通開通以來,僅有2020年7月2-3號出現過連續兩天淨流入規模破百億。

近期北上資金大幅淨流入,主要歸於人民幣升值以及全球風險偏好的回升。

一是近期人民幣大幅升值突破6.4重要關口,帶來外資大幅流入。從歷史來看,北上資金淨流入與人民幣匯率呈現明顯的正相關關係,尤其是人民幣大幅升值或貶值時,外資往往迎來持續淨流入或淨流出。10月12日以來,美元兑離岸人民幣由6.46一度跌至6.38,人民幣快速升值吸引外資大幅流入。

二是中美關係階段性緩和、海外市場近期回暖,使全球資金的風險偏好回升,帶動外資流入A股。短期來看,外資流入A股節奏與VIX指數顯著負相關,當海外市場尤其是美股表現較好且全球風險偏好提升時,新興市場將受益於發達市場的正向“溢出效應”,獲得外資加倉。10月5號以來,受美國龍頭企業出色的財報催化,美股持續上漲,道瓊斯指數22日再創新高。同時VIX指數持續下行,市場風險偏好明顯回升,全球資金加配風險資產,據EPFR數據,10.14-10.20全球股票型基金獲得超245億美元流入,較前四周明顯上升。另外,近期中美雙方互動頻繁,10月4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尋求與中國“坦誠對話”,10月6日中美年內第三次會晤,10月9日劉鶴副總理與戴琪視頻通話,中美關係的階段性緩和也推動外資迴流A股。

從配置結構來看,上週外資主要流入電氣設備、汽車、化工和有色金屬,淨流入規模為51.41億、32.83億、28.86億和27.84億。其中,電氣設備和有色金屬獲得配置盤與交易盤同步的大規模加倉,或指向“聰明錢”開始加倉新能源產業鏈。與此同時,上週外資賣出非銀金融、交通運輸和鋼鐵較多,淨流出金額分別為-18.95億、-12.78億和-7.74億,非銀金融和鋼鐵股主要是由交易型外資在拋售。

以史為鑑,外資單日淨流入破百億後,市場上漲概率更大,創業板表現更優。我們覆盤了歷史上29次(剔除2021年10月21和22號)外資淨流入破百億的市場走勢後發現:(1)北上資金大規模的當天,受益於充裕的資金面和提振的風險偏好,市場漲幅較為顯著;(2) 陸股通大規模的淨買入對市場起到明顯的提振作用,外資淨流入破百億的7個交易日後,上證指數、滬深300、創業板指、科創50和萬得全A指數上漲的概率均在70%以上,其中,創業板指上漲概率為82.8%,漲幅中位數高達5.51%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外資後續的流入節奏仍將以平穩為主,預計2022年或邊際放緩。

一是人民幣升值空間有限,後續北上資金流入速度或邊際放緩。首先,近期的美元並不算弱勢,美元指數處於橫盤震盪期,隨着美國通脹壓力日益加劇,美聯儲11月Taper啟動,流動性邊際收緊帶給美元較大的上行動力。其次,隨着海外生產與需求的矛盾減弱,中國後續的出口動能大概率將邊際放緩。最後,潘功勝局長於20日發言稱人民幣匯率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結合5月末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第七次工作會議的思想,人民幣與美元呈現雙向波動是常態。

二是近期外資大規模流入中,交易型外資的流入佔比過半,後續大概率難以持續。上週233億元的淨流入中,過半的資金來自於偏好短線交易的交易盤和中資機構,二者的交易模式略顯“捉摸不透”,單向流入大概率難以持續。以今年5月20日至5月27日人民幣突然加速升值時期為例,交易盤淨買入近300億元,但隨着5月28日以來,人民幣迴歸雙邊動的常態且小幅貶值,交易盤在15個交易日內累計流出超300億元。若本輪人民幣單邊升值的趨勢趨緩,交易盤大概率也將“撤離”A股,迴歸配置盤主導,後續北上資金將維持平穩流入。

三是長期來看,中國金融開放進一步深化、 A股具有較高的估值性價比、相對美股具有獨立性、外資在A股佔比仍偏低,未來全球資金加配A股的邏輯不變。首先,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投資中國從無門到大門敞開,使得全球資本具備投資A股的可能性;其次,A股估值中樞相對較低,高安全邊際、性價比的中國區優質資產極具吸引力;最後,A股與標普500的相關係數僅0.15左右,低於全球其他主流市場,分散化投資有利於提升全球配置型基金的夏普比例。考慮到當前中國經濟體量在全球的佔比為16.28%(2019年世界銀行數據口徑),而截至2021/6/30,外資持股市值佔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僅5.37%,遠低於海外市場15%~20%的外資佔比,“全球配置”邏輯仍將驅動外資長期持續流入。但考慮到國際指數尚無進一步擴容計劃、明年海外流動性將繼續收緊,北上資金淨流入較今年可能放緩。

二、總體配置:風險偏好回暖

北上交易活躍度提升

北上持續流入,成交活躍度大幅回升。人民幣升值,疊加全球風險偏好回暖,使外資大規模流入,10月18日至10月22日(下文的上週即該時間區間),北上資金淨流入233.03億元,較上週大幅提升。今年以來北上累計淨流入達3140.80億元,高於往年同期規模。期間成交額合計5273.45億元,全A成交佔比為10.62%,較此前一週也大幅回升。

