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 劉章明消費產業研究 ,作者:天風零售劉章明團隊
10月1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將對教育產業及職業教育中長期產生積極意義,我們認為本次文件:
①修復民促法實施條例及雙減等政策對教育板塊較強的負面情緒影響,提振板塊關注度及流動性;
②明確鼓勵職業教育,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舉辦職業教育,系統性消除此前市場對於職教、高教等板塊極端政策蔓延的擔憂,帶動估值修復;
③量化職業本科規模,提出職業高考、社區學院、雙高計劃、建設技能型人才等目標,有利於切實提供可行發展路徑和積極外部環境,激發我國職業教育巨大市場空間。
“一、總體要求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會建設全面推進。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於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職業教育吸引力和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到2035年,職業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會基本建成。技術技能人才社會地位大幅提升。”
點評:職業本科系近幾年為推動普通高等教育+職業高等教育雙規教育體系逐步構建的學歷層次,目前在全國逐步開設並招生。本次提出2025年招生規模不低於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將直接帶動相關院校建設審批進度以及學額投放。職業本科的設立及規模增長將直接提升職業教育學歷層次上限,推動職業教育需求發展。
目前我國每年高考人數約1000萬人,其中普通本科學額投放(含專升本)約400萬+(含公辦+民辦),高等職業教育(即高職)學額投放約600萬+。
預計未來職業本科學額將逐步增至約60萬人,將系統性利好具備本科層次教育的社會參與主體與現有民辦本科及高職院校,提供多元化積極發展路徑。
技能型社會基本建成以及技能型人才社會地位大幅提升,有利於提升我國職業技能教育招生吸引力、提升教學品質及辦學規模。
“二、強化職業教育類型特色
(四)鞏固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加快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
(五)推進不同層次職業教育縱向貫通。
大力提升中等職業教育辦學質量,支持有條件中等職業學校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試辦社區學院。
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實施好“雙高計劃”,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
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鼓勵應用型本科學校開展職業本科教育。按照專業大致對口原則,指導應用型本科學校、職業本科學校吸引更多中高職畢業生報考。”
點評:細化分類職業(學歷)教育框架及目標,職業高考將打通職業教育升學體系,逐步豐富人才招錄形式,或逐步探索出普通高考+職業高考等升學路徑。
就辦學主體而言,
1、通過重新定位中等職業教育(即中專、中職)發展為社區學院,擴大覆蓋羣體,加大與實際社會連接;
2、通過雙高計劃,切實提升目前高等職業教育(即大專、高職)辦學品質,與普通本科教育、職業本科教育一道推動高等教育人才體系建設;
3、鼓勵應用型本科學校開展職業本科教育,快速豐富職業本科教育供給主體,做大職業本科教育規模。
“(六)促進不同類型教育橫向融通。
在普通中小學實施職業啟蒙教育,培養掌握技能的興趣愛好和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能力。
探索發展以專項技能培養為主的特色綜合高中。
推動中等職業學校與普通高中、高等職業學校與應用型大學課程互選、學分互認。
鼓勵職業學校開展補貼性培訓和市場化社會培訓。”
點評:該條或可見我國構建中長期、一體化雙規教育體系藍圖, 從中小學、特色綜合高中及高等教育學分互認等角度,完善職業教育體系,避免片面及階段化功利化職業教育。
“三、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
(七)優化職業教育供給結構。優先發展先進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需要的一批新興專業,加快建設學前、護理等一批人才緊缺的專業,改造升級鋼鐵冶金、化工醫藥等一批傳統專業,鼓勵學校開設更多緊缺的、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
優化區域資源配置,持續深化職業教育東西部協作。鼓勵更多農民、返鄉農民工接受職業教育。
(八)健全多元辦學格局。構建政府統籌管理、行業企業積極舉辦、社會力量深度參與的多元辦學格局。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鼓勵各類企業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鼓勵職業學校與社會資本合作共建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實訓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實訓基地。”
點評:相反於中小學學科培訓,國家明確鼓勵資本介入職業教育,大膽投資職業教育,指明人才培養方向,擴寬職教受眾主體,豐富職教基礎建設。
教育板塊細分賽道眾多,自上而下分為學歷及非學歷;K12及職教(成人教育),政策對於教育產業並非一刀卡死,而是分方向取捨;對於緩解就業壓力、帶動社會發展、豐富學生人格興趣愛好等培養的教育積極鼓勵,對於加劇社會內卷的教育予以遏制。
“四、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制
(十)豐富職業學校辦學形態。職業學校要積極與優質企業開展雙邊多邊技術協作,共建技術技能創新平台等。推動校企共建共管產業學院、企業學院,延伸職業學校辦學空間。
(十一)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內容。職業學校要主動吸納行業龍頭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專業規劃、課程設置、教材開發等。鼓勵行業龍頭企業主導建立全國性、行業性職教集團,推進實體化運作。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
(十二)優化校企合作政策環境。”
點評:校企合作整體圍繞職業(學歷)教育展開,政策始終鼓勵校企合作,藉助企業實際實踐的社會生產運營經驗,指導職教教育學校開展育人工作,避免教育與實操脱鈎,提升教育內容實戰性。
“五、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十三)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十四)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十五)改進教學內容與教材等。
六、打造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品牌
(十七)提升中外合作辦學水平。(十八)拓展中外合作交流平台。(十九)推動職業教育走出去。”
職業培訓:【中公教育】【東方教育】【傳智教育】【行動教育】等
高等(學歷)教育:【中教控股】【中國科培】【希望教育】【宇華教育】【東軟教育】【中彙集團】等
報吿來源: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報吿發布時間:2021年10月12日
本資料為格隆匯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權發佈,未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複製、發表、許可或仿製本資料內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專家、嘉賓或其他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講、交流或會議紀要等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機構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閲本資料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在任何情況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團隊、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資料授權發佈旨在溝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經驗,本平台不是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吿的發佈平台,所發佈觀點不代表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觀點。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佈的報吿為準。本資料內容僅反映作者於發出完整報吿當日或發佈本資料內容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吿。本資料內容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