配置盤、交易盤與中資機構同步加倉。根據託管機構類型,我們將陸股通拆解為配置型、交易型與中資機構三類,其中,配置型資金上週轉為流入126.84億元,而交易型資金淨流入94.4億元,連續第四周出現淨流入,中資機構淨流入12.84億元。配置型、交易型與中資機構今年以來累計淨流入規模分別為3381.8億元、-88.52億元和-4.64億元。

三、持倉結構:配置盤持倉佔比繼續回落

電氣設備倉位持續回升

陸股通持股市值小幅增加,交易盤與中資機構倉位繼續提升。截至10月22日,陸股通持股市值達26281.11億元,較上週增加429.22億元,佔全A流通市值比為2.78%,較上週回升0.03%。從陸股通資金結構看,上週配置型資金持倉佔繼續回落,交易型與中資機構倉位小幅回升,配置型、交易型與中資機構持倉佔比分別為79.31%、16.86%和3.83%。從板塊持倉結構看,上週創業板倉位有所回升,主板和科創板倉位回落,主板、創業板與科創板持倉佔比分別為81.70%、17.59%和0.71%。

電氣設備和化工行業持股市值提升居前,醫藥生物和交通運輸行業持倉規模回落較多。上週,電氣設備、化工和家用電器等重倉行業持股市值提升規模居前,分別增加129.97億元、90.19億元和86.11億元,而醫藥生物、交通運輸和鋼鐵行業持股市值回落較多,分別減少36.17億元、22.82億元和15.16億元。陸股通重倉行業集中分佈在大消費、新能源與金融類行業。截至10月22日,陸股通前六大重倉行業分別為食品飲料(13.74%)、電氣設備(12.86%)、醫藥生物(10.31%)、銀行(7.46%)、電子(6.81%)與家用電器(6.77%),合計持倉佔比為57.95%。

四、流入/流出結構:新能源概念集中加倉

電氣設備和汽車獲北上集中加倉。北上資金上週主要流入電氣設備、汽車和化工行業,淨流入規模分別為51.41億元、32.83億元和28.86億元,主要流出鋼鐵、交通運輸和非銀金融行業,淨流出規模分別為7.74億元、12.78億元和18.95億元,分類型看:

(1)配置型外資:主要淨流入電氣設備、機械設備和有色金屬,淨流入規模分別為33.04億元、21.38億元和17.71億元,主要淨流出銀行、交通運輸房地產,淨流出規模分別為2.40億元、4.37億元和12.71億元;

(2)交易型外資:主要淨流入化工、電氣設備和銀行,淨流入規模分別為28.50億元、23.84億元和22.25億元,主要淨流出交通運輸、鋼鐵和非銀金融,淨流出規模分別為8.51億元、8.58億元和26.85億元;

(3)中資機構:主要淨流入採掘、農林牧漁和家用電器,淨流入規模分別為10.24億元、4.77億元和4.21億元,主要淨流出醫藥生物、電氣設備和電子,淨流出規模分別為1.71億元、5.46億元和5.65億元。

今年以來,北上資金集中加倉電氣設備、銀行和化工,減倉食品飲料、國防軍工和汽車行業。2021年截至10月22日,北上資金淨流入電氣設備、銀行和化工規模居前,分別淨流入769.67億元、390.62億元和362.52億元,而淨流出食品飲料、國防軍工和汽車行業較多,分別淨流出273.45億元、64.79億元和38.45億元。

五、個股配置:寧德時代獲增持居前

中遠海控遭減持較多

截至10月22日,陸股通前五大重倉股分別為貴州茅台、寧德時代、美的集團、招商銀行和隆基股份,持股市值分別為1673.45億元、1050.66億元,992.43億元、788.86億元和564.88億元。

整體來看,上週北上資金主要淨流入寧德時代、萬華化學、招商銀行、比亞迪和美的集團,淨流入規模分別為36.75億元、14.79億元、13.56億元、12.54億元和12.37億元;主要淨流出中遠海控、萬科A、平安銀行、東方財富和包鋼股份,分別淨流出12.01億元、11.47億元、6.15億元、5.94億元和5.28億元。

從配置型外資看,上週配置型外資主要淨流入寧德時代、海天味業、埃斯頓、萬華化學和贛鋒鋰業,分淨流入14.90億元、7.18億元、7.03億元、7.01億元和6.50億元;主要淨流出國瓷材料、萬科A、中遠海控、平安銀行和 三一重工,分別淨流出15.41億元、12.84億元、6.53億元、6.52億元和5.69億元。

從交易型外資看,上週交易型外資主要淨流入寧德時代、國瓷材料、招商銀行、美的集團和萬華化學,分別淨流入23.26億元、14.71億元、12.18億元、10.87億元和9.31億元;主要淨流出中國平安、東方財富、中遠海控、韋爾股份和璞泰來,分別淨流出8.90億元、6.79億元、5.89億元、5.38億元和5.34億元。

從中資機構看,上週中資機構主要淨流入陝西煤業、兗州煤業、隆平高科、愛康科技和五糧液,分別淨流入2.94億元、2.36億元、2.19億元、2.07億元和1.84億元;主要淨流出金風科技、三安光電、東方財富、隆基股份和萬華化學,分別淨流出4.06億元、2.73億元、2.34億元、2.19億元和1.53億元。

議。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It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